违反夫妻忠实义务行为之探讨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婚姻是两个人决定走向幸福的通道,也是两个人对待感情最终的方式和最基本的尊重,而这尊重要基于两个人对彼此的信任和诚信才能实现与维持,也就是夫妻双方彼此间的忠实。“忠实”往往表达的是某些特定主体间的行为关系,比如,我国《公司法》之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婚姻法》之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夫妻间的忠实义务,它不仅仅是我们对婚姻家庭关系的普遍认识,也是作为夫妻任何一方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更是我们追求及其需要完善的对婚姻制度的具体要求。夫妻双方认真履行忠实义务,对保障配偶一方的合法权益及保障我国一夫一妻制原则等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对违反忠实义务的行为界定等问题却存在不明确的状态,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夫妻忠实义务;忠实义务的界定;违反忠实义务
  一、夫妻忠实义务的性质
  关于夫妻忠實义务有几种学说。性忠实说认为,坚持夫妻之间应该诚实、坦诚相待以及互敬互爱,任何一方不得为婚姻外之性交,须保持性的专一性。在夫妻之间性生活的权利只能寄托于对方,任何一方都不得与配偶以外的异性发生性行为,这是对夫妻之间感情的不尊重与对我国婚姻制度的不遵守。
  感情专一说认为,夫妻互相忠实就是夫妻之间的感情应当专一,不能有背叛夫妻感情和关系的行为。目前为止,该学说别无二家。“性忠实说”和“感情专一说”来看,主要体现的是精神方面的专一和出于对贞操重要性的认识,深受着传统贞操观念的影响。对于多数的夫妻来说,感情和性生活上的忠实是维持婚姻的最重要的要素,并成为婚姻完美的基础。以“感情专一说”来诠释夫妻忠实的内涵,显然过于宽泛,“性忠实说”的内涵也过于狭隘,来诠释夫妻忠实内涵明显不够严谨。
  配偶权益说强调,夫妻忠实不仅指专一的夫妻性生活义务,还应包括不得恶意遗弃配偶他方以及不得为第三方的利益而牺牲、损害配偶他方的利益。
  精神扩张说指出,精神外遇已经成为危害现实婚姻、导致离婚的主要因素之一,“性忠实说”和“配偶权益说”都已无法完全涵盖现实生活中的精神不忠实行为,严重危害婚姻关系的“精神出轨”也属于不忠实行为。比如“网恋网婚 ”等引起的“精神外遇”比偶尔的嫖娼、身体出轨或者“一夜情”对婚姻的危害性更为严重。
  过错行为说认为,违反夫妻忠实是指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夫妻实施了危害配偶另一方的人身权,使对方的人身、财产乃至精神方面受到损害的过错行为。这三种学说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扩大了夫妻忠实的可能涵摄范围,丰富了夫妻忠实内涵,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以参考的视角,也为法律适用者开拓了思考视野,虽有利于解决婚姻家庭纠纷,但每种学说都存在它们的不足之处。
  二、身体上的不忠实行为
  身体上的忠实在传统意义上为贞操,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性行为上的忠实。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诱惑影响着很多婚姻家庭的正常生活,甚至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生活状态,这种诱惑就是新时代的思想产物,也就是违背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直接冲击了传统婚姻家庭制度,使得婚姻家庭的稳定性与传统性受到威胁与打击,各种违反身体上相互忠实的行为也层出不穷,但并不是一切婚外性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对于强奸、卖淫等构成刑事犯罪的婚外性行为,应当由刑法调整。由《婚姻法》调整的范畴主要有重婚、姘居和通奸行为。
  三、精神上的不忠实行为
  精神上的不忠实行为是“精神扩张说”学说所主张的思想。也就是所谓的“精神出轨”、“精神外遇”,是指虽然在肉体上没有与第三人发生性行为,但在心里上己经背叛了对方。它是夫妻之间除了性方面的忠实以外,最为重要的忠实义务,因为一切行为都是人的内心意识和精神欲望的具体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精神出轨”已经成为危害现实婚姻,导致婚姻解体的主要因素之一,最为多数的表现形式为“网恋”等行为,这种情况虽然多数,但最终假戏真做的情况不是很多。而少数人是迫于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各种压力,在寻求一种精神寄托或者心情的倾听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爱上网上的“恋人”,这种情况虽属少数,但往往会假戏真做,从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的报道来看,这种由于“网络婚姻”导致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的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最终会彻底破坏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婚姻家庭生活、逾越道德底线、对社会也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财产上的不忠实行为
  在我国,关于夫妻财产问题,实行约定财产制和法定财产制。该行为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在处理财产时应当坦诚相见,不得有重大隐瞒。因此,无论是采取哪一种财产制,夫妻在重大财产处理上必须坦诚相见,不得损害另一方的利益,同时也不得限制另一方对财产的合理处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配偶违反夫妻忠实义务,使得配偶另一方的财产利益遭受损害的行为发生。
  五、总结
  总的来说,将夫妻忠实义务的内涵赋予明确的法律意义,既是法律对个人婚姻生活的调整与约束,也是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美满家庭和共同建立和谐文明社会的必经之路,它使人的个体需求和社会整体需求,有机统一的融合到一起,使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同时,提升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传承我国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即“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美好的爱情象征和婚姻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蒋月.夫妻的权利与义务.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
  [2]巫昌祯.我与婚姻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
  [3]样遂全.第三人侵害婚姻家庭的认定与处理.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
  [4]卢文捷.夫妻忠实义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人类历史上,流浪乞讨现象存在已久甚至和历史进程相伴。流动人口增多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社会动荡,天灾人祸等。在现在社会中,流浪乞讨人员的数目庞大,由于社会和个人等各种原因流浪乞讨人员的权益正在受到侵犯,而且流浪乞讨人员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较低。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给予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法律上的保护,但在实施过程中无法真正做到维护其权益,甚至造成了二次伤害。流浪乞讨人员的权益保障需社会以及法律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问卷填答以及见面访谈的方式对于河北某高校的男同志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被调查同志群体的情感状况、未来婚姻选择、心理情况、“出柜”情况,以及受到的性别歧视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我们思考应该树立怎样的对待男同志群体的态度以促进群体和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男同志群体;情感状况;婚姻;出柜;歧视  一、情感状况调查  调查员调查了男同志群体的情感状况,被调查的33名男同志中,有54.
期刊
摘 要:新课标理念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性质、方式和目标都进行了规定。但是,目前初中体育教学还未能够完全跟上这个要求,因此,如何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高效发展,已然成为了初中体育学科教学的关键问题。其中,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是这些问题的首要问题,因为德育教育关系到人的思想发展,而这种渗透又不是那么简单,所以本文从此角度出发,对渗透问题试着探析。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德育;渗透;浅析  初中德育教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与创新,要围绕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和保证作用。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需有全新的观念来指导,就是坚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途径,解决新问题;就是坚持发展的观点,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在继承的基础上改进,在发展中创新;就是坚持创新的观点、勇于探索,善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处理好四种关系
期刊
摘 要: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近些年在我国尤其受到关注。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爱护、监护不力,这非常不利于其健康成长。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一同努力,而在其中学校首当其冲。本文以儿童健康成长为内容,对相关对策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真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引言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它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的深刻反映。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
期刊
摘 要: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文明,虽然工会发展于西方资产阶级,但它是保护工人阶级为目的的,所以,在世界范围都有其发展的空间。工会完全独立自由,在世界上也带来了不少弊端,所以工会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形式,在中国发展,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关键词:工会;法律责任;义务;权利  一、中国工会的现状  由于工会发展于西方资本主义,中国在近代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引入,但在运行过程中,几乎是将西方的工会全套搬
期刊
摘 要:“女权主义理论”的提出使其从传统的女性主义研究理论与实践中相脱节,这种脱节主要体现在对妇女的定义及妇女的日常生活不再因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种影响也包括国际关系的影响。除此之外,女权主义对国际关系的贡献,也可以通过对性别的解构来理解,既是身份的社会建构,也是强大的组织逻辑。这意味着承认男女在全球政治中应该做什么或者能够做什么,以及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女权主义研究者认真研究妇女及性别问题
期刊
摘 要: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小学阶段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学习初级阶段重要的人,对如何正确的树立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其中重中之重是如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  关键词:小学班级;德育教育;班主任  前言  科学有效的展开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对塑造学生健全的心灵,对以后成长具有导向性,在德育教育这方面,要从小抓起,加强学生
期刊
摘 要:学与思,思为指导中心,学为行为落实。学与思应该并进,思的学指明道路方向,学为思提供素材。学得越是深入,思得也越是透彻。  关键词:“学”与“思”;存疑;勤学;齐修并进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遇到不少这样的学生。他们天资聪慧,在初中成绩优异,但一旦进入高中成绩马上就落千丈。起初,我把这归结于初高中教材衔接不够紧密,难度断层大,学生进入新的校园环境不适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种现象,但按照这
期刊
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军校学员作为新形势下铸魂育人、举旗带兵的使命担当,必须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必须筑牢“金刚不坏之身”。调查发现军校学员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联系理论和强军实践、将专业优势转化为过硬看家本领上面都存在着不足和问题,深入分析存在着以下一些主客观原因:  一、学员自我要求较低,学习理解肤浅下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缺失  (1)学习不为能力培养,更多着眼应付考核  研读马克思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