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爱关照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68738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近些年在我国尤其受到关注。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爱护、监护不力,这非常不利于其健康成长。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一同努力,而在其中学校首当其冲。本文以儿童健康成长为内容,对相关对策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真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引言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它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的深刻反映。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关系到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的和谐,也关系到人口的素质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各地各部门也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保护工作,这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積极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要有高度的爱心,责任心
  在教育中,教师应当饱含爱意,这是教学需要的必要素质,没有爱的教育是死板的,尤其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他们十分需要来自教师的爱,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生长。
  留守儿童过多都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容易出现过分溺爱的情况,导致其自理性差、自制力低、无法独立等,作为教师应当扮演父母的角色,在给予留守儿童关爱的同时也对其进行适当的锻炼,让其更好的成长。
  对于教师这一职业,责任心十分重要,这样才能尽自己可能的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在教育留守儿童的过程中,爱心让留守儿童更加喜爱教师,责任心则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教育环节,提升课堂质量。
  教师的责任心是在一些平凡的细节中体现出的,可能是对学生不间断地日常辅导,也可能是假期中的关心,以及一些学生请假误课时,教师应当积极帮助其赶上进度,让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跟上进程,这就是责任心的具体表现。
  二、科学管理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1)用倾听走进学生内心,实施有效教育。
  留守学生相较于其他学生而言,情感需求更高,由于其缺少与家长沟通的机会和缺少更多来自于父母的关怀,导致经常出现一些情感上的问题,如对人冷漠、不善交际、情感悲观、性格孤僻等,甚至可能会因为这些原因产生一系列的行李疾病,如:自卑敏感、易怒易爆、忧郁症、焦虑症等,因此这些学生的逆反心理也会更为强烈,因此,教师应当多加关怀学生,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积极帮助,努力与其进行交流,倾听其内心的真实想法,根据其想法对其进行帮助和改善,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更好地健康成长。
  (2)建立心理咨询室,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
  第一:在留守儿童中容易出现一些较为叛逆,以违反规章制度为趣的学生,在许多农村学校中,违纪学生大多由留守儿童组成,具体表现有:逃课、迟到早退、偷窃、说谎等。年级更大的学生甚至可能因为逆反心理出现顶撞老师,打架斗殴的情况。
  第二,留守学生相较于其他学生而言,更容易出现厌学、自卑的情况。由于缺少家长的管束,学生多自制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生活中总是无所事事,课堂上又十分自卑。
  第三,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与沟通,可能会出现沟通能力差,进而产生自我封闭的现象,其“代管监护人”无法尽心尽力的对其进行管理,导致学生更多的接触电视网络等内容,进而学习其中的一些部分,导致这一部分学生的沟通能力极度欠缺,与人交往也很难正常进行,进而导致其性格更为孤僻,内向,无法与其他人正常相处。
  因此,学校应当尽量的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其心理问题,可以以开设心理咨询师的方法进行,这样可以由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更加贴近学生内心,让学生通过心理疏导的环节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其排解心理压力,也可以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解,进而进行相应的帮助,如与其父母沟通,让其利用空闲时间多与孩子团聚等,增强学生对于父母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也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
  (3)与家长勤沟通,让爱走进课堂。
  父母是孩子的首位老师,家庭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性格品质,进而对其终生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首先,需要让家长明白自身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尽力满足孩子对于家庭的需求和满足孩子对于亲情的渴望,帮助教师一起教学孩子,用适当的爱帮助孩子进行成长。其次,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当积极沟通,这样才能了解孩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家长可以每间隔一定的实践与班主任进行电话沟通。有些家长因为经济问题长期在外工作,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再好的经济条件也无法代替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影响,因此,家长应当尽可能的给予孩子关心和爱护,让孩子感受到父爱母爱。通过这样的家校联合,可以有效地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其问题,感受到家庭爱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成长,还能提升其自信心,进而全方面发展。
  结束语
  身心健康教育本身就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的身体、情绪、态度以及心理。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身心健康教育更是非常重要,只有对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教育,才能够促使留守儿童消除自卑、消极等负面情绪,真正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晓霞,姜超.探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路向与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
  [2]李桂芳.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几个有效做法[J].基础教育研究,2011(07).
  [3]骆吉锴.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
  [4]朱艺华.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云公益”路径探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其他文献
摘 要: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在信息化建设的支持下,军队政治工作不仅能够在方式方法上实现调整,更能在理论体系上实现革新。但是信息化建设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无处不在的安全漏洞,以及恶意网络攻击使得军队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基于此,本文从互联网时代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出发,对如何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进行探究。  关键詞:互联网;军队政治工
期刊
摘 要: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的重要意义,是要我们所有党员干部统一思想行动,主动向党中央看齐;是要我们所有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党中央在改革发展、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方面的战略意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油田企业的党建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油田企业党建工作获得突破的重要节点。在当前油田企业体制改革大背景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助推油田企业党建工作完善,对于油田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其意义
期刊
摘 要:在新一轮的历史课程改革中,强调教师要以《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教学依据转变教育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的历史和人文素养,进一步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发展。  关键词:学生发展;人文素养;课程改革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了新时期提升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重要性,然后针对新闻记者在采访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最后论述总结了提升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相应策略,旨在提高新闻记者采访技巧,推动新闻事业发展。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  一、提高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重要性  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对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工作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记者在采访中不仅要迅速赶到新闻现场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需要社会全面发展作为支撑。如果没有一个包括群众文化在内的稳定社会环境系统,经济发展就不能有效的带动社会整体进步。群众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是农村优秀精神文化的塑造和培育。本人通过结合工作实际对凤合镇近300户村民进行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本人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当下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及对策。作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期刊
摘 要:在高等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大学生,他们的学生大多处在一个或者多个群体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会直接促进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形成。在群体心理的视野下展开高校的教育工作,得到的会是全新的启发。充分认识和了解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探寻大学生群体心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价值并加以应用,将有助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和实行。  关键词:群体心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
期刊
摘 要:在人类历史上,流浪乞讨现象存在已久甚至和历史进程相伴。流动人口增多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社会动荡,天灾人祸等。在现在社会中,流浪乞讨人员的数目庞大,由于社会和个人等各种原因流浪乞讨人员的权益正在受到侵犯,而且流浪乞讨人员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较低。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给予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法律上的保护,但在实施过程中无法真正做到维护其权益,甚至造成了二次伤害。流浪乞讨人员的权益保障需社会以及法律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问卷填答以及见面访谈的方式对于河北某高校的男同志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被调查同志群体的情感状况、未来婚姻选择、心理情况、“出柜”情况,以及受到的性别歧视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我们思考应该树立怎样的对待男同志群体的态度以促进群体和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男同志群体;情感状况;婚姻;出柜;歧视  一、情感状况调查  调查员调查了男同志群体的情感状况,被调查的33名男同志中,有54.
期刊
摘 要:新课标理念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性质、方式和目标都进行了规定。但是,目前初中体育教学还未能够完全跟上这个要求,因此,如何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高效发展,已然成为了初中体育学科教学的关键问题。其中,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是这些问题的首要问题,因为德育教育关系到人的思想发展,而这种渗透又不是那么简单,所以本文从此角度出发,对渗透问题试着探析。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德育;渗透;浅析  初中德育教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与创新,要围绕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和保证作用。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需有全新的观念来指导,就是坚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途径,解决新问题;就是坚持发展的观点,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在继承的基础上改进,在发展中创新;就是坚持创新的观点、勇于探索,善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处理好四种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