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错了人(小小说)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yjmhcaihio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老于部局长岗位上退下来十年之久的老局长余兴很少到老干局,怕打扰在职同志的工作。身体不好,丧偶在家,不免感到孤独。读了报上的《老干部的“110”》的文章,不禁想到与自己一起工作过的同志,有的已去逝,大部分已是高龄,年老体弱,多有不便,他们所盼的正是“110”。于是他拿起电话,拨了老干部局长室的电话。
  “喂,我是余兴。”“余老局长,您好,真想念您呀,怎么不来局里玩玩!”余老局长很欣赏的被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副局长贾宝热乎乎地说着,一股记忆的暖流从手上一直流到老局长的心上。“老局长有事吗?”贾宝问。“是呀,我有点难题想一起商量商量。”“好,我一有空马上就去。”老局长一听这话觉得贾宝还是十年前的贾宝,对他很尊重,很听他的话。可是,一天过去了,贾宝没上门;二天过去了,贾宝还没有登门,一直等到第五天,余老局长才接到贾宝的电话。“老局长,真对不起,现在老干部工作不像您在位时的那样,发发烟酒票,陪着旅游旅游,一起下下象棋,现在是高龄期、高发病期,要生活钱要救命钱……哎呀,这些你比我清楚,不罗嗦了。实在对不起,太忙,太苦了,太没有意思了。没有及时登门,太不礼貌了。还想请您老多多包涵、谅解,如没有大的急事难事,我过几天保证去。”听到这里老局长不禁打了寒颤,冷到了心,说:“我晓得你们太忙,其实我也没有什么急事难事,不麻烦了。”
  “是我的思想跟不上形势,还是现在的人情太薄了?”余老局长在思考着,焦虑着。于是他又拨了老干部局服务股的电话。他要找的正是对他有过意见,与贾宝曾是竞争对手的韩珍。“我,余兴。”没等老局长讲完,韩珍就接过话茬:“我晓得了,老局长。”“你忙吗?我有点事想请你到家里来一下。”“我马上就去!”彼此话都不多,三言两语就结束了。
  天下起小雨,韩珍冒雨到了老局长的家。老局长一见已湿了衣服的韩珍,产生了一种久早禾苗等到及时雨的感觉,不禁眼眶湿润了。“老局长,你有什么事,你就直说罢,我保证尽力而为。”“不,你来了事情就解决了,我其实并没有什么事情要找你解决。我想起110,想考一考你们。”原来如此,韩珍一顿惊喜。
  余老局长目送韩珍远去的背影,不断地念道:“看错了,真的是看错了!”当年当着组织部长的面,他满有把握地从贾宝与韩珍两人比较中选了前者当副局长。他很欣賞贾宝的热情和点子,而对韩珍快人快语不大感兴趣。
  韩珍消失在雨幕中,余老局长返回进门忙坐在桌前,这是他离休后第一次给当组织部长的叔伯侄子写信。信中写道:贾宝不宜提局长,建议调出老干部局,韩珍年龄虽偏大些,但是块服务老干部的好料子,不可不用,应特事特办,提为副局长,不然,我在九泉之下会不安。
其他文献
子夜凄风楚客悲,鹃啼衰草复沾帏。幽愁苦緒萦怀绕,欢乐喜倩逐意飞。折尽柳条花落去,萱堂借问啥时归。唯将深夜常开眼,报答生平未展眉。
期刊
我從小的时候就爱听人说《善书》,特别喜欢听古书—亡讲的《二十四孝》:什么“卧冰求鲤”、“孟中哭竹”呀,我不太相信,唯独对其中的“莱衣娱亲”感到挺有趣——说的是古时有位70岁的儿子很行孝道,为能让90多岁还健在的父母高高兴兴享受晚年快乐,他常穿起戏装,“绕膝”嬉戏,给俩位老人跳“莱衣舞”博得父母双亲的高兴。故事很动情,可今天在我们家却已变成了现实。  我家住在湖北省武汉市北新村小区,全家祖孙四代,男
期刊
这张照片,笔者珍藏了50多年,那瞬间的情愫至今仍刻印在脑海中。1952年暑假里,15岁的我读高小,还从没有进过江山县城。有一天,刚参加工作的兄长和母亲要进城办事,我提出:“要到城里戏。”大人们答应了。  笔者家境清贫,上学较晚,七八岁开始放牛、砍柴,在春、夏、秋的暖天气里,都是穿草鞋或干脆当“赤脚大仙”,很少穿布鞋。这样光脚板野外生活,尤其是上山砍柴少不了吃“脚破血流”的苦头,但过些时就没事了。这
期刊
亲慈子孝人伦美 尊老爱幼理当然请君多读陈情表 劝尔常咏蓼莪篇儿无父母难成长 父母无儿难晚年父母儿女相依命 换工擦背两情牵父母抚育儿和女 九我之恩难尽言十月怀胎娘受罪 一朝分娩生死关拼死拼活儿见面 赤条浴血抱怀间爹妈视儿如珍宝 喂奶屎尿在娘前左边已尿儿睡右 两边都尿睡胸间留下尿床给娘睡 因此风湿娘身添友泡尿来右泡屎 三九洗便不畏寒一至二岁常背抱 爹妈累得两膀酸两三岁时学走路
期刊
我学生时代就喜欢作文。从1960年5月1日《朝阳日报》创刊至今,我一直给《朝阳日报》写稿。四十多年笔耕不辍。退休后,时间充裕了,我写稿更来劲了。我热爱生活,兴趣浓厚。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每有新发现、新问题、新题材,我便有感而发,不吐不快!国事、家事、大事、小事、方方面面,海阔天空,无所不写,无所不谈。言论、随笔、散文、韵文乃至楹联,各种文体,随机应变。然而却是“样样中,样
期刊
装帧考究的《今生今世》正在全国大小书店热卖之中。真个是:《今生今世》热卖,汪伪文胆走红,管他正反与西东,只要钱到手中。  汉奸胡兰成所著《今生今世》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精心打造出版的。听说有的“红顶”、“白顶”书商看着别人赚钱眼红,竟埋怨起自己的脑袋没有别人灵光。  《今生今世》热卖大多是掏青年男女的腰包。就凭《今生今世》这个书名,就很投合向往爱得死去活来的人们。据说这本书最近在青年学生中颇具影响
期刊
清末权臣奕勖先生,虚伪狡诈,极善钻营,他为了占据朝廷要职,极力讨好乌纱公司董事长那拉兰儿女士,他一边把女儿送人宫中侍奉老佛爷,伺机为他吹风誉美,一边大肆行贿,以致“岁费巨亿”,那拉兰儿女士在奕勖爷俩的夹攻之下,变得晕晕糊糊,而尊头一晕,一顶特大号乌纱便顺手掷下,奕勖先生也就变成了大权在握的外务部总理大臣,并得进“庆亲王”。  奕勖先生大权在握之后,大肆聚敛,卖官鬻爵,如杨士骧的山东巡抚一职,就是靠
期刊
我虽年近古稀,但坚信“生命在于运动”的客观真理,每天坚持户外慢跑和做自编的四肢运动操。虽说运动量不算大,但一个多钟头下来,身上也会出些毛毛汗。幸好,儿子、媳妇给我买了一个档次不低的外沐浴房,因此,运动后,休息片刻冲上一个澡,身体感到格外的舒适。孩子打趣说:“爸,开初您反对买这样玩艺——沐浴房,现在感觉如何?”我马上回敬一句:“还不是为你们节省开支,这点道理都不懂,”他嘻皮笑脸的接过话题:“阿!我懂
期刊
布依寨见闻楼前楼后罩绿纱,院内院外尽是花。一地春色谁为主?笼中画眉笑窗花。 追 蝶阳春三月菜花黃,满地春色涌波浪。囡囡追蝶花丛里,如花飞入花海洋。
期刊
西瓜不仅是人们的消暑佳晶,而且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文人骚客既有赞美西瓜的诗词歌赋,也有涉及西瓜的佳联妙对。  “宋四家”之一的苏东坡(1037—1101),有个门生独坐书房,见春雨洒在窗纸上,即得一上联“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半年后他请教苏东坡,东坡这时正有客人,并不急于告诉他下联,只顾拿刀切西瓜待客。门生不断“请恩师赐对”,苏东坡说已经告诉了他下联:“切瓜分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