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及肾上腺交织状血管瘤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ap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交织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生物学行为。

方法

收集5例肾脏和肾上腺的交织状血管瘤,观察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组织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以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复习。

结果

5例肿瘤3例男性,2例女性,发病年龄47~77岁;3例肿瘤位于肾上腺,2例位于肾脏。临床上4例肿瘤为偶然发现,1例肾上腺肿瘤表现为双下肢水肿;影像学上均表现为界限清楚的、类圆形的实性低密度影肿块。大体上肿瘤最大直径从1.6~2.5 cm(平均2.1 cm)。组织学上5例肿瘤均由交织索状的脾窦样血管腔构成,被覆为单层的扁平、立方至鞋钉样内皮细胞,分布于少细胞的玻璃样或纤维性间质之中;其他常见的组织学特征包括:模糊的分叶状结构(3/5);血管内出血伴血栓沉积(5/5),肿瘤于血管腔内生长(5/5),瘤细胞胞质内嗜酸性小球聚集(1/5),髓外造血(3/5)。瘤细胞大多数形态温和,核分裂象罕见;1例肿瘤局灶区富于细胞伴轻度的多形性(核分裂象约2个/50 HP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表达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5例肿瘤均获得随访资料,随访6~52个月(平均约30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的证据。

结论

交织状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血管瘤亚型,好发于泌尿生殖器官和肾上腺,在形态学上需要与一系列富于血管的良恶性肿瘤区分,仔细的形态学观察并适当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通常可将其准确的区分开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368例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根治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UTUC的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点。获得随访资料214例,随访1~216个月,平均41个月。结果368例UTUC中男性128例,女性240例,男女比为1∶1.9;年龄31~88岁,中位年龄68岁。肿瘤部位包括肾盂148例,输尿管155例,肾盂及输尿管均受累58例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的形态学改变,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方法对确诊的1例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肾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免疫荧光、电镜观察。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无肾病家族史。光镜检查:Masson染色示肾小球弥漫性团块状特殊蛋白沉积。免疫荧光:IgG、C3、κ沿毛细血管壁沉积和系膜区团块状沉积。电镜检查在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下和系膜区见大量微管状物质和少量长杆状致密结晶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类型嗜酸细胞性肾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特征,为该类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75例具有嗜酸细胞形态的肾肿瘤,应用光镜观察组织学形态,采用组织芯片技术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不同组织类型的嗜酸性肾肿瘤形态学上有一定重叠,但各有其独特的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嗜酸细胞瘤与嗜酸型嫌色细胞癌除了CK7表达不同,其他免疫表型非常相似,CK7在两者中的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