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班班通”在我县的普遍实施,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如何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听、说的能力呢?
一、运用“班班通”,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找春天》一课,上课伊始,教师便出示一系列春天的美景画面:桃红柳绿,泉水丁冬,燕子南归……孩子们在一片啧啧的赞叹声中,便对春天产生了喜爱之情。一曲欢快的调子后,教师开始描述:春天来啦!春天来啦!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孩子的眼睛、耳朵被充分调动,进入优美的情境中,接下来教学便得心应手了。
二、运用“班班通”,让学生学会倾听、乐听、善听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时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一边争先恐后地高举小手,一边急切地呼唤:“我来!”“我会!”教师请一学生发言,其余学生却无心聆听,或为自己未有发言机会而连声惋惜、抱怨,或迫不及待地轻声与同伴交流,有的人一再要求发言,回答结果却是简单重复某个人的回答,或是一些明显的错误……看到这些现象,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你“听”了吗?你“爱听、会听”吗?但又试想,如果教师能把握好教学训练中的失误,又何来上述课堂教学中令人尴尬的现象。
“班班通”中,有许多丰富的声音,如大自然中的流水声、雷雨声等,为我们培养“听”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完成朗读,学生可以听出不同的情感。且由听而再现想象,可以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开发人的创造思维。教师要把握好每个学习的可能,在信息资源中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提高“听”的品位,让孩子学会倾听,从而达到乐听、善听的境界。
三、运用“班班通”,双向互动,提高学生说话的质量
如在口语交际课《我们该怎么办》中,先让学生看故事发生的背景,并让学生自编自演,形成了对话空间。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议一议。如此一来,大家在游戏中培养了说话技能,双向互动,积累了交际语言。说完后,让学生发表意见进行评议,如对他人说话的错误进行更正,对疏漏的内容进行补充,对简略的地方予以扩展等。教师以频频点头,或微笑、或疑虑等专注的神情去影响每个学生,这样听说的效果就提高了。
“班班通”为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培养“听、说”的能力最终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所以教师还应充分重视学生真实的日常生活,让他们积累“听、说”的实践经验。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水县盘谷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一、运用“班班通”,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找春天》一课,上课伊始,教师便出示一系列春天的美景画面:桃红柳绿,泉水丁冬,燕子南归……孩子们在一片啧啧的赞叹声中,便对春天产生了喜爱之情。一曲欢快的调子后,教师开始描述:春天来啦!春天来啦!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孩子的眼睛、耳朵被充分调动,进入优美的情境中,接下来教学便得心应手了。
二、运用“班班通”,让学生学会倾听、乐听、善听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时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一边争先恐后地高举小手,一边急切地呼唤:“我来!”“我会!”教师请一学生发言,其余学生却无心聆听,或为自己未有发言机会而连声惋惜、抱怨,或迫不及待地轻声与同伴交流,有的人一再要求发言,回答结果却是简单重复某个人的回答,或是一些明显的错误……看到这些现象,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你“听”了吗?你“爱听、会听”吗?但又试想,如果教师能把握好教学训练中的失误,又何来上述课堂教学中令人尴尬的现象。
“班班通”中,有许多丰富的声音,如大自然中的流水声、雷雨声等,为我们培养“听”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完成朗读,学生可以听出不同的情感。且由听而再现想象,可以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开发人的创造思维。教师要把握好每个学习的可能,在信息资源中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提高“听”的品位,让孩子学会倾听,从而达到乐听、善听的境界。
三、运用“班班通”,双向互动,提高学生说话的质量
如在口语交际课《我们该怎么办》中,先让学生看故事发生的背景,并让学生自编自演,形成了对话空间。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议一议。如此一来,大家在游戏中培养了说话技能,双向互动,积累了交际语言。说完后,让学生发表意见进行评议,如对他人说话的错误进行更正,对疏漏的内容进行补充,对简略的地方予以扩展等。教师以频频点头,或微笑、或疑虑等专注的神情去影响每个学生,这样听说的效果就提高了。
“班班通”为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培养“听、说”的能力最终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所以教师还应充分重视学生真实的日常生活,让他们积累“听、说”的实践经验。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水县盘谷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