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镀废水处理的膜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 :膜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c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镀废水排放量大、成分复杂,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对生物体的毒害大,膜技术因处理效果好、适应性强,成为电镀废水无害化高效处理的先进技术.概迷了反渗透、纳滤、电渗析等常规脱盐膜技术在电镀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强化超滤、超/微滤膜本体改性、共混改性方法以及膜表面改性的应用特性,剖析了其结构设计与重金属去除性能的关系,指出了具有重金属吸附性能的复合膜发展方向,为深度处理电镀废水膜技术的选用提供指导,对促进新型膜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通过K2S2O8-Na2S2O3氧化还原体系引发苯乙烯磺酸钠(SSS)接枝阴离子交换膜,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接触角测量仪等对阴离子交换膜改性前后进行性质表征,并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模型污染物进行污染实验,考察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SSS接枝后可有效改善阴离子交换膜
为了提高聚丙烯腈(PAN)超滤膜的亲水性、水通量以及抗污染能力,以埃洛石纳米管(HNTs)为原料,通过聚多巴胺粘附D-氨基酸,制备埃洛石-聚多巴胺-D-氨基酸(HDD)复合材料.然后以聚
为探讨褪黑素处理对百香果采后生理及质构特性的影响,分别用褪黑素(200μmol/L)和清水(CK)处理百香果,研究其在4℃冷藏期间果实的失重率、细胞膜通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质构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00μmol/L褪黑素处理组能有效减少百香果贮藏期间的水分损失,延缓百香果失重率的增加,保持果实较好的SOD和CAT活性水平,抑制POD活性和MDA的积累,降低细胞膜透性,保持百香果果实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保持果实良好的
为了研究地下仓储粮期间小麦粮堆的温湿度变化,采用TOPRIE-TP700多路数据记录仪和TOPRIE-TP2305温湿度传感器对模型仓内小麦粮堆的温湿度进行了96 h实仓测试,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COMSOL,通过简化内置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对相同尺寸的地下仓进行了相同时长的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仓内空气域温度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波动幅度最大为1.2℃,且表现出滞后性,滞后时长达4 h;随着纵向深度的增加,环境温度对小麦粮堆温度的影响越来越小,且浮升力的存在使
含盐染料废水的有效分离一直是工业废水处理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制备高性能的疏松纳滤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以聚醚砜(PES)、磺化聚砜(SPSf)和磺化聚醚砜(SPES)为原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己二酸(AA)为添加剂配制铸膜液(固含量31%,质量分数),水为凝固浴,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NIPS)法制备了PES/SPSf/SPES共混疏松纳滤膜,探究SPES添加量(0〜20%,质量分数)对膜结构以及染料/盐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S/SPSf/SPES共混体系为完全相容体系,
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用羧酸甜菜碱丙烯酸甲酯(CBMA)和苯乙烯(St)制备了一种含有两性离子的聚合物P(Stx-co-CBMAy),并将其作为添加剂,采用非溶液致相分离(NIPS)法制备了改性聚
随着农业大数据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信息。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传统的时间序列模型对农产品销量进行预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神经网络凭借其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在销量预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应用在农产品销量预测上的主要方法,介绍了神经网络在农产品销量预测领域的应用,客观阐述了神经网络在预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农产品销量预测研究发展方向,以期为农产品市场稳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为改善大豆分离蛋白(SPI)凝胶的强度,在SPI热诱导或酶诱导形成凝胶过程中添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制备EGCG/SPI凝胶体系。通过表面疏水性、自由巯基含量、内源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分析体系中SPI的结构改变,发现EGCG的添加提高了SPI的表面疏水性和自由巯基含量,蛋白质链展开,出现松弛和拉伸,分子柔性增加。圆二色谱结果表明无序结构(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明显增加,β-折叠含量明显减少。进一步研究了热诱导和酶诱导下EGCG/SPI凝胶体系的形成作用力、凝胶强度、流变学特性、持水力及表
通过“graft-to”策略将疏基封端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SH)接枝到涂覆有聚多巴胺(PDA)的聚酯(PET)支撑膜上,制备具有温度响应性的多孔分离膜.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1HNMR)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研究了PNIPAM的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等与温度响应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以摩尔质量为8400 g/mol的PNIPAM聚合物构筑的多孔膜的温度响应性最为明显,对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果最优,达95%以上.制备的膜对水包油乳液也展现出良好的分离性能
为了得到黑水虻幼虫的保鲜工艺,对其净化、致死和减菌化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进行了货架期预测。结果表明:黑水虻幼虫加工方法为虫与水质量比1∶4,净化黑水虻幼虫48 h,每24 h换1次水;净化后热水70℃处理10 min、80℃处理5 min和90℃处理2 min均可使虫体致死,并且虫体较为美观;减菌化处理效果表明,加热杀菌效果最好,100℃杀菌10 min,杀菌率可达100%;利用ASLT法构建的Q10预测模型,预测得到黑水虻幼虫在4℃下作为食品和饲料的货架期分别为15.6 d和97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