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改进内科学教育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rtJoh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教学方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指出了应用教育方法的意义,并提出了几点具体应用,详细阐述了应用方法,希望能对提升内科学教育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内科学教育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当今社会的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内科学的教学时,依旧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导致学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综合能力较差,而应用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這种状况。所以,对内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在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在内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院校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主动教学,学生被动接受,但是面对社会的不断进步及就业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教育需要,所以应在教育上应用教学方法。内科学教学内容既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也包括临床实践课程,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既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指导,也需要兼顾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使其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用知识指导实际操作。
  在内科学的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临床技能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的始终都是枯燥的课本和定式的知识点,而且教师也只针对课本进行授课,对内容的拓展少之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其临床技能的增长。这就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应用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其主动学习、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二、内科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1.以临床病例为基础的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指将常规的学习放置到复杂的问题情境中的方法,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注重PBL教学法教案的编写。可以邀请不同年龄阶层、不同科室的有丰富教学经验及临床经验的教师共同组成教案编写小组,相互协作,合理布局,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在兼顾内科学发展及课程重难点教学的基础上,设计出包含不同的概念及知识点的临床题目,将病案信息真实形象地进行表达,形成“教案式”的病例,使学生在学习时能有身临其境般的感觉,严谨的剖析病例,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应引导学生认识和接受PBL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课程进行中不断启发与鼓励学生,使其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进行白血病的病例授课时,可以依据病例设置不同的问题,用“皮肤黏膜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过敏性紫癜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鉴别?”引发同学思考,引入后续问题。“急性白血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及发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引发讨论。还可以针对病例提出其他的情景问题:“白血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各种贫血的原因是什么?”最后让学生对该病例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的依据。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处理实际问题,增强自主学习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2.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将教师教授知识当作主导,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教学方法不再适应内科学的教学,其教学模式落后,使得学生对于内科学的学习兴趣偏低,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内科学涉及的病种较为丰富,机制也十分复杂,传统的授课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知识得不到消化,只有循序渐进地学习,加强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及课后复习才能逐渐掌握知识。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内科学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师生互动。翻转课堂教学法是重构学习过程,通过让学生预先学习,把发现的问题放在课堂讨论,课后再进行知识的巩固,增强学习效果。此方法是将传统教学方法中知识的“课上灌输”放到了课前,在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在课堂上进行“答疑解惑”,并将知识延伸至课后,使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习的知识。例如,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制定教学方案,包括课程开发、课堂学习及课后总结,在正式授课一周前布置好学习任务,让同学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探究学习,发现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制作教学视频,用以学生的课前预习,提前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小组同学在预习后准备课上讲解的资料,如PPT等;教师还可以将部分视频上传到网上,方便师生间就课程中的问题进行线上交流。在课堂上,由学生分组上台讲授提前准备好的课程资料,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教师帮助学生指出不足,强化知识点。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了解学生的课前及课堂知识的熟悉程度。这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及生生间的交流,增强内科学的教学效果。
  3.以临床思维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法。随着当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如何培养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样稳固的优秀人才是当代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就需要教育人员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教育方法对医学生进行教育,使其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和优良的实践水平。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能对问题进行研究,增强其学习及实践主动性。例如,教师在对内科学的某一课程进行讲解前,需要准备好课程相关的资料、病例及思考题,在课前将预先准备好的相关资料分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让其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并以小组的形式分析资料、病例及思考题,查找类似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模拟病房内问诊,收集记录相关信息及病史,并对模拟病人进行简单检查,小组成员根据相关信息、病史及检查结果共同进行讨论分析,做出初步诊断结果。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模拟病人进行下一步检查,学生可以在相关应用模型上进行临床技能的操作实践,并得到下一步的病人检查结果,小组成员再根据这次所得的检查结果集体分析,做出最后的诊断。之后再进行探讨,制定治疗方案,教师可以提出临床突发场景,要求学生根据突发状况进行分析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救治。模拟结束后,由教师对学生在各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及启发,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考试,检验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病例分析的准确度,考察学生对病历的书写分析及临床技能的操作水平。除此之外,教师在授课中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操作及角色扮演等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将学生的形象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锻炼其临床思维,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主动性。通过情景设置及小组讨论的方式有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其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思维,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内科临床的综合能力,培养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样稳固的优秀医学人才。
  综上所述,在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教育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以临床病例为基础,使用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加强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知识学习;以临床思维为导向,使用情境教学法,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与临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郝晶,胡文慧.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05).
  [2]陈
  晛,李祥炜,张传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西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展[J].教育现代化,2018,(14):300.
  [3]许治强,刘婉婷,梁波.情景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1):21.
其他文献
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是实现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目标的关键点之一,但很多研究把生态系统
本论文以英国作曲家爱德华·本杰明·布里顿(Edward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的教堂寓言剧《麻鹬河》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特征、结构形式、表演规制、音乐素材、创作技法、
2006年1月6日,新华社发表了一篇百余字中英文通稿电文,内容如下:“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姚文元因患糖尿病,于2005年12月23日病亡。”
期刊
【正】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作词,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谱曲的《国际歌》,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也是世界上最被广泛传唱
由于复合性地层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在复合性地层的盾构施工中,若土仓内的土体改良不好,易造成刀具磨损过快及刀盘结泥饼等问题。因此,在复合性地层的盾构施工中,土体改良剂的
革命先驱李大钊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中,曾经改名换字,并使用了一些笔名和化名。那么,他的各字究竟是怎样修改的?在发表文章和从事革命活动时,启用的都是哪些笔
详细描述了能力验证的基本过程及其主要质量特性,提出了能力验证的基本过程:物质流过程和信息流过程,论述了能力验证过程质量控制方法,一般包括专家评价、权威部门的审核、检
基于裂纹问题的复变应力函数、Paris位移公式和变分原理对板材和筋条均含裂纹的加筋板结构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分析求解。对加筋板离散化,忽略受拉时筋、板弯曲的影响,将筋
<正>1948年11月22日,在我华北野战军七纵和八纵队强大军事攻击下,保定守敌弃城北逃,我十九旅奉命组织了军管纠察大队。当时,我是军管纠察大队第一中队指导员,团部命令一中队
【正】毕磊,1902年7月13日出生于湖南澧县,是我党在广州早期学生运动的重要领导之一,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15日被捕遭杀害。在毕磊短促而又不平凡的一生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