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华绒螯蟹育繁推产业一体化发展和营养品质调控研究(下)

来源 :科学养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wl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基于营养调控下的全程饲料高品质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目前河蟹主要是池塘养殖模式,多采用低值饲料或饲料原料,大量使用冰鲜鱼,极易导致池塘水质恶化,且饲料投饲随意多变,导致养殖河蟹的品质普遍下降,已成为河蟹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突破口就是饲料优质化和标准化,取代冰鲜鱼全程投喂配合饲料,改变传统养殖饲料的随机性和质量多变情况,使河蟹产业从“数量型”到养高品质蟹的“质量型”转变和提升。
其他文献
稻渔综合种养是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一种绿色生态种养模式,是利用稻田浅水环境为水产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形成稻渔共生的新型复合立体稻田养殖技术模式,具备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广西三江县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广西北部山区,自古以来就有稻田养鱼的传统,至今已有1 000多年历史。
2021年上半年,对于养猪人来说,可谓是异常煎熬的半年。生猪价格走出了一轮超跌的行情,猪粮比价跌破5:1,已严重冲击养猪业。6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提示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6月下旬,尽管猪价出现了快速反弹,但是生猪养殖户恐怕还难以松一口气,因为这次上涨更多是此前的超跌反弹导致的,他们中大部分目前仍然处于亏损区间。现阶段市场肥猪供给仍然过剩,进口冻肉规模居高,港口及渠道冻肉积压规模较大,加之终端消费处于季节性淡季,市场存量消化缓慢,
根系微生物组与植物的养分吸收、抗病抗逆等生长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其在植物根系的定殖和组装受环境和植物遗传途径等因素的影响.表观遗传调控是调节染色体行为和基因表达的重
期刊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19日在重庆大足区拾万镇揭牌。作为杂交水稻研发、作物育种与新品种试验示范的综合研发平台,该中心计划5年选育8个左右优质品种,在重庆及周边适宜地区推广。
反刍动物可利用植物纤维生产肉奶等高营养价值的食品,同时排放温室气体甲烷。长期以来,科学家重点关注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菌群组成和功能,而全消化道微生物对饲料利用效率、甲烷生成和宿主健康的功能解析尚未完成。
氧对生物的生存、繁殖与分布具有重要影响。生物的特异性血氧传递系统为实现其同环境之间的氧交互提供了保障。血氧系统的复杂性体现了生物在生理调节上的多样性,也反映了该物种对不同氧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异。已有研究表明,生物能够通过不同层次的生理水平调节来适应环境氧浓度的变化,但基于自然选择压力下的遗传水平改变才是适应长期低氧的有效途径。高原环境是天然的低氧实验室,对高原陆生生物的研究表明血氧系统的特异性为其适应低氧环境提供了保障。然而,作为对环境氧浓度更敏感的水生生物而言,相关研究相对局限。
北极茴鱼(Thymallus arcticus)隶属于鲑形目、鲑科、茴鱼亚科、茴鱼属,地方名花棒子、花翅子,是一种冷水性洄游鱼。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的别列孜克河、哈巴河、布尔津河及其上游的喀纳斯湖和库依尔特河等河流中,在黑龙江水系上游区域的额木尔河、呼玛河等支流也有分布。北极茴鱼主要栖息在水质清澈、中低层水域环境中,性凶猛,主食动物性活饵,成鱼个体较小,故种群生存能力较弱,又因人工捕捞和水利设施阻隔等因素,野生种群资源急剧减少。
福建省闽南地区金刚虾主要有高位池精养和土塘低盐养殖,其中土塘低盐养殖主要分布在龙海市,以一年两造养殖模式为主。笔者随机调研了龙海市的紫泥镇、浮宫镇、东园镇、海澄镇、港尾镇、东泗镇等金刚虾主要养殖区的30口虾塘、116亩养殖水面,现将金刚虾土池低盐养殖技术和经济效益总结分析如下。
一种早粳稻新品种19日在江西省上高县通过测产验收。这意味着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了突破,南方地区可以在7月下旬收割粳稻,人们今后有望提前一个季度吃上新粳米。
霍邱县三流乡原生态“稻虾轮作”模式充分利用了稻田的地理地貌,不挖沟或少挖沟,种一季稻养一季虾,在不影响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下,实现稻谷、小龙虾双丰收,取得了较好的种养效果,受到了社会高度关注。现将原生态“稻虾轮作”模式主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