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插图“图文互融”的审美和出皈价值

来源 :现代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a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籍有“图文互融”的传统;插图融入文字使得古籍图书实现审美和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有利于图书内容的传达,促进了读者群体的培养和扩大,带来了良好的出版效应。
  关键词:古籍;插图;图文互融;审美;出版
  插图是插附于书刊文字间的特殊图画形式,插图中的形象和图案有利于图书信息的表达,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就中国的古籍图书来说,插图往往随处可见,所谓“无图不成书”。文艺作品的插图具有特殊的艺术和审美价值,这些插图对于促进作品本身的传播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古籍插图的“图文互融”传统
  作为书籍版式设计中一种特殊图像形态,插图的特殊性在于“图”与“文”在书籍中所形成的关系,中国古籍图文关系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图文互融”。
  语言和图像作为符号,是人们理解和表达对世界的感受和认知的两种主要方式,图像的出现早于语言,但语言出现后其地位逐渐超过图像,成为主要的文化符号。美国当代艺术理论家米歇尔曾指出西方“文化的历史部分就是图像符号和语言符号之间争取支配地位的漫长斗争的历程”。相比于西方,中国古籍中的图文关系显得比较“融洽”。中国古代汉字与图像渊源极深,中国古代图书历来重视图文并茂,插图与文字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南宋学者郑樵在《通志·图谱略》中谈到了图文关系,并且大力肯定图的价值:“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在中国古代书籍中,插图绝不仅仅是文字的衬托,图像本身就能叙述,同时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可以说,中国古籍图书发展的历史是“图”与“文”不断融合的历程,二者形成了相互补充、和谐共存的“互文性”格局,正如郑樵在《图谱略·索象》中所说:“图,经也;书,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
  二、古籍中图文布局的形成与演变
  1.唐代初期:古籍图文基本格局的形成
  图文并茂是中国书籍的优良传统,而印刷时代则开启了中国古籍插图的基本格局。中国古代书籍的形制大致可以划分为“写本书”和“印本书”。写本书时代,书籍绘制插图就已十分常见,如《汉书·艺文志》著录《孔子徒人图法》二卷,绘孔子七十二弟子像。敦煌发现的佛教经卷中有着大量插图,佛经书籍图文结合的格局是中国古代图书设计的重大突破。唐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出现了印本图书和木版插图,此时形成的图文基本格局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以佛经为例,主要体现为:
  第一种,“多面连式”。这种插图格式在雕版印刷术应用之前已存在,主要出现在佛经之中,如唐咸通九年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扉页画是这种插图版式的主要代表(如图1)。
  第二种,“上图下文”。这是一种经典样式,写本书时代已经出现,在印刷时代继续发展,在佛经卷中,上刊佛像,下题文字。
  第三种,“版心插入”。此种图文格局遗存较少,佛教版画比较多地采用了这种版式,代表作如1944年在成都唐墓中发现的《陀罗尼轮经咒》,其格局为中间印佛像,四周刻古梵文经咒,咒文外又装饰有小佛像。
  2.宋元时期:“图文互融”格局的确立
  宋代是中国出版印刷史上的重要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为插图版式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图书装帧形式逐渐由卷轴改为册装,插图版式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逐渐形成了图文互融的良好局面,在格局上主要体现为:
  第一,“上图下文”。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图书大量增加,要求书籍版式“规范化”和“标准化”。书页的上半部分是插图,下半部分是文字,对插图起到注释的作用,如著名的《列女传》采用双面对连,横幅构图,是上图下文式的典型代表。
  第二,“单面插图”或“多面合页”。在这种格局下,观前方之图,即能找到后方之文;阅后方之文,也能观前方之图,图文自然融合,使用非常方便,宋刊《三礼图》是单面插图的代表(如图2)。
  3.明清时期:图文互融的“黄金时代”
  明代是古代插图艺术的高峰期,插图形式之全令人叹为观止,乃至很多书名冠以纂图、图像、绘像、全像、绣像之名,其中全像就是每页有图,文图关系极为密切;在图文设计上,上图下文、上文下图、图嵌文中、单面整幅、双面连式等各类形态一应俱全。同时,插图进入文学、戏曲、医药、科技等各个领域,各类图文样式丰富多彩。郑振铎先生曾评价明代万历时期的书籍“差不多无书不插图,无图不精工”。当时,小说、戏曲类插图已成为内容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少则十几幅,多则上百幅,很多作品一出或一回就有一幅插图。李时珍编撰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收辑药物1800多种,并配上1000多幅药物形态实图,文字插图共处一页,构图合理,安排得当,简明扼要,变化丰富。明代晚期宋应星著农学巨著《天工开物》,书中的大量插图与文字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戏曲小说插图是这一时期大放异彩的插图形式,尤其人物插图是戏曲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建安派、金陵派、新安派、武林派等都是当时戏曲小说插图的代表流派。如明代早期建安派戏曲插小说图作品,其形制多为上图下文,单面整版或楹联型版式;而金陵派的戏曲小说插图则兼容并蓄,版式多单面大图或双面连式。戏曲小说插图的代表当属《西厢记》,《西厢记》插图版画是中国古代戏曲书籍中版画数量最多、流传最广的,当时建安派、新安派、金陵派等各派名家都有作品问世,明代绘画大师陈洪绶曾给《西厢记》做过多幅插图(见图3)。
  清代的书籍插图依然十分繁盛,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艺能》中说:“雕工随处有之,宁国、徽州、苏州最盛,亦最巧。”戏曲小说插图承接明代的潮流继续发展,《桃花扇》《隋唐演义》《三国志演义》《红楼梦》等当时都有流行的插图本,另外还要提到清代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其书内容丰富,插图宏博,其中山川地志名物图录刻画极为精细。
  三、古籍插图的审美与出版价值
  1.较高的审美价值
  书籍插图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书籍版式的变化,消除了纯粹以文字为内容的规范的枯燥感。中国古籍插图尤其是文学戏曲类书籍的插图很多是优秀绘画作品,充分显现出形式美和欣赏价值。上文所说的《金刚经》卷首扉页,人物神态肃穆,线条潇洒自如、挺拔流利、刀法遒劲,显出白描手法的特色。明清戏曲插图不仅起到说明解释文字的作用,还能装饰书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这些插图注重线描的运用,刻画结合,以刀代笔,一丝不苟。仇英、唐寅、陈洪绶、丁云鹏等绘画名家都参与到插图创作中,明代陈洪缓的插图作品《水浒叶子》中,人物的绣像全部采用白描的形式,以线描为主要表现手法,流畅有力,顿挫有致,每幅都以一个人物占满,人物形象生动,各不相同。   2.有助于图书信息的传播
  中国古籍插图对于图书内容的传播功能同样不可忽视。一方面,插图以其直观性的视角展现文本的内容,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引导或辅助读者阅读文本,尤其是减少了文化素养偏低者因语言文字而引起的阅读困难,从而辅助读者完成阅读行为。换句话说,插图是对书籍内容的“形象展示”,令读者未见其文先观其像;反之,读者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回过头来对照插图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郑振铎先生曾说“插图是一种艺术,用图画来表现文字所已经表白的一部分的意思”。如明清戏曲小说插图,能够做到“取词入图”,形成图像与文本的互文关系,如郑振铎先生所说“其功力在于表现出文字的内部的情绪与精神”。插图虽然附着于文字之间,但是体现了插图者对内容的诠释和理解,是一种无法代替的阅读提示,能够对内容的传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鲁迅先生在《连环图画辩护》一文中说:“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以增加读者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如中国古代佛经中的“经卷扉页画”,不仅有利于美化经卷,更有利于传布教义。
  3.有利于推动图书消费与再生产
  插图能够吸引潜在读者,对于图书的消费与再生产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鲁迅先生曾说插图书是“因中国文字太难,只得用图画来济文字之穷的产物”,“那目的,大概是在引诱未读书的购读,增加阅读者的兴趣和理解。”这表明书籍插图对于激发读者“购买欲望”有潜在影响。在插图繁盛的明代,插图的创作和设计与书籍出版联系紧密,当时插图一般在私刻书坊刻印较多,为了迎合市民趣味和逐利,插图成为必不可少的出版策略。由于插图画面能够将剧情演绎得精彩纷呈,让读者一目了然,因而这种艺术形式甚受读者欢迎。作为视觉形式的插图至晚明已成为商业出版物的一个重要传播元素,尤其是小说类图书,读者多偏爱图像与文字的共存,大量文化程度较低者可通过插图了解故事情节,这类人群对插图有着特别的阅读需求。正因如此,书坊主会不厌其烦地刊刻大量插图,迎合读者的阅读消费愿望。明代天启五年武林刻本《牡丹亭还魂记·凡例》云:“戏曲无图,便滞不行,故不惮仿摹,以资玩赏,所谓未能免俗,聊复尔尔。”不仅如此,插图还成为了书坊营销造势的重要手段,书坊往往将诸多的绘画名家吸收进出版活动中来,宣传和形成自己的出版品牌,实在是中国古代出版界颇值得玩味的出版现象。
  综上所论,中国古籍图书“图文互融”的优良传统实现了审美价值、传播功能和出版效应的完美结合,其给当代图书出版者的启示在于“媒介融合”的巨大魅力,不同信息媒介的合理配置,促进了读者对图书的接受。如何设计和运用好插图,对于当代图书出版者也是一个富有意义、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信息获取与使用习惯逐渐改变,在数字化读写方式上的表现尤为突出。笔者以“简书”APP为案例,对读写产品背后所体现的开放式读写平台进行多维度分析。“简书”通过网络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内容生产的新模式、信息传播的新思路、文本阅读的新特征,建构了以平台用户为中心的新型出版形态。以这类开放式读写平台为依托,专业化媒介机构及职业媒体人的权力被分散和转移
期刊
摘要:在媒介融合及“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以编辑出版学专业为切入点,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与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积极探索校媒联合办学新模式,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共建股份制二级学院——吉报数字传媒与创意学院。双方在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协同创新,深度合作,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层次、结构、规格、数量面与行业、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从而实现校媒共同培养、共同开发、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
期刊
传统出版对于我国历史文化遗存的整理、保护与研究事业功不可没,各种文物图录、考古发掘报告集、研究文集陆续出版,起到了良好的学术积淀作用,有力地推动着新时期的文化建设。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学术门槛较高、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发行范围狭小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宝贵的文物及其形象资料犹如散落的珍珠,大多数时候不为大众所了解,其第一手资料也并不能供读者方便、快速地查询到。随着数字出版时代的来临,这种情况有了改变的契
期刊
摘要:作为中国当代书籍装帧家代表人物,曹辛之和张守义两人虽然成长路径有别、术业有专攻,但均献身艺术,知行合一,充分汲取了中国艺术精髓和西方美学理念,追求简约、含蓄的审美意境,较好地实现了道与技的统一。  关键词:曹辛之;张守义;书籍装帧  在中国当代书籍装帧家中,曹辛之和张守义是较有代表性的两位。尽管两人在工作上并无多少交集,但无论是在知识结构、兴趣爱好,还是思维方式上,他们都有颇多相似之处。从审
期刊
摘要:CCR-DEA模型和Super-CC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新闻出版业上市公司投入产出的经营效率整体处于有效状态;部分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还有待改进,提高企业的技术效率应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经营效率相对上佳的上市公司也未达到完全最优状态,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此外,同属投入产出有效的企业也存在较大差别,研发投入和技术水平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期刊
摘要: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整个出版业都面临着出版转型的挑战,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应该适应新形势下行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出版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提出“1+1+1+1+x”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对出版职业具有高度认同感,具备完整的知识和价值观,坚守出版文化理性,能适应出版业发展变革的未来出版人。  关键词:媒介融合;编辑出版;培养模式;职业生涯;出版文化.理陛  近年来,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高校
期刊
摘要: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正处于政策利好时期,其基本融合形态包括资本融合、运营主体融合、组织结构融合、技术融合、编辑出版流程融合、渠道与营销融合。传统出版企业需顺势而为,以便把握融合大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出版;融合;组织;技术;营销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带来内容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的深刻变化。微信微博、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的涌现及强势崛起,对传统出版业形成巨大的冲击和挑
期刊
摘要:2015年是媒介融合关键之年,中国数字出版业快速发展。技术创新、内容为王、商业模式、平台建设、竞合优势、人才创新、管理创新等形成综合力,驱动了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通过梳理2015年学界关于数字出版的研究成果,分析上述因素,为研判我国数字出版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出版;发展动力;2015年;研究综述  2010年以来我国传媒行业发展逐步转型,即由传统媒体向媒介融合转型,至2014年
期刊
摘要:通过对出版业务收入、出版业务利润、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动销品种占有率和海外馆藏品种数量等量化指标的分析可知,我国主要上市出版企业的出版业务近年来都实现了较快增长,“走出去”步伐在逐步加快,今后还应坚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坚守社会责任。  关键词:上市;出版企业;出版业务  一、出版业务发展状况评价指标的比较与选择  对企业业务发展状况的测算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并且不可避免地带有或多或少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很多传统出版社开始尝试数字出版,将纸质图书开发成APP。本文对目前移动终端两大系统的优化方式及APP市场上的主流推广方式进行简单介绍,并以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小语种APP为例,分析目前教育类APP推广中可尝试的推广方式。  关键词:APP推广,教育类APP;小语种APP  随着智能手机和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APP营销时代已然来临。教育类APP使用率达到76.1%,在所有APP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