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莫道是边城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eh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齿轮状石器青铜时代齐家文化武威市博物馆藏外径11厘米,齿长2.3厘米,孔径3厘米。齿轮状,灰色。中间有一圆孔,孔径较大,周围有九齿。

  武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考古发现,早在5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代表中国史前彩陶文化顶峰的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类型的遗迹在武威均有发现,出土了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器物,各类精美的彩陶是武威境内马家窑文化陶器中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以武威皇娘娘台遗址为代表的齐家文化,是距今4000年到3400年左右我国黄河流域父系氏族社会文化的代表,出土有石器、玉器、陶器、骨器、铜器等遗物。玉器有石璧、玉璧、玉璜、绿松石珠、粗玉石片:铜器有铜刀、铜锥、铜钻等,是迄今中国成批出土年代最早的红铜器。
十字圆圈纹曲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类型凉州区韩佐乡五坝山群墓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口径27.7厘米,高侣厘米,底径10.4厘米。内外壁施黑彩,以内彩为主。外壁以平行竖带纹分隔为相等的方形空间,内填充“U”形纹;内壁绘弧边三角纹、平行线纹和十字圆圈纹。
倒三角纹圜底彩陶罐青铜时代 沙井文化古浪县土坝遗址出土古浪县博物馆藏口径7.8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7.7厘米,高13厘米。以褐彩描绘图案,颈部纹饰分两层,上层以两道弦纹间夹一圈菱格纹,下层饰连续的狭长三角纹,肩部两圈菱形纹,以弦纹相隔,腹以下为狭长三角纹,交会于底部,三角纹内间夹鸟形纹饰,双耳上部饰菱形纹。
素面青玉琮青铜时代齐家文化武威市博物馆藏边长5.2厘米,高41.1厘米。器形扁矮,方柱四边与内圆管相切而微入,射棱分明,器表圆滑平整。玉质青绿色,有浅黄褐色斑蚀,光素无纹。一面镶圆形玉底,为后加。

  1923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民勤县沙井村发现并以此地名命名的沙井文化,年代在西周早期至春秋晚期。沙井文化出土的遗物有彩陶、石器、銅器和铁器等。陶器多为单耳罐、筒状杯和双肩耳圜底罐。彩陶以紫红色绘制图案,纹饰有三角纹、菱形纹、网纹、鸟纹等,纹饰多饰于器物的颈部和肩部,下部基本不施绘彩。沙井文化出土的石器有刀、斧等,铜器有铜刀、铜三棱镞、铜铃及铜饰件,另出土有金耳环、绿松石和贝壳类装饰品。铜器中以动物为题材的牌饰和联珠形饰物,具有明显的北方系青铜器风格。战国至西汉初,武威先后是西戎、月氏、匈奴等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
鎏金错银铜樽东汉 凉州区金羊镇雷台汉墓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高29厘米,口径24.3厘米。通体鎏金,并附错银铜铺首衔环,兽面蹄足,盖上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纹,器身施云纹和兽纹。
鸠鸟形盖钮铜钫汉代 古浪县博物馆藏口径9.69厘米,底径11.34厘米。盖中央以鸠鸟为纽,腹部有对称的辅首衔环,方底内凹。
彩绘木独角兽汉代 武威市博物馆藏通长70厘米,高33.5厘米。立姿,触角、身体、尾、四肢分部件雕刻后黏合而成。兽抵角翘尾,前腿弯曲,后腿一只前伸、一只后蹬,做抵御状。触角为细长的圆锥形,尾刀形,四足削刻细致,头顶、脊背突棱呈刃状,全身力量感十足。通体彩绘红白相间曲线纹、斜线纹等。兽双眼墨绘成圆睁状。
圆形金饰片汉代 凉州区东河乡王景寨出土武威市博物馆藏直径3.3厘米。圆形,捶揲成薄片。上镂刻纹饰。中心为一圆孔,围绕4片桃形叶子,间隔菱形;外缘有两圈锯齿纹。
下图:绿釉陶楼院东汉 凉州区金羊镇雷台汉墓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楼院高105厘米,长67.7厘米,宽54.4厘米。陶质施绿釉,由可拆卸的23个部件组装而成。院中央矗立5层楼阁,每层都四面出檐,由下到上递层缩小。院四周有围墙,正面大门为菱格形透窗,门檐上建有两层门楼。坞壁四隅为两层角楼。门楼与角楼间有飞栈相连。中央及4个角楼之四壁均设透窗。这座楼院是东汉后期豪强世家庄园坞壁的浓缩写照,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击匈奴,占据河西走廊并设河西四郡,武威正式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武威以彰显汉王朝“武功军威”而得名。河西四郡设立后,汉王朝大规模地移民屯田,兴修水利,推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文化,加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包括武威在内的整个河西地区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班固《汉书·匈奴传》)的太平繁荣景象。东汉末到西晋时期,尽管中原动荡不安,但范哗《后汉书·孔奋传》记载:“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自汉开河西,姑臧尝为都会,……然则凉州不特河西之根本,实秦、陇之襟要矣。”足见当时武威的繁荣和富饶。据史书记载和出土的文物资料看,汉代武威经济、文化极为繁荣发达。凉州区磨嘴子汉墓群、旱滩坡汉墓群出土的木雕文物,在古代雕刻艺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是汉代雕刻艺术的杰作。1959年、1981年先后在磨嘴子汉墓出土的《仪礼简》《王杖十简》《王杖诏书令册简》,是目前我国所见《仪礼》的最早写本,在版本校勘上具有很高价值。1972年在旱滩坡汉墓出土的《医药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为我们研究汉代医学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69年在武威发现的雷台汉墓更是一座蕴藏着丰富文物的“地下博物馆”,出土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器等文物231件(套),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铜奔马,它集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于一身,是中国古代艺术品的巅峰之作。从西汉始,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武威以其天然的地理位置和“地接四郡境,控三边冲要”的区位优势,逐渐成为古代长安以西最大的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河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铜奔马东汉 凉州区金羊镇雷台汉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造型矫健精美,马做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燕的刹那瞬间。飞燕回首惊顾,更加增强了奔马极速向前的动势。塑造者将奔马全身的着力点集中于超越飞燕的一足上,精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铜奔马的形象集西域马和蒙古马等马种的优点于一身,特别是表现出河西走廊良马对侧步的特征。构思巧妙、艺术造型精炼、铸铜工艺卓越的铜奔马,被认为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其形象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彩绘菩萨像壁画北凉 凉州区天梯山石窟甘肃省博物馆藏长106厘米,宽60厘米。菩萨束带大圆髻,波浪卷发垂肩,高鼻深目。双耳戴宝珠耳饰,与宽大的白色项圈叠加在一起。上身袒露,下身着灰绿色紧身密褶长裙。左臂曲肘平举,右手下垂执净瓶。腰身向左扭动,身体呈“S”形。双臂戴镶宝石臂钏,双手腕戴手镯。披帛绕肩,于身后飘飞。面部及上身用朱砂晕染,鼻梁、眼皮、额角凸起,并在受光处晕染白粉。此壁画明显受到西域画风的影响,描绘身体轮廓及衣褶的铁线描又有传统艺术的风骨,充分显示了北凉佛教艺术的特色。
八鸟朝阳图彩绘画像砖魏晋 武威市博物馆藏长38厘米,宽35厘米,厚5厘米。方形。正面彩绘“八鸟朝阳”圖饰。以白色为底,墨线勾勒边框。中心圆圈中饰红唇黑身飞鸟,代表太阳。周边绘饰红白相间的8枚尖角莲瓣,莲瓣间绘8只大羽飞鸟,朝中心飞翔。图案空白处填饰梅花。
石造像塔北凉 凉州区羊下坝乡三沟村出土武威市博物馆藏高78厘米,宽27厘米。方形台座,塔身上小下大,分为3层,每层雕有8座拱形龛,共24龛,龛内浮雕坐像或结跏趺坐,或交脚坐。残留红、绿彩绘。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生产凋敞,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而武威远离中原,相对稳定,有“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凉土耳”之说,于是“中州避难来者日月相继”,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农业生产技术随之传入,使武威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意义上的三大据点之一。汉、氐、鲜卑、匈奴等民族在河西先后建立五凉政权,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五凉文化”。武威作为前凉、后凉、南凉、北凉政权的都城,自然而然成就了“五凉文化”的核心地位,而且光耀于世,武威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文化中心。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魏、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凉在文化、教育、文艺、佛教、音乐、建筑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成为隋唐文化重要而独立的渊源之一。
  武威遗留下来的五凉时期文物遗存主要有北凉开凿的天梯山石窟,它是新疆以东现存最早的佛教石窟之一,即史传中提到的“凉州石窟”,其形制来源于龟兹(今新疆库车)、于阗地区。凉州石窟对北魏的影响巨大,北魏灭北凉后,“徙凉州民三万余家于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其中包括数千僧人,从此“沙门佛事皆俱东”,为北魏开凿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提供了技术及人才支持。还有张茂所筑的灵钧台,张天锡建造的宏藏寺(今武威大云寺),闻名中外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卓锡之所鸠摩罗什寺及舌舍利塔等文化遗存,充分见证了五凉时期文化繁荣的景象。   隋唐时期,武威重归中原王朝统治。隋唐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民族融合,中西交通便利,处在中西方文明交流必经之路上的武威进入了第二个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至盛唐,达到鼎盛。当时的姑臧(武威郡)交通发达,人口众多,商业繁荣,各国商人和僧侣云集,胡汉杂处,歌舞升平,一派繁华气象。唐初,玄奘西行取经,途经武威,亲眼看到“凉州为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旅往来,无有停绝”。《新五代史》记载:“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乐。”中唐诗人元稹《西凉伎》云:“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这是对当时姑臧城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
石雕武士像唐代 凉州区丰乐镇寨子村出土武威市博物馆藏高80厘米,肩宽30厘米。立姿。高发髻,双目圆睁,嘴大张,眉骨高耸,面部表情威严,怒视前方。身着护胸铠甲,左手握剑柄,剑身缺失,右手执鞭。

  唐代,武威的知名度很高,凉州词、凉州乐、凉州伎舞风靡全国。以凉州词为代表的边塞诗为诗化的大唐树立了不朽的丰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这些传颂不衰的诗篇成为千古绝唱。唐代的《凉州曲》曾经风靡全国。据文献记载,唐代著名的宫廷乐舞《霓裳羽衣曲》是开元年间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后经唐玄宗改编并制作成歌词。武威先后发现青嘴喇嘛湾吐谷浑王族慕容氏家族墓、唐上柱国翟舍集墓、赵家磨唐墓等唐代墓葬,出土了金、银、铜、瓷、木、漆、陶器及墓志铭等珍贵文物。现存的武威大云寺铜钟,天梯山石窟第2、3、13窟塑像及壁画,是唐代武威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
大云铜钟唐代 大云寺钟鼓楼藏通高226厘米,上周279厘米,口径115厘米,厚12厘米。整体形象厚重粗犷。下铸六耳,口耳较直。钟体图案分上、中、下三部分,每部分又分六格。最上部分饰飞天,头戴花冠,彩带缠身,手托果盘。中间部分饰天王鬼族,手持武器各异,头戴塔耳帽,穿盔甲,骑夜叉,旁立两小鬼,赤上身,下着短裤。最下部分饰龙,磨损不全。
织锦残片唐代 凉州区南营乡青嘴喇嘛湾出土武威市博物馆藏长8厘米,宽7厘米。黄绿色底,中部为宝相花,四周为缠枝花卉纹。右边残裂,四周无边。
鎏金观音铜立像五代武威市博物馆藏高14.5厘米,肩宽3厘米,莲座直径6.5厘米。通体鎏金,立姿。观音戴高冠,佩璎珞,身披帛,颔首,抬臂。赤足立于莲座上,全身背光,背光为椭圆形片状,镂空。莲座由圆形平台和浮雕莲瓣的圈座组成。
五男伎樂图木板画西夏·天庆七年(1200年)凉州区西郊公园西夏墓出土武威市博物馆藏长21.5厘米,宽11.5厘米。长方形。有白灰痕迹。正面墨绘五男伎,立姿,面均向左,高颧骨,鼻高而尖,头顶髡发,脑后发髻垂于颈部,两鬓角发或少而飘散,或多而成绺。着圆领窄袖束腰长袍,双手握举于胸前,右高左低。背面刀刻4个西夏文字,字迹模糊。有烧灼痕迹。

  “安史之乱”后,武威被吐蕃占领。此后,武威又成为敦煌归义军、甘州回鹘、凉州浑末、吐蕃六谷部及党项等各民族互相争逐的地方。北宋时,西夏攻占凉州并设立西凉府,武威成为西夏陪都,“大夏开国,凉为辅郡”。西夏时期的武威,因其重要的政治地位,受到历代西夏统治者的重视,社会经济、儒学、佛教得以复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如闻名中外的西夏碑,凉州区张义镇小西沟岘遗址,新华镇亥母寺石窟出土的西夏文泥活字版佛经《维摩诘所说经》,古城镇塔儿湾遗址等,以及出土的西夏文、汉文文籍,西夏文、藏文佛经,药方,唐卡,瓷器,木板画等珍贵文物,品类丰富,独具特色,是全国保存西夏文化遗存较多的地区之一。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碑)西夏武威市博物馆藏高2.6米,宽1米,厚0.3米。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简称“西夏碑”,是迄今所见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西夏文和汉文对照字数最多的西夏碑刻。碑首呈半圆形,龟趺。碑阳用西夏文篆额2行8字,汉译为“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两边阴刻伎乐天,碑文西夏文楷书28行,每行65字。碑阴为汉文,篆额“重修□□寺□□塔碑铭”,碑文楷书,竖行26行,每行70字。碑文记前凉张天锡始建护国寺塔数有灵验,至西夏天祜民安四年(1093年)修复因地震而倾斜的塔身之功德。文末列修塔之功德人员姓名。尾题“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岁次甲戌正月甲戊朔十五日戊子建”,张政思书并篆额。
  1247年,蒙古西凉王阔端与西藏佛教领袖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谈”,使西藏从此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融合发展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凉州百塔寺成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地。高昌王碑、西宁王碑、天祝铜牦牛、元青花瓷等珍贵文物遗存,真实地反映了元朝大一统下武威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
祝允明草书手卷明代 武威市博物馆藏纵884厘米,横45厘米。纸质,草书手卷,40行,共95字,落款为“枝山元月”。

  明清时期,随着大量移民的迁入,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俗有“陇右学宫之冠”之称的武威文庙,充分说明了武威在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尊孔崇儒之风盛行的情形。当时,州、县兴办儒学,并普遍设立私学、义学,沿袭唐宋的科舉制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一时期武威遗留下来的各类文物非常丰富,它们是研究当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实物见证。如明正统年间英宗颁赐凉州大藏经的圣旨和4000余卷大藏经,明代著名书画家祝枝山、文徵明的传世墨宝等。清代凉州府共出了57名进士,这些进士当中有著名学者,还有封疆大吏,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孙诏、张澍、牛鉴、张美如、潘挹奎、李于楷等,他们多有墨迹留存。
  武威莫道是边城,文物前贤起后生。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体现了“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城市精神,是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
  (本文摘自《武威文物精品图集》,读者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
青花竹节人物纹高足瓷杯元代 凉州区高坝镇出土武威市博物馆藏口径7.7厘米,底径4厘米,高8.9厘米。青花纹饰,内壁绘卷草纹,上下辅以弦纹;底绘“昭君出塞图”。外壁绘3朵缠枝花卉;竹节足下部绘3片倒蕉叶纹。
藏文大藏经清代 武威市博物馆藏经卷纸张长50至60厘米,宽16A22厘米不等。纸是历史上产于甘肃临洮的上等优质藏纸,写字部分加有防虫、防腐剂。主要采用金、银、珍珠、珊瑚、海螺等贵重物品,研磨成粉调汁,精工抄写。该典籍内容以大藏经《甘珠尔》为主,间有少量《丹珠尔》的内容,共410函。
黄花梨木折叠躺椅
明代 武威市博物馆藏
长65厘米,宽68厘米,高110厘米。一对。此对交椅后背为圆弧形,三接圈,扶手弯头见方。靠背攒边装板分为3段,上为透雕寿字如意花纹,中间为一块素独板,最下部为亮脚。亮脚起卷草纹阳线。背板与圈椅交接处饰波浪形花牙,座面前端减地刻缠枝莲纹。后腿弯转处加透雕如意纹角牙固定。前后腿相交形成“X”形,相交处使用细铜轴连接,可以折叠转动。前后腿下端分别有一根横枨固定作为底枨,前底枨上装包镶铜活錾花脚踏。
其他文献
“庭院秋声落枣红,拾来旋转戏儿童。”这两句诗描绘的是儿童游戏的场景,是乾隆题写在《秋庭戏婴图》上的。婴戏图,也称作戏婴图,简而言之便是小孩子游戏玩耍题材的画作,是古代风俗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麟趾图(局部)  绢本设色 39.6×327.7Cm 唐 周昉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题材初成型  婴戏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小儿骑兽玉佩即为其中的代表;到汉代有一定的发展,山东临沂金雀
从我国唐代时,宫廷中就开始饲养宠物犬。此后,宠物犬饲养一直是件很时髦的事。宠物犬又称玩赏犬,它们往往体型娇小、聪慧可爱且温顺驯良,因此深受古代宫廷贵族,尤其是女性们的喜爱。在漫长的深宫岁月里,宠物犬一直是她们心灵的慰藉者,寂寞生活的陪伴者。    目前所知关于宠物犬的最早记载,见于《旧唐书·高昌传》:“文泰又献雄雌各一,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林国。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始也。”这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脸就是人的门面。窗户未必需要多么华丽,但是门面则一定要“装修”得漂亮,这是后妃们在后宫中脱颖而出的凭借,也是获得皇帝长久宠聿的资本。清代后官里的妃嫔们,对于“门面”的维护极为用心,历经二百多午,形成了系统的美容养颜秘法。化出好妆容  满清在白山黑水之间兴起的时候,由于肉类脂肪和乳制品油脂的作用,所以天然拥有抗寒冷、抗干燥的皮肤。女子不尚化妆,拥有健康、自然的美态。清朝兴
这里一部分像冰岛,一部分像挪威,还有一部分有着苏格兰高地的风味;这里没有门票,没有所谓的国家公园,整个岛屿都是大自然的“游乐场”,只要背起行囊,靠着双脚就可以丈量整个法罗群岛。这个世外桃源一般的秘境,曾被《国家地理》评为“世界最美群岛”。  去过冰岛之后,曾以为自己不会再轻易被其他自然风光打动,但法罗群岛用它的特色征服了我:它有蜿蜒连绵的海岸线,雨雾交织的诡异天气,壮阔骇人的峡湾悬崖,数之不尽的大
姓名:陈恩至  年龄:8岁半  学校班级:上海平和双语学校二年级  个人爱好:创作、绘画  天气预报说:  三亚迎来了最冷的一個冬天。  毛毛虫家族纷纷qiān 移,  她们搬到了一棵古老而又沧桑的大榕树上。  所有的毛毛虫都有自己的才能,  Cooty很沮丧,  因为她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  我一定也要有才能才行!  Cooty去找百灵鸟学唱歌,  “咔吱,咔吱”总走调。  她去找青蛙学游泳,
在这部戏的最初30分钟,我都看不懂它是在讲什么。其实,我觉得绝大多数观众直到最后都和我一个感觉。直到看完的第二天,那些看上去零零碎碎的点开始在脑子中串成一条线,这出《邻人》的故事在我脑子里的形象逐渐清晰了起来。  这是一出耐想的戏。  《邻人》带有编导长谷川孝治先生浓重的个人色彩,黑衣白衣的生死寓意,舞蹈、抒情诗交叠的空间结构,多国关系背景,漫溢的细腻情感和理想主义色彩,贯穿全剧的贝多芬奏鸣曲,爵
从伏羲族主导的上古四千年,到夏商周王国的中古两千年,再到秦汉帝国以降的近古两千年,中华民族凭借上古伏羲族开创的先进天文历法,确保了中华农业文明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长期领先于全球其他民族,成为历史从未中断、文化从未消亡的伟大民族。  中国境内最为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延续两千年的仰韶文化(前5000-前3000年)和延续千年的龙山文化(前3000-前2000年)。然而,仅凭仰韶至龙山的3000年考
话剧《前任不敲门》改编自20世纪英国国宝级剧作家诺埃尔·考沃德的传奇喜剧《Blithe Spirit》。故事讲述的是流行小说家康查尔和妻子露丝在家里举办小型家宴,一半为新书做研究,一半为给大家助兴取乐。他请来大师阿卡蒂进行了一场招魂会,不料却召来了康查尔早逝的前妻艾薇拉的灵魂。状况百出之后,这位“二把刀”大师告诉康查尔,她压根儿不知道怎么把艾薇拉这个逍遥的小魂儿给原路送回,一场闹剧就此开始。艾薇拉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画派是北方的一股重要力量。在扬·凡·艾克和老彼得·布鲁盖尔之间,耶罗尼米斯·博斯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博斯拥有超凡的想象力。他的画作对天堂、地狱和人间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呈现,他笔下刻画的精细的生物并非源于自然,而仿佛是来自梦魇。无怪乎有人将其与20世纪的超现实主义相提并论。  由于缺乏详细的文字记录,后世的艺术史学家曾经试图用异教崇拜、民间传说、寓言、魔法、秘密结社,甚至用
从前以为音乐剧承载的更多是娱乐和消遣的作用,总比不上话剧的严肃和哲思,而这次的《我,堂吉诃德》,颠覆了我对音乐剧的印象,让我第一次严肃地考虑起一部音乐剧的内涵。  《我,堂吉诃德》的故事自然不是写堂吉诃德那么简单,他的真正主角是写出堂吉诃德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  整部戏从塞万提斯被投入宗教法庭的监狱开始。作为收税员,他得罪了教堂,年老的他即将遭到宗教法庭的审判。他在狱中也不得安宁,犯人们搜刮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