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质控小组建设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sy8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文就质量控制小组应用于药品管理中的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构建并完善药剂科的质量管理体系,组建质量控制小组,规范药品流程的各个环节,做好药品的质量管理工作。结果:组建质量控制小组,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有效提高了药品管理水平,保障了药品质量。结论:构建和完善药剂科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了我院药品管理质量和服务效率,提升了我院的声誉,值得推广。
  关键词:药剂科药品管理质量控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030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team construction in drug administration
  Chen Lifen
  Abstract:Objective:In this paper,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team used in drug management has carried on the shallow study and discussion.Methods:To build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harmacy management system,set up quality control team,regulate drug process each link,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drug.Result:Establish quality control team,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drug quality,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rug management level,ensure the quality of medicines.Conclusion:To build and perfec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pharmacy department system,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hospital medicine management quality and service,enhanced the reputation of our hospital,is worth promoting.
  Keywords:The pharmacy departmentDrug administrationThe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026-01
  药品作为一种用以防治和诊断疾病的特殊商品[1],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服药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药品质量,为患者提供放心药。我院药剂科从药品的质量入手,组建了质量管理小组,并应用于药品质量管理工作当中,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效果,现将我院药剂科质量管理小组在药品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应用报道如下。
  1药品采购
  采购作为药品进入医院的首个环节,采购管理力度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因此,药剂科质控管理小组加强了对药品采购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在药品招标过程中始终以质量为标准,避免了光考虑价格的传统模式,构建集约式采购,第三方结算,供应链优化,阳光化运行的药品采购新模式,切断了医和药两者之间的利益链条,定期优化药品品种,严格审查药物生产单位的药品批准文件,要求企业递交“药品质量保证协议书”,不断的对我院药品的采购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
  2入库验收
  在采购药品送入库房保养前,相关的复查人员需要对药品进行二次检查,从而争取在最大程度上杜绝假药、劣药进入库房,投入临床。在完成药品采购后,药库管理员需要逐一对药品的通用名称、成份、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以及储存条件[2]等方面进行严谨的、全面的核对和检测,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一旦发现药品及合同书中的相关内容不符,药房管理人员需要立即将有关情况反馈给质量管理小组的成员,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对于未发现问题的药品,在双方负责人签字后,按药理作用整齐、规范摆放;严格禁止无票据、药品外包装异常以及有效期不符合规定的药品进入库房,并且需要加强对进口药品的核对和验收力度。同时,药库管理人员需要结合药品的不同性质,对药库内的温度、湿度适时进行调整。从而避免因保存不当导致药品变质的现象发生。
  3在库保养
  当采购药品经入库检查后,进入药库保养后。药库管理人员在对库房内药品进行管理时实施了采用了“三三四”药品养护检查法[3],以便能够及早发现临近有效期的药品及出现变质现象的药品。药品管理员在对药品进行管理时,需要尽量将有效期短以及容易变质的药品出库,坚持用陈出新。制订滞销药品和效期管理制度,每隔一段时间,定期对我院内的滞销药品及即将过期的药品进行检查,并采取相关的处理措施,在保证药品质量正常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在各个科室之间调剂使用,尽量避免失效药物造成的损失。
  4药房领药
  药房领药作为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其重要性不容小视,当药房生成请领单,药库正常发药后,药剂科的质量管理小组成员需要派专人与领药者对发放药物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对,其中主要包括通用名称、成份、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4]。核对过程中,一旦发现相关问题,需要做好相关的记录,以便后期的调查和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领药结束后,负责人员需要依照药库提供的单据,对药房所领药品进行二次核对,并通过计算机将相关信息进行储存,确保账物相符,做好单据的保管工作。
  5药房发药
  药房发药作为药品从医院流入患者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了药品管理质量的可靠性及患者用药的安全性,质量管理小组在对药房发药环节进行管理的干预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药房发药环节的管理力度,认真执行四查十对制度,确保药品性状未发生任何变化。同时,为了调动药剂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质量管理小组可以将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引入到药剂科管理制度当中,结合药剂人员的水平及基础情况,合理的制定和调整药剂工作人员的排班,保证药剂科人员可以以饱满、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日常工作当中。定期组织药剂科人员参加相关的知识讲座,以便其能够不断的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从根本上提高药剂人员的业务水平。
  6临床用药
  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同样也是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质控小组在对药品进行管理时,将处方管理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挑选具备资格的药师组建处方点评小组,做好我院处方的抽查和点评工作。责任药师在日常工作中严把处方质量关,并定期开展讨论,对处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提升我院的合理用药,保证药品的治疗效果。加强对护理人员关于药效、储存保管、使用等方面的培训。使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对患者进行给药治疗时,能够对药品的颜色、性状、包装等指标进行全面的检查,能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药物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药物的性质,药效,用法用量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优化护理服务,且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相关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以便及时采取的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对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进行整改后,提升了药品的管理水平,保证了我院的药品质量,在提升医院声誉及增加社会效益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参考文献
  [1]俞海燕.质控小组建设在药品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31(23):276-277
  [2]马琳.5S理论在ICU药品管理中应用体会[A].2013年河南省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新理念及新业务、新技术研讨班论文集[C].西安:西安财经电子大学,2013,372-373
  [3]宋丽萍.质控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3,18(24):317-318
  [4]赵婷.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2,11(21):482-48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12月到201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肝胆管结石患者共21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类整合其结石分布情况、切除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质量,探讨肝部分切除术对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与研究的218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34者例(15.6%),死亡2例(0.9%),其中的169例在此后的1-11年里获得随访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腹部B超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作用,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作观察组,再选100例健康人群作观察组,采用腹部B超对其门静脉情况进行检查,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报告,根据门静脉内径有无大于1.4厘米再行分组比较。结果:在对100例患者进行门脉高压检查后,比较两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观察组脾、门静脉内径与脾、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丽科韦治疗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丽科伟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各症状缓解时间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愈38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86.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副作用1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LPI)和复合小梁切除术对于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慢性PACG患者(30眼)随机分两组:分别行LPI术(L组),复合小梁切除术(S组)。统计各眼术前与术后1周、1月、3月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发育和行为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婴幼儿保健中临床效果,提高婴幼儿生长发育质量。方法:选择80例健康足月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健指导,观察组实施发育和行为预见性保健指导,比较二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婴幼儿在出生后9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的MDI、PDI、体质量和身长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人回归社会难的原因及造成的不利影响;如何帮助精神病人回归社会。方法:开展健康宣教;始动训练;劳动技能训练;帮助就业。  关键词:精神病人回归社会方法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025【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023-01  “精神病”这一词想来大家都已不再陌生,随着日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水肿(APE)的急诊特点及救治措施,总结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4年2月我院诊治的64例急诊AP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应用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64例APE例患者中,52例抢救成功,占81.25%;12例死亡,占18.75%;30例行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20例抢救成功;45例应用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32例好转,无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2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选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对其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在对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不同的心电图诊断后,发现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使用动态心电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的11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然后针对该批患儿实施治疗,包括抗病毒、抗炎、脱水等,研究患儿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经过我院的精心治疗后,普通病例“出疹期”、重症病例重型“受累期”和重症病例危重型“衰竭期”患儿均出现良好的临床效果,治愈率均达到100%,并且无并发症出现
期刊
摘要:对某机械公司新型节能石油抽油机生产线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其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及检查表等方法,结合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其他粉尘、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苯系物、甲醛等化学危害因素和噪声、电焊弧光等物理危害因素。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