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治疗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renma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的11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然后针对该批患儿实施治疗,包括抗病毒、抗炎、脱水等,研究患儿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经过我院的精心治疗后,普通病例“出疹期”、重症病例重型“受累期”和重症病例危重型“衰竭期”患儿均出现良好的临床效果,治愈率均达到100%,并且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针对性的实施药物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实施丙球、甲强龙等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028【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024-02
  手足口病属于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并且病发人群均属于幼龄儿童。由于春季属于万物生长的季节,同时细菌和病毒的感染率较高,所以患儿病发的季节属于春季。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口腔、手足、和臀部等出现局部的疱疹和斑丘疹,部分患儿甚至出现脑炎、脑膜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脑干脑炎和呼吸循环衰竭等并发症,这些疾病倘若不及时治疗,患儿的生命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我国针对轻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尤其是临床治疗方式已经出现较多篇幅的理论作为基础,而针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至目前为止相关报告较为少见[1]。所以我院现针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的11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研究,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然后针对性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的11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性患儿79例,女性患儿具有33例;年龄分布区间为1~9岁,平均年龄为5.1±1.6岁。我院的诊断标准属根据我国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中规定的诊断指标进行确诊,112例患儿都被确诊为手足口病,并且临床检查发现患儿均为病毒性脑炎的改变。112例患儿被作为研究对象的条件为:①已被确诊为重症手足口病。②患儿的监护人同意患儿被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愿意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③患儿的年龄层段需属于0.5~10岁之间。④患儿无过敏性药物。⑤除手足口病之外,无及其疾病出现。
  1.2临床症状。经过我院的临床检查发现,112例患儿均出现皮疹现象,而其中102例患儿属于典型皮疹,临床症状表现为臀部、足、手和膝关节四周出现红色疱疹、口腔疱疹、丘疹,并且出现疼痛症状。10例患儿属于皮疹少、出疹部位不明显或者皮疹不典型。112例患儿均出现发热症状,高热患儿为103例;中低热为9例。而处于持续性发热的患儿为99例,不规则发热的患儿为13例。患儿的发热时间为2~5天,平均发热时间为2.3±1.1天。患儿的临床症状出现许多不同程度的状况,包括躁动、精神差、肢体抖动、嗜睡、易惊、咳嗽、惊厥、瘫痪、腹泻、呕吐、昏迷、头痛、颈抵抗,甚至部分患儿出现肌张力减低、肌张力增高、呼吸浅促、心音低钝、血压增高、心动过缓、四肢发热发冷等。
  1.3病情分类。根据临床医学规定,将手足口病的病情类型分为三类:①普通病例:疱疹、手足口病和性咽峡炎期,简称“出疹期”。②重症病例重型: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受累,简称“受累期”。③重症病例危重型:昏迷、抽搐、呼吸困难、脑疝与休克,简称为“衰竭期”[2]。
  1.4临床治疗方法。按照不同病情类型进行分别治疗,①针对重症病例“受累期”:患儿静脉实施抗病毒药物治疗;针对血象高或者合并支气管炎的患儿,视情况采用抗生素治疗;针对抑制颅高压视情况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使用的总量为2g/kg,进行两天给予,串联使用糖皮质激素,甲强龙为15~20mg/(kg•d),进行三天给予针对抑制控制血压使用酚妥拉明、米力农和硝普钠药物。②重症病例危重型“衰竭期”:针对肺水肿和临床呼吸衰竭的患儿使用气管插管正压机械通气,按照患儿的具体情况调节呼吸机的参数;按照循环的变化和血压使用不同剂量的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和米力农。
  1.5疗效指标。根据临床治疗情况分类,治疗效果分为:①显效:经过临床治疗后,患儿的体温正常时间为3天以上,皮疹现象呈现消退、结痂和干燥,口腔溃疡现象出现全愈,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属正常,并且无并症出现。②有效:经过临床治疗后,患儿的体温正常时间为2~3天,皮疹现象呈现缓慢退去,口腔溃疡基本消除,白细胞计数属常规。③无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并未出现改善症状,或者病情加重[3]。
  1.6统计方法。SPSS11.5 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使用配对t检验作统计处理,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临床效果。经过我院的精心治疗后,我院37例普通病例“出疹期”患儿出现显效为32例,有效为5例,总有效率为100%;38例重症病例重型“受累期”患儿出现显效为29例,有效为9例,总有效率为100%;37例重症病例危重型“衰竭期”患儿出现显效为33例,有效为4例,总有效率为100%。由于患儿的疾病能够针对性的治疗,并且我院医务人员得到患儿和患儿家属的配合治疗,无死亡病例出现。详情如表1:
  表1三种不同类型的患儿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对比(%)
  病情类型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普通病例“出疹期”3732(86.5)5(13.5)0100%重症病例重型“受累期”3829(76.3)9(23.7)0100%重症病例危重型“衰竭期”3733(89.2)4(10.8)0100%2.2临床反应。经过治疗后,所以患儿的体温均下降恢复正常值,并且患儿于1天到3天后疾病出现转阴的情况,再次检查患儿的脑脊液已恢复正常,最后据临床观察未发现并发症患儿。
  3结论
  1957年在新西兰手足口病被首次发现,其作为一种新型传染病所被广泛研究。患儿病发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类型较多,但是绝大部分属于人肠道病毒和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具体包含柯萨奇病毒A组,如:CA16,以及71病毒、肠道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而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则属于EV71型和CA16。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手、口腔、足、膝部、臀部等局部出现疱疹和斑丘疹,部分患儿呈现躯干疱疹,少数部分重症病例可病发脑炎、脑膜炎、肺水肿、脑脊髓炎和循环障碍等疾病[5]。
  针对我院112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分析,患儿的病情需要早发现、早检查和早治疗,手足口病延发至重症对患儿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所以我院对重症病例早期预防和识别进行了总结,包括:①患儿继发性高烧不退,并且烦躁。②呕吐精神状态差和四肢肌阵挛,并且患儿四肢抽搐与无力。③临床观察发现呼吸和心率增速。④冒冷汗、末梢循环不通畅。⑤患儿血白细胞计数显著提高。患儿出现疾病时,医务人员需加强病房的巡视,并且积极主动与患儿家属沟通和交流,促使早期能够发现疾病,避免不必要的疾病出现。倘若出现可疑重症患儿,告知医生并进行腰椎穿刺术以确定疾病。疾病的配合治疗和积极治疗,能有效降低患儿的危险率和死亡率,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参考文献
  [1]罗蓉.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34):99-100
  [2]任志强,张连涛,梁贤栋,周文亮.360例手足口病早期重症患儿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9-80
  [3]张艳华.治疗重症手足口病58例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1):97-98
  [4]刘廷亮.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9例抢救治疗回顾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2):145-146
  [5]刘本光.38例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诊断治疗体会[J].蛇志,2011,23(2):182-18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将四联疗法应用于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共计46例,分别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应用三联疗法,观察组应用四联疗法,对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四联用药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促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颈髓电刺激治疗“植物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植物人”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脑室分流术、颅骨修补术、药物、高压氧等治疗,并加用颈脊电刺激治疗。按持续植物状态量表评分、脑电图、诱发电位及TCD、临床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0例患者,通过颈髓电刺激,8例(80%)明显好转,其中3例(30%)有效,2例(20%)效果不明显。结论:颈髓电刺激对“植物人”促醒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持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12月到201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肝胆管结石患者共21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类整合其结石分布情况、切除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质量,探讨肝部分切除术对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与研究的218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34者例(15.6%),死亡2例(0.9%),其中的169例在此后的1-11年里获得随访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腹部B超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作用,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作观察组,再选100例健康人群作观察组,采用腹部B超对其门静脉情况进行检查,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报告,根据门静脉内径有无大于1.4厘米再行分组比较。结果:在对100例患者进行门脉高压检查后,比较两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观察组脾、门静脉内径与脾、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丽科韦治疗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丽科伟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各症状缓解时间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愈38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86.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副作用1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LPI)和复合小梁切除术对于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慢性PACG患者(30眼)随机分两组:分别行LPI术(L组),复合小梁切除术(S组)。统计各眼术前与术后1周、1月、3月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发育和行为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婴幼儿保健中临床效果,提高婴幼儿生长发育质量。方法:选择80例健康足月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健指导,观察组实施发育和行为预见性保健指导,比较二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婴幼儿在出生后9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的MDI、PDI、体质量和身长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人回归社会难的原因及造成的不利影响;如何帮助精神病人回归社会。方法:开展健康宣教;始动训练;劳动技能训练;帮助就业。  关键词:精神病人回归社会方法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025【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023-01  “精神病”这一词想来大家都已不再陌生,随着日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水肿(APE)的急诊特点及救治措施,总结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4年2月我院诊治的64例急诊AP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应用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64例APE例患者中,52例抢救成功,占81.25%;12例死亡,占18.75%;30例行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20例抢救成功;45例应用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32例好转,无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2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选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对其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在对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不同的心电图诊断后,发现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使用动态心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