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在食管上皮癌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D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多个相关的细胞凋亡调控因子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碘化丙啶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0例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bcl-2、c-FLIP基因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皆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dd、Caspase-8和Caspase-3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皆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因相关性比较结果显示,Fadd与Caspase-8基因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正常黏膜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相比,癌组织中DNA含量明显增高,异倍体细胞显著增加.结论 细胞凋亡的级联调控机制c-FLIP-Fadd-Caspase-8-Caspase-3-bcl-2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DNA含量及异倍体率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手术中植入缓释型氟尿嘧啶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将109例胃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术中植入400mg或800mg缓释型氟尿嘧啶以及单纯手术,检测各组术前、术后的肝肾功能、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免疫学指标CD3、CD4和CD8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各项检测指标无论在术前还是术后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植入缓释型氟尿嘧啶治疗胃癌是安全的。
非小细胞肺癌同一TNM分期患者的预后存在巨大差异,即便是早期(Ⅰ、Ⅱ期)患者根治术后的生存率亦明显低于预期,说明基于解剖学特征的现有TNM分期系统尚不足以充分反映预后.更兼早期肿瘤生长的不充分,限制了解剖学特征的预后反映力度,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以期找到对不良预后有提示作用的基因标志.这一系列研究主要基于生物芯片和定量PCR技术,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目前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临床特征及其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1例胸腺瘤合并PRC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该例患者术后早期PRCA情况明显改善.结论 胸腺瘤合并PRCA是一种少见疾病,外科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法,也是其他综合性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CD+4CD+25调节T(Treg)细胞具有免疫无能性和免疫抑制性两大功能特征,是抑制性T细胞的一种亚群.能抑制效应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从而有效抑制免疫系统对外来器官产生的排异反应,减轻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而且不影响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从而在移植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的 探讨局部切除术用于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5年1月至2006年12月实施局部切除术且资料完整的12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24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0.7%(97/107),并发症发生率为4.8%(6/124),局部复发率为15.3%
Tobl是Tob/BTG家族成员之一,而Tob/BTG是一种抗增殖蛋白家族。研究发现,Tobl参与肿瘤发展、胚胎发育、骨质增生等过程。Tobl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并在抑制肿瘤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Tobl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40份经病理确诊的卵巢上皮癌手术标本和10份正常卵巢组织标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HIF-1α和VEGF蛋白mRNA表达水平.结果 卵巢肿瘤中HIF-1α和VEGF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高分化肿瘤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中低分化肿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口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重,(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
期刊
目的 探讨贲门癌侵及食管下段的手术径路。方法对15例贲门癌侵犯食管下段的患者采用经腹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径路完成贲门癌切除术。结果本组近半胃切除9例、全胃切除4例、全胃合并脾脏及胰体尾切除2例,手术切除率100.0%。术后病理检查肿瘤两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胸下段食管旁及膈上淋巴结阳性6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经过改进后的手术切口能够较好克服常规手术切口的不足,在获得同等根治眭肿瘤
期刊
目的 构建靶向于卵巢癌耐药细胞株中高表达的多药耐药-1(mdr-1)基因的短发夹状RNA重组质粒,探讨RNAi沉默技术逆转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可行性.方法运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靶向于mdr-1基因的重组质粒PGPU6/GFP/Neo-mdr-1并转染至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TAXOL,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到mdr-1基因表达.CCK-8检测对SKOV3/TAXOL细胞增殖的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