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及文献复习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1987310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临床特征及其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1例胸腺瘤合并PRC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该例患者术后早期PRCA情况明显改善.结论 胸腺瘤合并PRCA是一种少见疾病,外科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法,也是其他综合性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国人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情况,及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139例结直肠癌手术或肠镜标本,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k-ras突变状态.应用抗EGFR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23例,初治3例,复治20例.23例患者中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者18例,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者5例.西妥昔单抗首次给予负荷剂量400 mg/m2,而
目的 探讨子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ISCC)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31/33感染与Rb相关基因蛋白p16ink4a、CyclinD1、CDK4、Rb、E2F-1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PV及Rb相关蛋白与ISCC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73例ISCC、3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2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21例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NCE)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42例共173个乳腺肿瘤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表现采用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度为87.2%,特异度为97.0%,准确度为94.8%.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目的 评价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伴有血清CEA水平升高的14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血清CEA变化组疗效的差异.结果 一线化疗后44例(30.3%)患者血清CEA水平降低,继续原方案疾病控制41例(92.2%),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9个月.15例(10.3%)患者血清CEA水平稳定,继续原方案化疗疾病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行盆腔淋巴清扫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理分级越高、肌层浸润>1/2、有子宫颈浸润或附件浸润者盆腔淋巴转移的比例更高.而绝经前与绝经后之间、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盆腔淋巴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化、深肌层浸润、子宫颈浸润、附件浸润、远处转移是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转移的
目的 探讨武夷岩茶与食管癌的关系,为食管癌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统一制订的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92对病例和对照.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食管癌组饮茶率为73.91%,低于对照组饮茶率84.78%.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从未饮茶者相比,有饮茶史者患食管癌危险降低(OR=0.60,P<0.05).每周饮茶
目的 探讨垂体转移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垂体转移病例,并结合文献就垂体转移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垂体转移癌是十分罕见的疾病,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至垂体腺,国内鲜见报道,临床上极易误诊.结论垂体转移癌术前诊断困难,预后取决于原发肿瘤,一般较差。
目的 研究人类子宫颈癌基因(HCCR)、p16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慢性子宫颈炎,62例CIN I~Ⅱ级、49例CIN Ⅲ级及52例子宫颈癌组织中p16、HCCR蛋白的表达,并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其HPV16/18的表达.结果 HCCR在慢性子宫颈炎、CIN I~Ⅱ级、C
目的 探讨手术中植入缓释型氟尿嘧啶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将109例胃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术中植入400mg或800mg缓释型氟尿嘧啶以及单纯手术,检测各组术前、术后的肝肾功能、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免疫学指标CD3、CD4和CD8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各项检测指标无论在术前还是术后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植入缓释型氟尿嘧啶治疗胃癌是安全的。
非小细胞肺癌同一TNM分期患者的预后存在巨大差异,即便是早期(Ⅰ、Ⅱ期)患者根治术后的生存率亦明显低于预期,说明基于解剖学特征的现有TNM分期系统尚不足以充分反映预后.更兼早期肿瘤生长的不充分,限制了解剖学特征的预后反映力度,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以期找到对不良预后有提示作用的基因标志.这一系列研究主要基于生物芯片和定量PCR技术,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