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类肥料部分替代化肥条件下新垦红壤团聚体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供应的关系

来源 :西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ad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新垦红壤团聚体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供应的关系,为土壤的培肥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适量减少化肥投入的角度,以等量替代20%化肥氮为原则,设置不施肥(A)、常规化肥(B)、生物有机肥+80%化肥(C)、精制有机肥+80%化肥(D)、生物有机肥+精制有机肥+80%化肥(E)共5个处理,研究有机类肥料部分替代化肥对团聚体有机碳及其贡献率的影响,解释新垦红壤团聚体的变化特征,揭示土壤养分与团聚体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配施有机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能明显改善红壤团聚体结构和稳定性.有机替代条件下,施有机肥处理增加了大于0.25 mm粒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百分含量,0.25 mm以上粒径的百分含量增幅为6.3%~88.6%.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平均重量直径(MWD)显著增加,而团聚体破坏率(PAD)降低范围为12.2% ~25.9%.配施有机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了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且团聚体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综合提高了5.2%~11.0%,并以生物有机肥+80%化肥最为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与团聚体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有机类肥料部分替代化肥主要通过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来提高红壤团聚体稳定性,改良红壤团聚结构,保证土壤养分的供应.
其他文献
为了解上海市蚊源盖塔病毒(GETV)的分子特征,2018年7月从上海市浦东新区和奉贤区马场采集蚊媒6000余只,接种BHK-21和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疑似阳性分离物采用RT-PCR和IFA技术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 表明,分离到2株盖塔病毒,命名为SH201801、SH201802,分别源自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对2株GETV的E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分离的2株GETV均属于GroupⅢ型,与M1、SH05-6、SH05-16等国内分离株同源性较高,但与马来西亚原始毒株MM2
[目的]四川是世界红肉猕猴桃最大生产基地,避雨栽培成为四川红肉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必备技术之一,本研究重点探讨避雨栽培对猕猴桃果实发育期果园小气候环境及主要病害的影响.[方法]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比较连栋钢架拱型棚(MS)和夯链复膜屋脊棚(RS)两种栽培条件下空气温湿度、树冠上下光照强度、0~ 20 cm土层化学性质以及秋季褐斑病、春季溃疡病发生情况.[结果]与露地栽培(CK)相比,MS和RS栽培的树冠上下光照强度均明显下降,最高减少67.66%;盖棚后春季棚内温度较露地高,但夏秋季较露地低;空气相对湿度以MS
[目的]番茄斑萎病毒(TSWV)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生,危害多种作物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筛选应用具有高效抑制活性的天然产物是防控TSWV引起的病害有效途径之一.前期研究发现三列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中提取的贝壳杉烯酸(AHK)具有抑制TSWV侵染的活性,本研究探明其具体的抑制机制.[方法]通过测定接种TSWV前、后用AHK处理的烟草植株相关防御酶活性以及RT-qPCR检测抗性相关主要代谢通路关键转录因子基因表达量,解析AHK防御TSWV侵染的机制.[结果]AHK在病毒接种前后处理中能
[目的]克隆南瓜实蝇(Bactrocera tau)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ent binding proteins,OBPs)基因,并分析其相关生物学信息,为了解南瓜实蝇的嗅觉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南瓜实蝇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获得OBPs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基因克隆测序验证鉴定OBPs基因,并采用sqRT-PCR检测OBPs在雌、雄虫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经PCR产物测序验证和BLAST比对后共鉴定得到6个南瓜实蝇OBPs基因,序列长度在498~ 955 bp,编码128~314 a
[目的]开展西南地区荞麦根结线虫发生危害与前茬作物及苦荞产量的相关性研究,为该地区苦荞生产合理布局和根结线虫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苦荞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调查和人工接种试验,分析苦荞根结线虫发生危害与前茬作物及苦荞产量的相关性.[结果]前茬作物为烤烟,荞麦根结线虫发生危害最为严重,发病株率为60.47%,病情指数为23.25;其次为甘蓝,发病株率为11.95%,病情指数为3.31;玉米、马铃薯、玉米和马铃薯套种、油菜及辣椒等前茬作物,荞麦根结线虫发生危害较轻,发病株率在均5%以下,病情指数在1.
[目的]本文以水稻(Oryza sativa L.)辽星1号为材料,对其进行碱蓬内生菌(EF0801)侵染及稻瘟病感染,意在探讨碱蓬内生菌(EF0801)能否提高水稻幼苗对稻瘟病的抗性.[方法]对水稻进行碱蓬内生菌(EF0801)侵染及稻瘟病感染,测定其形态指标、光合色素含量、防御酶活性及MDA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水稻感染稻瘟病菌后,Chlb含量显著降低,光系统Ⅱ(PSⅡ)放氧复合体受到抑制,电子传递不平衡,光合效率下降,光合性能指数降低;但内生菌侵染的水稻幼苗在感染稻瘟病菌后
[目的]明确不同根系分隔方式对间作玉米大豆根际红壤Hedley磷组分与作物磷吸收的影响,为理解间作模式下红壤磷高效利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大豆间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盆栽模拟试验,设置根系塑料分隔(SB)、尼龙网分隔(MB)和不分隔(NB)3种方式,研究在不同磷水平下(P2O5,0、50、100、150、200 mg/kg土,分别用P0、P1、P2、P3、P4表示)玉米和大豆生物量、磷吸收量及根际土壤活性、中活性和稳定性磷组分的变化.[结果]相比SB,NB显著提高间作玉米和大豆的生物量,间作系统生物
[目的]旨在明确我国云南省主要植胶区——西双版纳橡胶树炭疽病菌复合群的种属分类,筛选橡胶树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liviae的防治药剂.[方法]采集分离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树炭疽病菌,通过形态学和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成功分离鉴定出35株橡胶树炭疽病菌,其中63%的菌株属于胶孢炭疽菌复合群,34%的菌株属于尖孢炭疽菌复合群.系统发育树进一步将35株炭疽菌归为4个种属,分别为胶孢炭疽菌复合群下的C.siamense,尖孢
[目的]规范和统一小麦幼苗培养方法,减少实验误差,提高不同培养条件下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方法]选择当前常用的主要室内培养方法,包括土培、砂培、蛭石培和营养液(Hoagland营养液)培,综合分析不同培养方法对小麦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根系形态数量性状和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培养条件下,小麦幼苗质量和根系发育存在明显差异.在不同调查分析时期,幼苗株高、出叶速度、单株叶面积、幼苗干重,单株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总分枝数,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性以及单株根系生理势的变化均表现为土培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聚乙二醇6000(PEG-6000)对玉米萌发特性的影响,为广西抗旱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玉米品种桂单162为试验材料进行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分析其在不同浓度[0(对照,CK)、5%、10%、15%、20%、25%和30%] PEG-6000溶液处理下的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根干重、胚芽干重和贮藏物质运转率等萌发指标.[结果]随着PEG-6000浓度的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