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于工作过程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改革的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其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因此,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在计算机方面所提出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中职院校有必要基于工作过程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将实践贯穿于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切实落实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还影响着学生日后工作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学生能否更好地适应其工作岗位。
  关键词:工作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岗位需求;改革;教学情境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教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其根本目的在于对计算机知识进行普及,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日后工作能力和效率的提高提供保障。基于工作过程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改革,需要强化训练学生的工作过程,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未来工作岗位,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 基于工作过程对教学情境进行设计
  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成为行业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教学情境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又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有必要基于工作过程对教学情境进行设计,积极了解现代企业需求,摒弃传统教学中以知识点为层次递进的教学体系,提高其教学价值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切实模拟典型的实际工作案例,由此对其教学体系进行全新构建,能够确保其知识面的覆盖更加全面。换言之,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对其学习情境进行构建,需要融入其实际岗位要求,尽量提升其理论概念的实用性、趣味性、操作性等方面内容,使其能够较高程度还原实际工作过程,更好的将其知识体系融入教学情境当中。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对实际工作岗位需求有更加真实的感受和了解,还能够有助于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发。比如说,要求学生运用word2003对文字进行处理,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掌握word2003的应用,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制作简单公文情境、处理日常公文情境、设计书刊版面情境以及设计表格文书情境几类模式,在结合具体的工作需求对其情境内容进行细化,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 基于工作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能够将实际岗位的工作过程更好地体现在教学内容当中,中职院校有必要对现代企业工作岗位需求进行深入了解,由此对应用于各行业办公领域中的计算机典型知识与技能应用项目进行掌握,以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分析、筛选、序化和归并这些典型案例,从而对其教学项目和任务进行设计和安排,提高其适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除此之外,由于学生在对其项目和任务进行完成的过程中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或者是需要收集、查找各种相关教学资料,这样既能够有利于学生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也能够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展,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三、 基于工作过程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设计
  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更加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安排,由此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造成了一定影响,容易導致学生并不能够全面掌握其理论知识内容,并且也难以将其很好的运用至实践当中。就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基本计算机要求就是对office等办公软件的掌握情况,为了能够使学生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更加深入了解如何维护软硬件等相关基础知识,教师需要基于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或者通过相关等级证书、认证来考核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因此,中职院校需要基于工作过程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进行设计,既要与当前就业需求相结合,又要凸显出计算机专业的自身特点,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专业技能需求。另外,中职院校还应注重专业之间横向联系的强化,以专业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导向对其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分层,改革其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应创新其教学方法。由于不同专业群对计算机实际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中职院校需要对其教学任务进行合理设计,并且对其项目内容进行科学安排,充分发挥出计算机的工具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及日后岗位工作,促进专业续航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基于工作过程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中职学校既需要结合实际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对其进行改革,通过整合及优化教学内容等措施满足专业对计算机的需求,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注重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换言之,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其课程教学环节,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定性,使学生愿意主动投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当中,确保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时代发展所提出的计算机工作过程要求,从而为学生日后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沈东.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改革[J].新课程研究,2012(2):63-64.
  [2]郭宝红.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科学,2012(4):44-47.
  作者简介:
  毛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木舒克市,新疆第三师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身体素质提升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理应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的培养。教师应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强化学生意志,鼓励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状态,进而提升身体综合素质。本文我与大家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探究性教学;应用策略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多数人为成绩是瞻,但是体育成绩却不怎么受学生、家长待见,由此可见,多数家长以及学生对于体育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是关乎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与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重要教学项目,也与中国体育发展息息相关,小学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小学体育教学。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兼顾全体学生的高效率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在了解小学体育教学实际之后,提出了采用分层教学法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小学体育至关重要,很多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都被学生能力层次不齐所
摘 要: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仅要注重学生们身体素养的提升,更需要强化学生们的意志力,让学生们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本文就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意志力;教学  对于一个人来说,精神力量的强弱往往能够对于其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强大的意志力能够保证一个人人格的健全,这类人在面对困难险阻的时候,也能够沉着冷静
摘 要: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要共同努力,并为之奋斗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在教育当中进行有效的思想渗透,从而进一步扩展中国梦思想的影响范围。体育强国梦以及中国梦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所以说将中国梦思想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当中,从小抓好体育锻炼是提高国民素质,是达成体育强国梦想的关键,也是中国梦梦圆的关键。下面将重点就小学体育教学中中国梦思想渗透的必要性以及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摘 要:游泳是人们进行体能训练的一项方式,人们参与游泳运动可以让身体机能获得很好的锻炼。但是,游泳运动也会给人们身体带来各种损伤,如肩部损伤,膝关节损伤等,给运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损害。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对出现游泳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依据研究资料制定康复训练方案,为游泳运动损伤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运动损伤;康复训练;游泳运动;训练技巧  运动损伤是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容易出现的问题,体
摘 要:所谓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就是挣脱固有的传统的教学手段的束缚,利用信息时代的伟大馈赠——信息技术,将其与教学高效、无缝、深入融合,浑然一体,为师生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与学的环境,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最优质,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融合;应用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也发生着巨大的质的变革,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决定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那么,如
摘 要: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生活习惯和方式的改变,国内小学生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症的概率不断增加,严重威胁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本文基于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一些感觉统合训练的应用策略,希望有效解决当前小学生存在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确保他们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感觉统合训练;应用策略  作为判断外界环境信息准确性的重要保障,感觉统合同样是小学生个体形成正常心理行为的基础与前提。为了确保小学生可
随着社会对电力能源以及供电稳定性的需求逐渐增长,传统的电力系统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在这种环境下,智能电网带着它的新型特点应运而生。本文首先概述了智能电网的
摘 要:素质教育观中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德育教育可以体现在任何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一定要落实德育的渗透与教导。小学体育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體,并且有效促进了学生心理愉悦发展,使他们在阳光下活泼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也应积极融入德育教学,通过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  目前,
摘 要: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是它与一般等价物又在某种程度上有区别,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善于抓住其本质特征给学生讲解,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该部分的知识。  关键词:货币的本质;职能;教材  一、 教材分析  (一) 地位作用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人教版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第一课时,在高考考查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一框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货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