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山试验区人工增雨(雪)试验:r方案设计与初步结果

来源 :气象科技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气候不受季风系统的直接影响,新疆北部是阿尔泰山脉,南部是昆仑山脉,中部有横贯全境的天山山脉,三山环抱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形成三山夹两盆的独特地形.研究发现,新疆西部和北部的气候主要受西风带系统的影响,在天山、帕米尔高原等地则出现多雨带,山区年降水量一般超过400 mm,个别地方超过500 mm,所以天山山地也被称为干旱区的“湿岛”,是新疆重要的水资源来源.姚俊强等指出天山空中拥有丰富的云水资源,运用人工增雨(雪)技术来提高云水资源降水转化率,可以极大改善西北部干旱缺水的情况,增加河流径流量,增加山区积雪、冰川储水量.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孟高棉语族未识别民族族群特征,研究组以412名(男性220人,女性192人)云南孟高棉语族未识别民族成人为例,运用人体测量学方法对该族群男女头面部与体部58项指标及20个指数进行测量和分析,并选取头长、头宽、面宽、形态面高、身高、坐高、肩宽、骨盆宽8项指标与30个己研究族群进行比较.结果 表明:1)男性各项体质指标除大腿围和6项皮褶厚度指标外,都大于女性各项指标,男女身高均以矮型为主;2)孟高棉语族未识别民族男性上眼睑皱褶率为88.2%,女性上眼睑皱褶率为94.3%.男性蒙古褶率为41.8%,女性
系统概括了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祁连山地形云人工增雨(雪)技术研究试验”的研究进展,可归纳如下:按照项目计划顺利开展了野外探测试验以及火箭、飞机观测试验,收集了各种手段获取的各要素探测数据及作业相关信息,开展了各种作业方法的效果检验和评估;分析了祁连山地区降水量场和气流场特征;探讨了试验仪器及再分析数据和卫星数据的精确性,对FY-3A/MERSl水汽产品、TK-2GPS人影探测火箭资料进行了精度验证,对微波辐射计温湿度的反演方法进行了探讨;从云垂直结构、云粒子特征、水汽
在中国气象局西北人影工程项目的支持下,2019年8—9月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增设714XDP车载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开展局地热对流云观测试验.主要基于雷达体扫观测数据分析研究某日高原局地热对流云的宏微观特征,同时将FY-4A卫星反演对流云特征与雷达观测热对流云回波进行点对点对比.结果表明:该日试验区具备局地热对流云形成的动力条件、热力条件和一定的水汽条件;回波自西北向东南移动,与地形的走向呈90°或150°夹角(顺时针方向),与500 hPa流场方向一致,多数移速大于35 km/h;高原局地热对流云宏观特
自由飞行模式的提出,给空中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对冲突探测技术提出更高要求.针对自由飞行条件下传统二维速度障碍探测模型在三维空间内进行飞行冲突探测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速度障碍法的三维确定型冲突探测算法:在椭球状保护区基础上,选取飞机当前位置、速度矢量、航向为特征量,基于速度障碍法对2机的冲突状态进行定性判断,并预测冲突时间.最后,在4种随机模拟飞行场景下对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该模型能够有效判断在三维空间内的2架飞机是否存在潜在飞行冲突,并得出预计飞行冲突时
分析2014年7-18岁内蒙古汉族、蒙古族和日本学生身高及体质量最大发育年龄差异.汉族和蒙古族数据来自《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日本数据来源于“平成26年(2014年)度体育与运动调查统计情报”.结果 显示:7-18岁各年龄段汉族男女生身高分别比蒙古族高出1.98 cm和1.54 cm;高出日本2.59 cm和2.91 cm (P<0.05).汉族男生体质量平均高出蒙古族1.97 kg、高出日本4.01 kg;汉族和蒙古族女生体质量分别比日本高出2.59 kg (P<0.05)和2
本项目采用人体测量法,测量了976名(男性528人,女性448人)湖南土家族成人的身高、体质量以及肱三头肌、肩胛下、髂前上和小腿内侧皮褶的厚度,并根据公式计算体密度、体脂率、脂肪质量、脂肪质量指数、瘦体质量和瘦体质量指数.结果 显示随年龄增长,小腿内侧皮褶厚度值逐渐减小,肱三头肌、肩胛下和髂前上棘皮褶以及体脂率、脂肪质量、瘦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脂肪质量指数和瘦体质量指数值先增大后减小,体密度值先减小后增大;各年龄组中体密度、瘦体质量及其指数值女性明显低于男性,4项皮褶厚度值以及体脂率、脂肪质量及其指数值女
针对当前机场周边GNSS干扰影响飞机正常飞行的事件频发,而地面GNSS干扰检测方法和基于有人飞机的GNSS干扰检测方法难以快速精确地检测干扰信号和定位干扰源的问题,提出基于无人机和视觉定位的GNSS干扰信号检测方法.首先讨论结合无人机三角测向定位和无迹卡尔曼滤波来定位干扰源,然后在获得干扰源位置的基础上,给出一种融合无人机拍摄的实时图像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以实现对干扰源外形识别的方案,并提出了基于公共网络的无人机与地面数据处理中心间的低空通信系统构架.
黄淮西部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南、北不同考古学文化与农业模式的过渡地带,近年来该地区植物考古研究成果显著,但目前学术界对该区域仰韶早期人类植食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状况仍不甚了解.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张王庄遗址出土仰韶文化早期54件陶器和13件石器进行了表面残留物提取与分析.结果 显示,该遗址仰韶早期先民的植食资源利用具有显著的多样性特征,旱地农作物粟、黍虽然已在人类生业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采集获取的各类野生植物资源包括薏苡属、小麦族、莲藕等仍是人类食物主要组成,其重要性甚至高于农业种植.与此同时,研究结
新兴遗址第1地点位于吉林省汪清县嘎呀河支流前河北岸的二级阶地,2018年调查发现,2019年对该地点进行了复查和试掘,试掘面积14 m2.采集和试掘发现标本131件,以石制品为主,包括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手斧和磨制石器,此外还发现有少量夹砂陶片.总体来看该遗址包含旧石器和新石器两期文化遗存,其中旧石器时代遗存以石叶和细石叶为主要技术特征,石制品原料以硅质页岩和黑曜岩为主,根据石制品技术特征和地层堆积情况判断,年代与临近的黑龙江穆棱市康乐遗址年代相近,为距今10000年前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