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刑事庭审比较研究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s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庭审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司法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程序正义"的理念必然通过庭审制度表现出来。我国的审判方式改革仍需进行充分的科学的论证,而中国国情复杂,需在了解各国诉讼制度的前提下选择、总结出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审判方式。
  关键词:刑事审判模式;审前程序;庭审程序
  我国当前的刑事庭审改革正在吸收着当事人主义的因素,逐渐走向对抗式。然而,在借鉴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并且,当事人主义的审判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鉴于此,本文即从中国和美国的刑事庭审程序着手,在比较总结中来完善我国的程序,进一步推进我国刑事庭审程序的规范化和精致化。
  一、中国的刑事庭审程序
  我国的刑事庭审活动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开始,然后直接进行证据调查,包括:(1)被告人、被害人对案情作出陈述并由公诉人、被害人、辩护人及审判人员向被告发问;(2)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审判人员对证人发问;(3)出示物证、书证和各种笔录等证据;(4)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可以相互辩论。审判长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我国在庭审中以控辩举证为主,法官依职权调查证据为辅的证据调查方式。法官在庭审中不是消极的听证,他在必要时也可依职权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调查证据,而且还具有庭外调查的职权,其调查职权强大而且缺乏限制。控辩双方在法庭上展示证据进行辩论和对抗,由法官对被告人是否犯罪及其轻重和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证据审查、事实确认和辩论主持及作出裁判,庭审活动对裁判的形成和争议的解决起关键作用。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具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但证人不出庭作证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已成为常态。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并未对证人不出庭作证设置处罚机制,即其不履行出庭作证义务也不会遭到不利后果,这让不出庭作证现象更为猖獗。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享有特殊的权利义务并因此而具有特别的法律地位。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既是诉讼主体又是诉讼客体,其具有双重诉讼地位。在刑事诉讼中,他享有以辩护权为核心的一系列诉讼权利,并以此与控诉方作诉讼对抗。但在我国刑诉法中,被告人口供是一种重要的证据来源,在侦查活动中,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在庭审中,有讯问被告人的专门程序,在此,也未赋予被告人保持沉默的权利。在我国,被告人的权利保护被忽视甚至被践踏。在我国的刑事庭审中,被告人通常被安置在法庭的中间,控辩双方各置一侧,其权利难以得到及时的救济。
  我国目前实施的陪审制度是人民陪审员制度,严格来说,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属于参审制,它具有很大的中国特色,是指普通公民经过一定程序被挑选为人民陪审员,参与到国家司法审判活动中来,与法官一起行使审判权利的制度。我国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法律规定比较单薄,没有一部单独的法律对其予以规定,且其适用范围相当有限。在我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陪审员在行使审判权时享有和审判员同等的权利,陪审员与法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陪审员的职能是多方位的,他们和法官一样,既有权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也有权对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决定,在刑事案件中有权进行定罪和量刑。然而在实践中,陪审员很难与审判员同等行使审判权,使得陪审员在合议庭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时常出现"陪而不审"的情况,其权利没有落到实处。
  二、美国的刑事庭审程序
  美国当事人主义庭审可简单概括为:(1)先由控方作开庭陈述,即提出指控并陈述举证要旨,然后实施控方举证;(2)控方举证后辩护方作开庭陈述并进行举证,在双方举证时,对人证采用交叉询问,诉讼双方可就证据的实质性、关联性、合法性等问题提出异议并进行辩论。法官可以依职权进行证据调查;(3)举证完毕后,控诉和辩护方分别就其举证作总结,总结陈述应基于法庭调查的证据,合乎逻辑的得出被告有罪或无罪,以及犯罪情节轻重的结论。
  在美国典型的对抗制诉讼模式下,法官不主动依职权调查证据,自我克制是法官在案件调查活动中的惯例。诉讼的主导权受制于当事人权利的积极行使,而非受裁判方所控制,裁判方行使权利的基础,来源于当事人双方积极行使权利的结果,其权利行使范围应在双方当事人争议的权利义务关系之内。美国制定了世界法律体系中较为发达的证人出庭制度,在其刑事诉讼中,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并要经过庄严的宣誓程序。证人交叉询问规则被视为考察证言可信性、真实性的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是对抗制诉讼的关键。如果证人拒不出庭作证,对拒绝作证的证人可以逮捕,必要时可以处以藐视法庭罪。美国的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中,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完全扮演着推动诉讼进行的角色,决定着诉讼的进程。尤其是被告,由于被赋予了诉讼权利,被告通过行使这些权利不但可以有效的推动诉讼,而且在极大程度上能更好的维护被告人的人身权利。被告不是对方侦讯的对象,不仅如此,被告还拥有较多的保护性、防御性权利,如保持沉默权。美国的"米兰达规则"对于防止警察滥用讯问权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只有当犯罪嫌疑人合法地放弃沉默权和律师帮助权之后,警察才能开始讯问。违反"米兰达规则"所获得的犯罪嫌疑人陈述,不得作为指控犯罪的证据使用。在美国的刑事庭审中,律师就坐在被告人的旁边,有利于辩方及时提出"动议",律师始终像一道屏障一样拦在被告人与检察官、法官和陪审团之间。美国陪审制度起源较早,主要是受英国的影响,其陪审制度是作为一项宪法性制度确立的,法律基础比较深厚。美国的陪审制度适用范围较广,适用陪审团审判案件已经成为美国司法界普遍的审判方式,其适用范围比我国广泛许多。
  三、完善我国的刑事庭审程序
  对于我国的刑事庭审程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在我国的刑事庭审程序中,法官的权利过大且缺乏一定的限制,极易越线造成当事人权利被侵害。我国应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權进行一定的限制,防止司法腐败。
  (二)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规定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制裁条款,以国家强制力保障证人出庭。对证人出庭作证应赋予其经济补偿权利,并制定完备的证人人身保护制度,以确保证人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出庭作证。
  (三)对于被告人的权利保护,我们应确立其保持沉默的权利,对其诉讼地位进行调整,并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完善,同时应最大限度的保障其辩护权的实现。
  (四)相比较于美国的陪审制度,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也应从立法方面进行完善,形成一个系统化、具体化的规定;对于陪审员的职责,我们也可以学习美国的做法,由陪审员负责对案件的事实部分做出认定,由法官负责法律适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陪审员只行使有限的审判权,他们的任务就是以普通民众的视角对证据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对案件事实予以认定。从形式上看,陪审员的权力范围是缩小了,但是事实的认定是法庭审判的基础,这样有利于将陪审员的权利落到实处。
  中美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皆有诸多差异,法律制度更有质的区别。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法律制度理应相互修正、取长补短,实现其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本文通过中美两国刑事庭审的一些主要方面的比较研究,希冀能够揭示蕴藏其中的价值观和司法理念,汲取精华,使之内化为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1] 李昌盛.论对抗式刑事审判[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陈瑞华.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J].法学研究,2006(4)。
  [4] 孙长久.刑事庭审方式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评析[J].中国法学,2002(3)。
  [5] 龙宗智.论我国刑事庭审方式[J].中国法学,1998(4)。
  作者简介:江丽丽(1989-10),女,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法学院2013级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当前,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中小企业不仅面,临着改组改制后国有企业的竞争压力,而且还面临着实力强劲的国际跨国公司的严峻挑战.面对市场的巨大变化,技术创新已成为中小
期刊
摘 要:我国现行《婚姻法》第38条明确规定,夫妻双方离异后,仅未抚养子女一方的父或母享有探望权,亦即探望权的主体仅限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该法条之规定从立法上将隔代探望权排除在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外,由此,在司法实务中产生了主张保护隔代探望权与反对认可该权利的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本文将分析我国隔代探望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隔代探望权;保护;立法  一
沃野耀千里,麦香舞骄阳.rn丰年至,粮满仓,夏粮收购一头系着关乎国计民生的粮食安全,一头系着广大粮农的利益和期盼.作为夏收资金供应主渠道的农发行,如何发挥其不可或缺的作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通过初中语文教
在很多教学现场,幼儿对绘本只停留在显性内容理解上,从表面上看,孩子们似乎理解了内容,但实际上能真正体验快乐,产生共鸣,表达情感的孩子却寥寥无几。究竟原因何在?关键就在于情感的
近年来,四川省邛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作物种业的发展,积极引进科研技术强、经济实力较雄厚的种业企业入驻邛崃,把高端种业的发展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区的重要内容,力争建设
摘 要:由于毒品犯罪的特殊性,司法实践中常出现诱惑侦查的行为,但对于诱惑侦查的合法性、通过诱惑侦查手段所获得证据的效力以及此种案件的处理,理论界存在着争议, 司法实践中看法不一,笔者将力求阐述上述问题,借以服务于司法实践。  关键词:诱惑侦查;分类;证据可采性  一、内涵和特征  诱惑侦查的产生要追溯到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当时,法国统治者为了镇压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以诱惑侦查手段捕捉革命党人,并处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提高化学教学课堂效率,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此外,实验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
目的:探讨TCT+ HPV联合检测早期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12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TCT、HPV-DNA检查,若其中任一项检查结果为阳性即实施阴道镜检查,高度怀疑病变的进行
摘 要: 持有伪造的发票罪填补了伪造发票与出售发票类犯罪的中间肓区。自然人、单位均能构成本罪主体,本罪的犯罪主观方面为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伪造的发票的支配与管理。本罪的量刑应对份数与面额进行统筹考量。办案实践中涉及本罪与他罪定性问题时,应对证据、量刑、所侵犯法益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进行定性。  关键词: 发票、持有、定性  一、法条背景  针对发票类犯罪中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强,作案手段隐蔽,打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