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物语言“活”起来

来源 :教育观察·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hai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功的语言描写不仅可以鲜明地展示人物性格,而且能够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小学阶段的作文以记叙文为主,而记叙文又以写人、记事为多。然而目前小学生在刻画人物方面普遍存在描写能力薄弱的现象。因而教师有必要对这样的写作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策,由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入手探索提高学生语言描写能力的新路子。
  [关键词]人物刻画;语言描写;修改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5-0066-03
  [作者简介]倪云利,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渔浦小学教师。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可见一个人的语言可以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语言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对人物语言描写的漠视、错误、平庸等现象比比皆是。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既然记叙文中对人物语言描写薄弱的现状由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原因造成,那么理应从两方面来共同努力改进。
  一、学生层面——日积月累,逐步提升
  (一)开放五官,积累语言描写的材料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语言就其分类而言可以分为以下4种: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学生需要积累的主要是“对话语言”。一个人从小通过和家庭成员(如父母、亲属)接触,自然学到并熟练运用于交际和思维过程中的语言。如何让学生将习得的语言,转变成书面的“语言描写”?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懂得开放五官,积累语言描写的材料。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听,主动地揣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运用语言的。
  (二)勤读多记,丰盈语言描写的仓库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些自然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暗示着我们累积的力量。只有不断地阅读,增加并拓宽自己的阅读量和阅读面,才能从经典的片段、文章中汲取能量,提升自身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从而增强描写的意识。
  1.熟记语文课本中的精彩句段
  如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母亲经常说这句话:“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塑造了一位常常赞扬、鼓励儿子的慈母形象。久而久之,学生这方面的语句积累多了,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
  2.学习课外读物中的成功典范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没有阅读便没有写作。开展积极的课外阅读活动无疑是为写作铺设了一条康庄大道,既提供了广阔的素材来源,也树立了描写的成功典范。写人叙事的文章无不把语言描写作为强有力的手段,运用得淋漓尽致。如《从不穿高跟鞋的老师》有一段师生的对话描写,相当精彩:
  “您穿高跟鞋挺好看的,简直就是一个高傲的公主!”“看你说的,没有那么夸张!”徐老师打断我说,“我不穿高跟鞋完全是为了同学们。我毕业回来时,带的是你们上一届。那时,我刚刚告别潇洒浪漫的大学生活,当了一名小学老师,热情很高,一心希望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爱心哺育祖国的花朵……女人天生爱美,又正值青春年华,每天高跟鞋、长筒袜、淑女裙。所到之处,必定引来一片赞叹的目光。同学们喜欢我,甚至家长都夸我漂亮!我当时还真沾沾自喜,飘飘然了……”
  师生的一番对话,语言活泼,也不乏幽默和时代色彩,展示出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女教师的动人风采。
  3.写好自己阅读的心得点评
  读是一个方面,写则又进了一步。时常摘录一些经典的人物语言描写片段,写上几句自己的品悟文字,那么对文字的理解就更趋深入了,印象也必然就更深了。有学生摘录了梁晓声《慈母情深》一文中的小片段:“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学生如此点评:通过母亲的语言,可以让人感知到她是一个十分勤俭节约的人,不希望儿子在她身上花钱;又可以从“我”的话中得知“我”是个懂得疼惜母亲的人,十分孝顺。尽管这样的文字显得有些稚嫩,但至少可见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感触,情感很真挚。
  4.学习比较,辨别语言描写的异同
  记叙和描写是记叙文最常用的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的结合也是记叙文写作的具体要求,但两者的效果是不同的:记叙是通过一般的述说和交代,把任务或事件及其相关关系变化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对事物的发展和全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描写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做精细的描绘,造成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记叙文如果缺少了描写,就会显得平淡苍白,形象不鲜明。因此,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上课也好,习作交流也好,应该有意识地对这两者加以区分,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描写意识。
  例如有位同学写《大雾》一文,写的是环卫工人在大雾中帮助“我”的事。其中,写环卫工人陪“我”一起过马路这件事是这样写的:“忽然,一个亲切的声音响在我的耳畔:‘小朋友,我送你过马路。’我抬头一看,在茫茫的雾中,站着个环卫工人,大约五十岁上下。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用他粗糙的手拉着我,走下了人行道。我心里有了一种安全感,就放开步子往前走……”这段记叙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如果能对环卫工人怎样拉“我”过马路的过程及两人之间的对话作一些具体的描写,文章就不会如此干巴巴,事例会更具体、生动,环卫工人的形象也就更清晰可感了。
  5.修改润色,提高语言描写的能力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一点人所共知。“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习惯,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托尔斯泰这样告诉我们。所以要在写作的实践中,通过不断修改来提高学生刻画人物语言的能力。
  例如一次片段训练,要求写一个场景,以“小时候,父亲对我很严厉。一天,我放学回家”作为开头来续写。二十分钟后,作品纷纷上交。浏览后发现不乏类似于“父亲总是盯着我,直到我完成作业”的语句,内容空洞,人物的“严厉”并没有充分展现。紧接着有部分同学修改为“父亲一眼就盯住了我的书包:‘赶紧做作业’”。语言描写已经出现了,但仍然不够表达父亲的“严厉”。教师与学生进一步沟通,明确:既然“严厉”,势必言辞简短有力,因此确定使用短句。学生领悟后,修改为“父亲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睛直直地盯着我的书包,‘走,回屋去!’父亲的话掷地有声,回荡在屋子里,震得我耳朵嗡嗡直响”。应该说这样的语句抓住了父亲当时的心理,并且用恰当的语言传神地再现了父亲的“严厉”。   二、教师层面——有的放矢,加强指导
  (一)文本解读中明确语言描写的作用
  既然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教学以人物为主的课文时,尤其要注重突出对人物语言方面的分析、指导,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体会到语言描写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1.语言是区别人物身份的关键
  描写人物的语言要看人物身份,不同身份说的话就不同,甚至连语气也不相同。《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描写了山神庙外三个人的对话。林冲从三个人说话的言辞中听出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谦,一个是富安。“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告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这是陆谦说的,特殊地位,不一般的身份,加上满口官腔,活现出人物特点。“林冲这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从话语的庆幸态度和带有夸功请赏的口气,可知这是高府地位低微的奴仆富安说的话。“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哪里去!”又极力表现自己遵命效劳,显出一副奴才嘴脸。
  因此我们在教学人物语言描写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会说出怎么样不同的语言;甚至表达同一个意思,人物的语言也随着身份的不同而不同。语言的背后既是对其内心想法的反映,也是其所处身份的绝妙体现。
  2.语言是反映思想性格的明镜
  俗话说“闻其声,知其人”,说的是人物的语言可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因蔺相如官位在自己之上而口出恶言,一句“我见相如,必辱之”便把武将廉颇鲁莽直率的性格特征表露无遗。
  (二)指导讲评中树立语言描写的意识
  1.语言描写要注意语言运用的环境
  描写人物语言时要看这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说的,要合乎当时的语言环境,才能让读者相信。如在马克·吐温的《金钱的魔力》中,裁缝店老板对 “我”的百万英镑支票前后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老板看“我”的打扮,他很不耐烦地吩咐伙计说:“好吧,好吧,托德,快把钱找给他,快把钱找给他。”一副鄙视甚至像赶牲口一样的语气,把老板势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后来,当他看到“我”拿着的是一张百万英镑的支票时,一口气说出了近300个字的奉承话:“把那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托德简直是个傻瓜——天生的傻瓜,老是干出这类事情。把每一些个大阔佬都从这儿撵跑了,因为他分不清一位百万富翁和一个流浪汉,老是没有这个眼光。啊,我要找的那一套在这儿哩。请您把您身上那些东西脱下来吧,先生,把它丢到火里去吧……”两处言辞,前倨后恭,反差极大,活画出裁缝店老板这个势利小人的丑恶面目。
  2.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动作的特点
  若能在描写人物语言时,结合动作神态描写,便会使人物语言更加生动逼真。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着我,不住地赞扬。’”母亲的话加上“眼睛发亮”的神态都显示了母亲对儿子的赞赏之情。
  (三)修改习作中传递语言描写的方法
  1.语言描写贵在简洁精炼
  作者“要非常仔细琢磨有性格的对话,不能有任何一个多余的字”(富曼诺夫《论创作》),要以经济的笔墨设计人物的语言,从而以简洁的语言显示栩栩如生的性格。每个人物要说什么话,说多少话,都要根据内容的需要,精心安排,恰到好处。文贵简洁,其次指文风要朴素。鲁迅在《作文秘诀》中提倡“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白描”。
  2.对话描写贵在变换形式
  为了使对话形式更活泼生动,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对话形式,如提示语在前面、后面、两边或者人物说的话中间。当然,如果读者能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是谁说的话,也可以省略提示语。
  在我们平时的对话练习中,教师不仅要加强说在前、说在中、说在后这三种语言形式在标点符号方面的训练,更要重视不同的表现形式给说话者所带来的不同效果。说在前,侧重的是说话者在说之前的动作、心情、语气语调的呈现;而说在中,更多的是表现说话者停顿的思想及补充;说在后往往用于人物心情的更好表现。
  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关键,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途径,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方式。可小学生对于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方法的运用,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在教师的精心指点下,不停地积累、学习、使用、修改中不断提高这种对语言描写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瑞夷.作文教学的趣味与境界[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2]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正是这些符号的有机排列形成了含义深刻的阅读文章,这些阅读文章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感受语言运用习惯的机会。学生在阅读的世界里体会到了语言的强大力量,获得了思想上的熏陶,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阅读的乐趣远远不止于此。然而,在实际的英语阅读学习中,学生和教师并没有注意深入挖掘这些乐趣,而是采用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英语阅读始终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教师在高中英
期刊
[摘要]面临升高中的压力,初中生对政治课会有所忽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效率,运用“抓住圆心,散射教学”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以重点为核心再延伸教学内容,丰富课堂知识。而抓住教学重点可采取多种方式,如结合现实、网络教学法等。  [关键词]初中政治;主题型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5-00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读是知识的吸取,写是思想的表达。要抓好语文教学,教师需做到以下几点:一、阅读实践是凭借;二、课内得法是根本;三、课外习得是关键。多读有利于学生熟悉和理解课文,提高其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多写有利于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熟练运用,提高其写作水平。多读多写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关键词]阅读实践;强化训练;课外练笔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引起了教育界同仁广泛的共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教学改革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我们开展“生态体验教育”,在数学课堂尝试进行“体验式”学习,就是要在课堂里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儿童时空身心的完全解放,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融入到学习情境当中,亲身经历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自主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在与老师、同伴共同的
期刊
[摘要]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语文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改变思路、简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方法,能够解决这一难点,同时,可以指导其他教学难点的破解。  [关键词]古典诗歌表达技巧;语文高考总复习;创新方式;教学手段;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5-0055-03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知识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运用体验式教学的“课前体验”“课中体验”“课后体验”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各种体验活动中真正“动”起来。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期刊
[摘要]新课标、新教材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要,教师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评价机制方面作出一系列的转变,以切实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5-0023-03  [作者
期刊
[摘要]教育贵在重长远轻功利,教育工作者要远离教育的浮躁,担当起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台湾学校从校长智慧领航、教师创意教学、学生敦品励学、学校彰显文化、家长参与管理、社区相得益彰等方面给时下教育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穗台校长论坛;教育功利;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5-0091-04  “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是总有一
期刊
[摘要]博客这种新的交流方式,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成为一种辅助性教学工具,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推动学科发展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博客的资源共享性可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博客的更新快捷性有利于改进语文教学策略;博客的传输交互性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博客;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5-0018-03  [作者简
期刊
[摘要]教材是编者对学科本质和课程标准理解的外化;落实课程标准,遵循学科性质,展开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是对话编者,读懂教材。钻研插图,发挥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可以让文字变得具体可感,帮助学生品味词句,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教材;对话编者;插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5-0071-02  [作者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