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卵巢大鼠不同时期皮质骨与松质骨变化的显微CT观察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显微CT观察去卵巢大鼠胫骨近端皮质骨与松质骨骨密度和骨微结构差异. 方法40只7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OVX)组和假手术(SHAM)组,每组20只,于手术后第3周及第15周处死.处死后剥离左侧胫骨,行显微CT三维扫描,扫描完成后选取距生长板远端2.5 mm、层厚0.4 mm骨组织为皮质骨感兴趣区域,选取距生长板远端0.7 mm、层厚1.2 mm骨组织为松质骨感兴趣区域行三维重建.获取二维最大密度投射图像及三维结构图像,并对感兴趣区的皮质骨和松质骨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3周时,OVX和SHAM组大鼠皮质骨面积分别为(0.43±0.13)、(0.31±0.06)mm2;骨髓腔面积(10.31±1.98)、(8.44±1.25)mm2,截面总面积(10.74±2.05)、(8.75±1.26)mm2,截面惯性矩(4.10±0.73)、(3.49±0.37)mm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第15周时,除OVX组皮质骨平均厚度低于SHAM组外(P<0.05),其余各参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周OVX组大鼠左侧胫骨骨丢失敏感区域内皮质骨平均厚度和皮质骨面积较3周OVX组大鼠下降(P<0.05).SHAM组15周大鼠骨内径周长、骨外径周长和截面惯性矩增大,与3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时,OVX和SHAM组体积骨密度分别为(288.2±48.2)mg/mm3和(408.4±51.6)mg/mm3、组织骨密度(604.5±45.3)mg/mm3和(686.7±40.0)mg/mm3、骨体积分数(25.1±5.1)%和(33.6±4.1)%、骨小梁数量(6.04±2.94)个/mm和(9.85±2.83)个/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构模型指数(分别为3.11±0.36)和2.58±0.36),小梁间隔为(0.37±0.22)mm和(0.14±0.10)mm,明显高于SHAM组(P<0.05).第15周时,OVX组体积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结构模型指数和骨小梁间隔改变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组织骨密度差别消失.OVX组大鼠15周较3周组织骨密度增加、骨小梁厚度增厚、骨小梁数量减少和骨小梁间隔增宽(P<0.05). 结论 大鼠去卵巢后,胫骨近端皮质骨与松质骨具有不同的骨量丢失方式和不同的微结构改变.早期松质骨骨密度明显下降,骨微结构发生退变;皮质骨厚度减少,其微结构改变则先于骨密度的下降,骨量在去卵巢后15周变化不大.
其他文献
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使得电子档案逐渐产生.电子档案的特性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档案,许多地方有待研究,本文先对电子档案的特点做了简要的介绍,重点对电子档案的保存与维护、利用与
语音学习是所有日语学习者必经阶段.语音部分内容多、发音难、难记忆、对日语教师发音准确度的要求也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说为主,准确度不高以及教学方式落后等缺陷往
蝶窦病变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临床上极易误诊和漏诊,且蝶窦位于颅底,毗邻周围重要结构,手术操作不慎可造成致命的并发症[1].2002年12月~2005年5月我科手术治疗蝶窦病变患者29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探讨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内分泌科2005-2007年的住院记录,并发症诊断根据患者出院时的最后诊断为准.结果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与SLE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SLE新发病例和60例正常人对照,用ELISA法将其分为ANCA阳性和阴性组,调查表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情
在目前国际运营的电力市场中,无功服务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站在国际性的角度对目前国际上实际运营的电力市场所采
目的:观察荜茇宁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家兔建立AS模型,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给予荜茇宁,连续60d。检测血清、肝脏和主动脉
目的 探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对肾癌侵袭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TFPI-2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荧光定量RT-PCR检
学习物理大致有六个层次,即首先听懂,而后记住,练习会用,渐逐熟练,熟能生巧,有所创新.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这六个层次,我的做法也是从六个方面入手,从而实现这六个层次,确
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在公共广播领域日益广泛地采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变革了传统的有线广播技术.本文主要说明了大楼的数字公共广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