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月6日,室外天寒地冻,而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的教室里却洋溢着求知的热情——济南市小学数学小组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开放的课堂上,学生在激烈地辩论,真诚地质疑,热情而流畅地发表意见,教室里飞扬着灵性的思考,彰显着孩子们的聪慧和个性,整个课堂浸润在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之中。感受着这久违的充满魅力的数学课堂,每一个听课者也都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浓厚的探索知识的氛围中。这就是长清区实验小学数学小组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真实场景,是孩子们在这新的学习方式下的思想、行动的真实流露。
  
  在希冀中起步
  
  我担任两个班级的数学课教学,课多、学生多、作业多,每天从早忙到晚,总是感觉忙不完,总感觉做事的效率低。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我,可又没有好的辦法。学校正在实施的课堂改革使我明白,真正的好教师应该让学生变成能工巧匠,而不是代替学生成为千手观音。(摘自长清区实验小学范大波老师的教学日志)
  
  这是来自教师的真实声音!的确,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就一直在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地摸索前进,课堂却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式。2009年1月,长清区实验小学围绕课堂教学召开了领导成员和教研组长座谈会,潘玉堂校长提出:“如果想彻底打破目前的课堂局面,必须从根本上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构,建立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怎么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先后组织教师走出去,到杜郎口中学、潍坊昌邑中学、长清五中、洋思中学现场取经,结合学校的实际确定了以自主和互助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为了避免改革的盲目性,2009年3月底,学校确定胡秋燕、王云颖两位老师为实验教师,在四、五年级进行了先期实验;同时成立了由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改革核心研究小组,进行全程式的跟踪研讨和指导,期间还得到山东教育社秦荃田老师、济南市教研室马刚老师的亲临指导。实验中,教师们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调整策略,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研究探索过程。3个月后,实验成果初见端倪,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效果好起来了,实验教师与实验班的学生都初步品尝到了小组互助学习的甜头,一个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组织形式,以“自主”“互助”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小学数学小组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建立起来了,即“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巩固练习、组内互助——课堂总结、达标测试”。这一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实践,验证了自主学习在大班额教学中的可行性,坚定了学校数学课堂改革的信心。于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9月,长清区实验小学数学小组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开。
  
  在磨砺中成长
  
  一、破釜沉舟,强力推进
  真正全面深入地实施改革,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大的阻力来自教师。面对新的教学方式他们一方面有畏难情绪,认为费时费力;另一方面难以摒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一位教师在日志中这样写道:“现在,上课时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自主权大了,可我却感觉课堂失控了。在小组讨论这一环节,一说组内讨论,学生立刻像捅了马蜂窝似的乱起来,学生都叽叽喳喳地讲,却没有人听。在讨论后的汇报这一环节,更是让人担忧,有时老师要硬往主题上牵。一节课下来学生该讲的没讲明白,该听的没听清楚,课堂效率很低。看到这种局面,我的心都要碎了,我开始担忧,这一改革模式能推行下去吗,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吗?”其实,这位教师的担心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于是很多教师开始犹豫,课堂改革变得停滞不前。怎么办?是让小学数学小组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半路夭折,还是全力推进?潘玉堂校长果断地提出:“实行课堂改革是每一位实小数学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坚定不移、破釜沉舟、强力推进,将数学课堂改革进行到底!”
  经研究,学校决定实行领导“巡课制”:所有的领导都行动起来,每人每天听推门课1~2节,旨在督促教师运用新的教学模式,重点关注学生的自主互助学习水平。在每周一的办公例会上反馈听课情况,随时调控研究进程。同时,借助调查问卷深入了解课堂的实情,将问卷的结果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价之中。另外,学校还制订了“长清区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评价办法”,把教师的课堂改革与考核聘任挂钩。这些强有力的措施真正促使教师由旧的教学方式向新的教学方式转变。刘朝霞老师在日志中这样写道:
  
  今天课外作业中“拓展方舟”栏目有一道题目:“算式a 32.8 3.6与a 32.8-3.6的结果相差多少?”这是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以往都是由我直接讲解,想到我们的教学改革,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我班的刘安南同学第一个走上讲台说:“a在两个算式中是相同的,我们同时把a去掉,32.8 3.6=36.4,32.8-3.6=29.2,两式结果相差7.2。”朱俊瑶同学站起来说:“我使用假设法,假设a=10,10 32.8 3.6=46.4,10 32.8-3.6=39.2,所以两式结果相差7.2。”董静雅同学说:“我的方法也不同,第一个算式是a 32.8 3.6,而第二个算式不但不加还要从前面的和里再减一个3.6,一反一正就差了两个3.6,也就是7.2。”解这样一个题目已经有三种方法了,我本来想总结一下,吴明昊同学却站起来发言:“我和他们三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我是用画线段图(图略)的方法。”
  当她讲完以后,我发现全班同学的眼睛都亮了,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很多同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那是在说“我终于明白了”。我更是特别激动,前面三种方法自己都预想到了,可这么直观地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代数式的问题,我真的没有想到。这节课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学生的潜力,这次放手增强了我继续进行改革的信心。
  
  二、自主教研,互助提高
  学校通过开展撰写教改日志、四课研修(优秀实验教师每周的“示范课”,探索方法的“研讨课”,领导成员推门的“常态课”,全体教师过关的“达标课”)、专题教研等活动,让教师交流各自的实验心得,解决改革中的困惑,实现教师的“自主”与“互助”。
  (一)撰写教学日志,加强自我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通过写作教学日志,教师能够更好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了解教学的盲点在哪里,哪些耗费精力的无效劳动需要改进。同时,学校对撰写内容提出了要求:一是紧紧围绕新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落实情况思考撰写;二是要记一个案例,谈一点体会,提出一个问题。每周一交给学科主任批阅。在写日志的过程中,教师学会了反思,学会了总结。每一名教师的日志都生动地反映着这个班级的课堂改革历程。
  (二)专题教研,突破瓶颈
  小学数学小组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改革实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突破课堂改革的瓶颈?经过讨论,学校决定选择典型问题在周一的业务学习时间进行专题研讨。在研讨会上,教师根据自己的具体做法、点滴体会,围绕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经常是窗外已华灯初上,室内依然在热烈争论,工作的投入、改革的热情已使他们忘记了回家的时间。有些问题常常要经过“讨论——实践——再讨论——再实践”的多次反复,才可能寻找到较为可行的办法。这些研讨真真切切地解决了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课堂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怎样进行小组的建设与管理
  一是立足实际组建小组。立足本校的实际,采取班额小的班级调整桌凳,以固定小组的形式围坐,班额大的班级则按座次采取前后位4人随即成为小组的办法,既节约了空间,又方便合作,具有实效;在组员的构成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组织能力、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组合,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同时为了便于管理,给每一名组员编号,其中1、2号为组长、副组长,分布在前后两排,履行“小老师”的职责,实行一对一帮扶(1号帮4号,2号帮3号),从而将教学任务分解开来,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二是培养小组的核心力量——小组长。首先是明确组长的职责,通过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进行培训调度,及时跟踪指导,有时教师需要变换角色加入小组内进行示范,手把手地帮教。小组长的产生也不是固定的,一开始,可由教师指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之间的不断磨合,也可以由学生推选产生或轮流担任组长,有了组员的认可,小组长也更有威信,更便于开展工作了。而轮流则可以使每个人都能享受组长的“待遇”,这对于那些平时表现一般甚至较差、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与鞭策,更有利于督促后进、建立自信、历练自我,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2.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主动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助作用,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关键。经过充分的研讨,建立起较以往更加细致的评价办法——“学分制”,其建立的原则就是“保障全体,关注学困生”。
  首先,评价的方式是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是指对小组成员的纪律、作业、测试、课堂表现等情况进行评价赋分,然后汇入小组总分,作为对小组整体评价的依据。其中,学困生取得进步时会得到加大分值的奖励,比如上课发言获得双倍积分。
  其次,对小组进行整体评价,包括课堂即时评价和异组同号的对抗评价。课堂即时评价就是教师根据小组在课堂上的整体表现给予即时的评价或加分。异组同号的对抗评价就是每周有学生自愿提出与某组中同号的同学进行单独对比评价,优胜者给全组加分,这样特别能带动组内成员对学困生的帮助辅导。
  再次,实施评价的主体由教师变成了师生共同进行,由每个小组中在上周表现好的同学来记录对抗组的分数。
  最后,建立数学班会制度,及时反馈总结。为了避免学生对学分积累产生倦怠感,教师每周都要进行总结,并根据制订的奖励措施,对取得更高学分的同学和小组给予奖励。
  通过以上的方法,将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目标的细化增强了评价的导向性,同时加强了对学困生的关注和指导,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愈加强烈,逐步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兴趣,上台展示成为一种荣耀,倾听质疑变成一种内在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教师更加注重通过师生情感的交流来实现共同提高和持续推进改革的目的。
  3.怎样训练学生讲题
  学生讲题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经过实验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
  (1)明确要求。要求上台讲题的同学做到:声音响亮,自然大方,身体不能遮挡黑板。讲解时可以充分利用学具演示、板书、提问等方式把问题讲得清楚明白,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及时质疑、补充。
  (2)示范观摩。改革初期,学生不知道如何有条理地进行讲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讲题情况,及时点评,亲身示范;也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进行重点指导,开展讲题比赛,从而带动和提高全班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
  (3)专项训练。讲题之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作准备,让他们先在组内出声讲,组员补充、完善;然后通过抽号的方式找学生上台讲题,让其他学生评价。过程中,注意在组内对学困生进行“一对一”的帮助指导。
  (4)争得家长的支持。把讲题作为一项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当老师,家长做学生,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这一措施得到了家长的一致称赞。
  4.如何指導学生在组内有效地交流
  交流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在交流前要充分自学,只有对交流的知识有了充分的感知,有了独立的想法,才能在交流时有话可说。
  交流过程要做到有序。教师对每个小组提出要求:发言要遵循“关注学困生”的原则,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的让学困生发言,有的组内点名回答。
  交流时要认真倾听。所有成员都要集中精力倾听别人的发言,从而及时补充、质疑,使小组互助交流落到实处。
  及时指导小组长组织、调控组内的交流活动。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内,总结好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给小组长以及时的指导。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促使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开始把研究重点放在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的操作和注意事项上,着力提高各环节的教学效益。这项研究是通过研讨课来实现的,主要分为校级模块指导课和组内磨课两种。
  所谓校级模块指导课就是由一名教师针对某一模块进行执教,大家对这节课进行观察、分析、讨论。例如,针对“组内辅导”落不到实处的问题,邀请王云盈老师执教了“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节课,课堂改革核心研究小组成员参与了听课研讨活动。
  
  孙美:我发现组内做题快的学生能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辅导,这样不仅帮助了学困生,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分析能力。
  秦霞:我看到一名学生在“求高”时做错了,组长先给他分析讲解,等该学生将错题改正后,组长还不忘记叮嘱一句:“你再讲一遍吧!”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实施“组内互助”这一环节时很有成效。
  王辉:对啊,这样就避免了学困生被动改错、充当学优生“傀儡”的状况,使“改”字变为“会”字。
  褚允兰:我在观察小组活动时发现一个问题:做题速度快的学生不一定能做正确。因此,我们还应引导学生在组内相互检查,之后再去辅导其他同学。
  赵晶:如果时间宽余,可以让学生再出同一类型的题目考考做错题的同学,这样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会更好。
  刘朝霞:我旁边的小组就是这样做的。一个学生在改正了错误后,组长又给他出了另外一道题目。结果刚才做错题的同学很快就拿出了正确的解法,组长还及时表扬了他。
  组内磨课是指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执教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设计进行改进、完善,然后再次上课,每周磨课两次。这样,便于发现教学模式运用中的问题,分析原因,调整策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在嬗变中收获
  
  一、实现高效课堂
  一年来,学校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数次的研讨中寻找办法,逐步地调整策略,一个立足学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日渐成熟了。
  小学数学小组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包括5个环节: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巩固练习、组内互助——课堂总结、达标测试。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3分钟以内)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设置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方法是出示研究的问题,用问题去推进教学过程。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整体把握所学内容。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10分钟左右)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出示自学提纲,学生根据提纲要求进行自学。改革初期,学生还没有相应的自学能力,往往不知道应该怎么自学,教师的提纲就要非常详细;但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提纲要逐渐简化。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参与组内讨论交流,对知识进行第二次“咀嚼”,被称之为“小课堂”,由组长主持,遵循弱者先发言的原则,梳理所学知识,讨论、解决发现的疑问。
  3.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2分钟左右)
  学生在组内充分交流后,在班内展示学习成果,讲解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出疑惑,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补充、质疑或解惑,通过生生互动,实现课堂的真正自主和高效。学生在交流展示时,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积极关注课堂的每个细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介入和点拨,推进课堂向纵深发展。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对一些重点问题及时进行引导、点拨,适当拓展和变化,鼓励质疑争论,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4.巩固练习,组内互助(10分钟左右)
  这个环节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针对内容和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二是组员之间相互帮助,实现学优生对学困生的帮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做法是让做错题的学生讲解错例,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尤其是学困生锻炼展示的机会,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共同进步。
  5.课堂总结、达标测试(5分钟以内)
  教师引领学生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解题方法和所包含的数学思想,点评学生的表现。同时,使用教材中提供的习题或教师自己设计的习题进行达标测试,以此巩固知识、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随着师生对小学数学小组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的日趋熟练,课堂教学效率在不断提高。一方面,过去的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个别学生提问和极少数学生回答,现在的课堂上则是约有一半学生在提问,大部分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模式大大缩短了教学内容学习的课时,每节课都能完成两倍于原来课堂的容量,有了更充分的时间进行练习和拓展,教学成绩得到明显提升,其中学困生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二、学生在自信中成长
  现在,不管是学困生,还是学优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学生们不再瞅着教师的脸色说话,而是大胆地质问同伴、挑战教师,落落大方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学生在学习中收获了满满的自信,在自信中爱上了数学。
  在范大波老师组织的数学班会上,王瑞宁同学说道:“我原来不爱回答问题,知道自己学习不好,怕回答错了让同学们笑话。可是我们小组的组长马俊骁在小组活动时总是找些简单的问题让我回答,还不断表扬我,给了我自信,我现在敢在全班发言了,谢谢她!”
  学生的自信还由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时常让教师真心地发出“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感慨。一次教研活动中,大家本打算请四年级的孙美老师讲一讲如何指导小组同学有效交流的问题,没想到孙老师答应了学生们的请求,让他们到教师会上“亲自”谈谈。亲耳听到学生们的发言,所有的与会教师都被震住了。学生们以论坛的形式说起了自己在组内交流时的做法,讲的过程中不但有做法,还能上升到理论层面,思路清晰,有理有据。
  
  黃怡宁:在小组交流时,我尽力组织好,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
  马心怡:小组管理是很重要的,所以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要发现别人的优点,看见自己的缺点,与组员一起进步,一起享受快乐。
  董信哲:我认为自己要组织好小组成员发言的顺序,先让最后一名编号的同学讲,然后再依次来讲。在交流过程中,要多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回答问题。
  孙正:对待不爱发言的同学,要格外给予关心和鼓励,不论讲得如何,只要敢举手发言就及时给予表扬,或者适当进行奖励,让他们建立自信,养成勇于发言的习惯。
  
  三、教师收获幸福
  小学数学小组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改革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把学习作为一种需要,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在教师的日志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改革之初的艰难、困惑,更能感受到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升。现附上王云盈老师的一篇日志,与大家共勉。
  
  爱上学生!
  爱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以前对待工作和学生很认真负责,竭尽全力地教好学生,但这种行动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责任。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看着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看着他们一天一天的成长,看着他们的潜力一点一点被激发,感受着师生间、生生间纯真的情谊,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他们了,这种喜欢是发自内心的,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以前在班里制订一项制度时,从不与学生商量,总是一意孤行,现在总是习惯同学生商量,觉得他们就是我的定心丸,听到他们这样那样的建议,就觉得骄傲和自豪。
  爱上学习!
  过去上课前,研究教材、阅读教师用书、撰写教案,感觉像是履行义务、应付公事,而现在看这些资料,就是一种需要。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课堂上出现的“意外”也越来越多,学生常常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当他们在课本上找不到答案时,就会将渴望的目光集中到老师身上,希望老师能够指明方向。孩子如此优秀,我可不能让他们失望,所以课余时间我更多地用在做题、看书、学习上,并乐此不疲。
  
  当我们用心去做一件事并小有成就时,就会感到心情愉悦、富有成就感,这就是工作带给我们的快乐!让人欣慰的是长清区实验小学的数学教师正在真真切切地享受着这份快乐!更让人兴奋的是数学组的小组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改革实践,也带动了学校的班级管理和其他学科的自主性改革: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模式已初见成效;英语学科建立在自主互助学习基础上的语音教学、任务性教学等已拉开改革帷幕。学生在小组自主互助活动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加强了友谊,提高了综合能力;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会了自我管理,培养了创新精神,促进了全面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形成。
   (责任编辑:王亦妮)
其他文献
“朋辈”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双重意思。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辅导的帮助活动。因此,有时它被称为“准心理辅导”或者“非专业心理辅导”,有时也叫做“互助式心理辅导”。   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充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一切活动
2007年6月22日的《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徐国智的一篇《中日两国历史考题比较》的文章,提到日本教师在历史课上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目: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  我们跟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习的最终目标。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在于其掌握的数学知识有多少,也不在于其能解决的数学难题有多少,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要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牛仔靴起源于16世纪美国西部,最早是为了方便牛仔工作而设计的鞋型。鞋跟一般都不是平底,而是向内倾斜的中高楔形跟。鞋头微微上翘,尖头优雅,圆头休闲,靴筒顶采用V形裁剪。  不妨跳出“靴子只能是冬日单品”的思维,让牛仔靴引领属于你的时尚。  矮筒 裤装  以搭配宽松裤型为佳。将裤子塞进靴筒里,更能突出牛仔靴的慵懒、随性和帥气。  中高筒 光腿  对于小腿较粗的姐妹们来说,可以选择中长靴,既能遮肉还显腿
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ω-3脂肪酸的一种。这是哺乳动物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脂肪酸,在诸如神经保护、细胞存活和炎症等生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大脑皮层中,其含量高达20%。DHA的特殊性在于:尽管这种脂肪酸对神经发育和健康都是必需的,但人类无法自行合成足够的量,而是通过摄入鱼类或营养补充剂来满足需要。  在水生食物鏈中,DHA主要由藻类产生,而产生DHA的生化反应过程对温度的细小变化十分
作文教学,最犯愁的并不是作文批改,而是学生对批改后的作文的态度。为了让学生对批改过的作文产生兴趣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作文批改中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发动学生,全员动手,针对本次作文目标,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共同批改作文。  一、课堂上的民主式作文评改  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你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自拟标题,自行立意。  关于跋涉  潘万提  脚步  仅仅流连于春的原野  这只能算作春游    脚
一、正确认识校长领导力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逐步深入,校长领导力逐渐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在学校组织范畴内,校长领导力指校长在与学校公众(主要包括上级领导、社区民众、学生家长、教职工、学生)的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有效地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能力,以团结全体教职工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共同奋斗。它是校长基于职位角色和自身素质在领导和管理活动中产生的综合性影响力,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学校、学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自主性和权利主张、自我价值实现已成为公民普遍的价值追求。这一方面表明了中国社会的真正进步,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人类文明的普世性价值与中国文化的本土性价值之间的张力。中国公民教育的发展正是在这种张力之中展开的。实践表明,中国公民教育的发展,既要吸收人类文明的普世性价值,又不能照搬西方的公民教育模式,而是应结合中国的国情实际与本土特征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与探索。在这个维度上,只有那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因此,当前如何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这里,我们就如何优先发展教师教育,特别是如何优先发展西部地区的教师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尤其是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供有关部
一、教育应该是绿色的     2006年1月1日晚,中央电视台“CCTV2005经济年度报告”中,一位经济学家说了这样一段话来比喻橙色GDP增长的严重弊端:“如果商店失控,人们去哄抢东西,你抢到的可能是1,但损坏的却可能是5或10。”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急功近利地追求经济短期效益所导致的巨大损失。追求教育短期效益所导致的损失何尝不是如此?以高考为例,如果一个孩子考入心仪的大学是“1”,为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