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e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例”,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在生物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生命观念;社会责任
  
  生物学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通过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学习,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下面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为例,阐述在课堂中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课本篇幅有限,所以教材中的除正文部分外的很多栏目,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材料。这些材料具有科学性,蕴藏丰富的信息,对学生获取知识有启发性,起到提升学生的能力和辅助教学的作用,是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形象直观,如课文插图;有的生动鲜明,如科学史;有的贴近生活引发学生共鸣,如与社会的联系;有的有趣新颖,如问题探讨。因此教师要把握编者意图,认真分析课文材料中蕴含的生物学信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合作完成探究实验,解决问题,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例如本节开头的问题探讨的完成,教师可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形成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用以解决问题。教师设计问题如下:①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②细胞膜有弹性吗?③可以把细胞膜看成是一层半透膜吗?④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什么?⑤能不能利用渗透装置来探索合适做细胞膜的材料?
  二、 关注科学史,发展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科学史是对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再现,对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家的献身的精神,以及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本节的“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在科学史的重现过程中,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实验结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进行小组互评,最后教师总结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了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过程,也训练了学生的归纳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的能力、演绎推理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终形成有条理的知识体系。
  三、 用好教材插图形成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相关事件和现象的品格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生命观念,才能对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独特性和复杂性,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才能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去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中的插图是一种非常直观形象的课程资源,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建构生物学重要概念。运用概念去主动积极的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生命观念。例如在“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对流动镶嵌模型有了一定的認识,这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①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和蛋白质是如何分布的?②生物膜除磷脂和蛋白之外还有什么成分?③生物膜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体现出什么特性?④这种特性与什么物质有关?⑤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来看,生物膜的结构是静态的吗?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结合已有的知识分组讨论,归纳总结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结合插图内容,分组讨论分析,得到相应的答案,教师对学生的答案做相应的补充总结,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观——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四、 渗透环境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各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错误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也与人类环保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缺失有关。而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态环境最密切的学科,因此生物教师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关的环保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例如,本节教材中的“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废旧物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该如何处理?同时可以延伸垃圾分类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完成了模型的建构,又形成了生态意识,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5.
  [2]殷跃.基于发展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浅析:以植物的激素调节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9,35(4):5.
其他文献
[摘要]天然橡胶被提升为国家战略物资后,海南陵水橡胶业发展快速,但因为橡胶种植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效,出现了橡胶整体产量偏低、橡胶树寿命缩短等问题。笔者通过采取走访的方式,对海南陵水橡胶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了解,指出其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战略物资 橡胶 海南陵水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116-0
[摘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代代传承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包括爱国主义、人际和谐、治学与修养、文化礼仪等多方面的内容。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重理轻文、功利心重等因素使得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建立和优化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大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革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大学生受到优良传统文
[摘要]媒介多元化的今天,新闻标题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特色。新闻标题是一种文化现象,新闻标题的研究是一种文化现象的研究。研究新闻标题的演变及其写作文化原因,一方面要重点研究特定时代新闻标题的演变特色,另一方面要关注特定的历史时代中写作主体和受众的审美追求。与此同时,新闻标题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正在逐渐地成熟与丰富,新闻标题的研究也正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新闻标题 写作 文化 追求  [中图分类
[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道德人格应当贯穿在父母、兄弟、朋友、老师四种角色的融合、转换中,兼具四种人格之和,又不是简单的叠加,具有四种人格之和美,又彰显教育人格之特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温敦和美,春风化雨,使学生如沐春风、如浴甘霖,沐浴在师德的光辉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教师 道德人格 构成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
[摘要]作文是生活的自然写照。个性化作文就是要求学生写作内容鲜活、语言自然。教师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应该在作文引导、评估的方式上与应试作文教育有所改变,以做到作文教学与时俱进。  [关键词]生活;个性;个性化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152-02    有幸做了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就免不了要给学生讲授怎样讲演作文。讲演,
[摘要]独立学院办学定位为“大众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商务礼仪作为独立学院经济与管理类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艺术性等特点于一身的综合性课程。课程本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上,而必须使学生真正能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因此教师们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积极开展互动教学、情景训练、实训室练习、综合实践
[摘要]针对高等院校的实际,在探索高校德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立足农村,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实践,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师德建设,鼓励教师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推广活动中;结合榜样教育,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指出要完善机制,巩固高校德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关键词]高校 德育 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要]本文从新时期绩效工资制度的角度出发,以教师绩效工资为例,分析绩效工资的利弊,以及就改革绩效工资制度与创新绩效工资制度提出一些个人的认识与建议。  [关键词]绩效工资 利弊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30-02    2009年,“绩效”一词在整个教育系统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
[摘要]本文在应用个别访谈、现场考察、参考资料查阅与借鉴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延安市吴起镇失地农民再就业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失地农民再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所在,同时,为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 再就业 培训  [中图分类号]F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017-01    一、吴起镇失地农民再就业存在的问题  (
[摘要]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都离不开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深入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也在于创新,而作为管理创新主体的优秀的图书馆领导者,也成为图书馆行业的稀缺资源,其作用具有不可交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