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模式非生物型人工肝对急性肝衰竭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1988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三种模式非生物型人工肝对急性肝衰竭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

抽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商丘市立医院感染科收治的85例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血浆灌流模式)25例、B组(血浆透析滤过模式)34例、C组(血浆灌注模式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模式)26例。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生存率。

结果

治疗后,三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于治疗前,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间TBIL、ALT、ALB、PTA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凝血酶原时间(PT)高于A组和B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A、B、C组三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浆灌注模式、血液透析滤过模式及联合治疗均能够改善急性肝衰竭肝功能、凝血功能,提高生存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子宫免托举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完成腹腔镜下子宫免托举全子宫切除术和1年随访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收集同期于医院完成腹腔镜下举宫器托举全子宫切除术和1年随访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估记录两组盆底功能
目的观察克氏针与髌骨爪固定联合用于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147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根据固定物将全部147例患者分为3组:A组(51例)行克氏针内固定;B组(50例)行髌骨爪内固定;C组(46例)行克氏针联合髌骨爪内固定。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3组手术相关指标及随访结束时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于术后1、2、4
目的评价经超声支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在纵隔/肺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2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在周口市中心医院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217例纵隔/肺门病变患者,均给予EBUS-TBNA,所获取标本送验细胞学及组织学病理诊断;对于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部分患者行靶向基因检测(EGFR、KRAS基因突变;ALK和ROS1基因重排;MET基因扩增)。结果217例接受E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性定量分析对颈部良恶性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101例,其中淋巴结核21例(Ⅰ组),非特异度炎症16例(Ⅱ组),淋巴瘤20例(Ⅲ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44例(Ⅳ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分析淋巴结超声造影特点、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淋巴结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特点。结果四组患者淋巴结超
目的探讨新型胃癌评分系统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对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和Ⅱ、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抗体,将其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完善胃镜检查,比较三组早期胃癌、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最终纳入1 513例,其中低危组893例(59.02%),中危组469例(31.00%),高
目的探讨胆道梗阻相关胆源性肝脓肿外科手术方式,并总结其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胆道梗阻相关胆源性肝脓肿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纯胆道手术解除梗阻8例,胆道手术联合肝脓肿切开引流13例,胆道手术联合肝部分切除22例。分析其手术情况及病原学特点。结果单纯胆道手术、胆道手术联合肝脓肿切开引流患者术前白细胞高于胆道手术联合肝部分切除者,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30例。A组实施采用术中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及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B组实施超声引导下使用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种麻醉效果:
儿童Gitelman综合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基因检测为其确诊的金标准,目前治疗方法是对症治疗。本例患儿临床表现以乏力伴矮身材为主,实验室检查提示低钾血症、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高尿钾、高肾素、血镁处于正常低限,基因检测提示SLCl2A3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予以补钾及口服螺内酯治疗后乏力症状缓解,血钾回升正常水平。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及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PNS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他克莫司胶囊,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吗替麦考酚酯胶囊,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尿素氮(
目的探讨解郁丸联合德谷胰岛素对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糖脂代谢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抽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门诊和住院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及适当运动等。对照组患者给予德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解郁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