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的育人思想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将社会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大舞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从心理学的角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增设实境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让学生懂得坚强、自信、感恩与回报。
  【关键词】思品课,渗透,育人思想
  1开放教学
  所谓开放教学,不是指纯粹的脱离教材。而应将教材视为理论基础,由此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内涵所在。开放教学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
  11 教学内容的开放。
  教学中应注重小课堂与大社会、大环境相结合,解放学生思想,解除课本内容的束缚,积极面向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作社会调查研究,让他们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将社会作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大舞台。
  12 教学形式的开放。
  教学形式的开放,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彻底抛弃死记硬背的沉闷的学习方法。努力改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敢于质疑、乐于思考,能从高度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通过对教学形式的开放,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的大脑活起来。养成习惯后,教材中的理论如出现不好理解的,可引导他们结合生活实例加以理解,如出现某种社会现象不好判断的,可用书中的相关知识点作为理论支撑。
  以上从开放教学入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努力做到学为己用、学有所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心他人,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认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对祖国、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2心理疏导
  许多人认为,心理问题主要存在于大学生及成年人身上。其实,今天的中学生比10年前的中学生难教、难管已经成为多数老师的共识。打架等暴力事件有增无减,网络游戏盛行成风;躲学逃课屡禁不止;男女关系有新的表现等等。此类表现能否单一地归结为社会的影响,我虽不敢否认,他也不会苟同,因为抽象的东西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往往都是没有明确的划分。
  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面对哪一类学生,笔者都尝试着从心理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进行心理剖析,收到明显的效果。事实证明,许多学生在不同的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问题,以上列举的几种类型的学生有之,就连平时表现得懂事、听话、学习很认真的学生也有;他们一些表现为孤僻、自卑、嫉妒、空虚、逆返、自负;一些则自私、攀比、虚荣、吝啬、报复;有的还表现在忧郁、悲观、羞怯、焦虑、紧张、恐惧;也有的则懒惰、依赖、退缩、冲动、自闭、优柔寡断……,学生中的多数人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存在着以上某些方面的问题,即便是短时间的。
  有一女孩,学习一直很用功,从不偏科,因此成为每一位科任教师的骄傲,她也因此得到学校及社会多方面的资助和鼓励。在中考越来越近的几天里,我发现她有些反常现象,其他老师都没察觉到什么。我对她的表现感到十分着急,上课打不起精神,注意力无法集中,总想打瞌睡,面容越来越憔悴,平时又不善于主动与人交流。下课后我将其叫到教室外的一无人处,询问其原因。结果是因为班主任老师在前些天告诉她,希望她上高中能进实验班。于是她便将实验班当成是现在学习的最高追求,她也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上实验班才是对老师和关心她的所有人的最好回报,她开始日思夜想,深夜加班学习,很快她便出现了上述反常现象。
  得知原因后,我陷入了沉思。这天夜里一直无法入睡的我查阅了许多有关心理分析方面的书籍,给她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在信中我鼓励和肯定了她的目标的正确性,接着告诉了她一些欲速则不达的故事和道理,最后我用自己概括的一句话结束了这封信,我告诉她:任何成功人士在他(她)成功之前都经历了脚踏实地、坚苦努力的过程,对于成功,只不过是他们努力过后顺其自然的结果而已。因此我们做任何事都应更加关注过程,不能还未做事就只会对未来的结果想入非非。第二天,聪明的小女孩在看完信后高兴地找我谈了她的感受并不止一次地对我说着“谢谢”。此时,我才仿佛看到了小女孩充满光明的未来,心中有说不出的欣慰和幸福感。我深信,小女孩今后无论是上实验班还是普通班,她都能够找到属于她自己的成功,祝愿快乐永远伴随她。
  3实境教学
  思品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祖国和人民的高尚情操。要求教师要敢于走出课堂,抓住生活中发生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对学生形成完美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5?12汶川大地震”,这次震惊中外的特大自然灾害牵动着中国亿万人民的心。可灾难发生两天后,我问同学们知道多少,有何感想:给我的答案出人预料,还有少部分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几乎没有表现出心痛、难过的表情,只会随口说说太惨了。我没怪他们,我有责任带领他们一起了解更多关于地震的报道和消息。因为我始终不相信这群学生虽然地处边远山区,但是全是如此般的铁石心肠。
  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上下为灾区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我早早地来到教室开始了一堂特殊的思品课。我将屏幕定格在以下一个个画面上,给他们当起了解说员,“亲手救出自己同学的中学生”,“自己的孩子遇难还在努力抢救学生的老师”,“自己的孩子和父母都遇难还连续几天都坚守在救援第一线的女警察”,“留下遗书从5000米高空跳下去的人民子弟兵”,“几经周折从唐山赶来的十三义士”、“还有那一个三岁小男孩不规则的军礼”,一串串、一幕幕,大多数同学脸上流淌着的泪水清晰可见,我知道,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了洗礼,他们的思想在一次次刷新。地震让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更加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他们心痛、因为他们知道四川人民也是我们的亲人;他们激动,因为他们真正明白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谁更重要;他们震憾,因为他们懂得了什么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受到了鼓舞,因为他们理解了什么叫坚强、什么叫感恩、什么叫回报。
  思想品德课,关键在育人。要搞好此项工作,作为教师首先应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一块宝。他需要你去欣赏,他才能体现价值;他需要你的呵护,他才能随时发光;他需要你的雕琢,他才能变得更加美丽。教要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弄潮儿,那我们自己首先就不能只做一名观潮者。努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这才是育人的关键。
其他文献
初中美术教育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全社会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此时,艺术教育逐渐显示出它的特殊作用,艺术教育当中的美术教育更加发挥它的社会作用。它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兴
期刊
【摘要】中学生的语文学习,除了展现工具性的作用外,还是一种展示美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意识培养,意义,方法  “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肩负着美育的使
期刊
【摘要】投掷标枪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多轴性转动的投掷项目。现代投枪采用低重心,高抬肘关节大转体最后用力技术,使得运动成绩得到了迅速的提高。投掷标枪的技术是由握枪和持枪,助跑和最后用力,枪出手后身体平衡四个部分组成。要求运动员在短短的几秒种之内做出助跑、交叉步、反弓型、超越器械和器械出手的爆发用力等一系列复杂的动作。在完成这些动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在此就教学和训练中队员出现的错误动作和纠正
期刊
【摘要】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包括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没有少数民族的历史,就不能称之为中华民族史。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要客观准确实事求是地予以讲述。  【关键词】历史教学,少数民族,作用,地位,讲述  如何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讲述不够客观准确,很容易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以下几
期刊
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把原来的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是认识上的改变。小学低年级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基础阶段,既要在语言积累及语言表达上打基础,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上的启蒙,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到口语交际的魅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时时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在自主、有趣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口语交际水平。那么,怎样训练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  1挖掘教材资
期刊
【摘要】学生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差别既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也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基础。我们只有承认它,并把它作为分层教学的资源去开发,才能促进全体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差别,分层,施教,方法  一代宗师达芬奇在学画鸡蛋时,他的老师就对他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鸡蛋,这就是个体的差别与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之间的差别是客
期刊
【摘要】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教师如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对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为此,给合《课程标准》在数学教学中尝试快乐教学法非常必要。  【关键词】激活,趣味,实践,体验,评价  1教学内容(素材)力求趣味化  心理学也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这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谈了培养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推理论证,能力,培养,方法  著名哲学家加里宁曾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此话说得非常精辟,因为数学无时无处不体现思维。那么,如何通过数学教学去锻炼思维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在实
期刊
【摘要】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中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在普九义务教育的今天,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初中数学学科厌学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通过调查学生厌学数学的现状,分析厌学心理的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厌学成因,方法对策  数学是中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但在普九义务教育的今天,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初中
期刊
【摘要】《教学大纲》的强调,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很重要。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既需要智力因素的直接参与,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的推动和支持。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所以,要克服学习数学的困难,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等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  在多年的教学中不少数学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