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本土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方法研究

来源 :现代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CSha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本土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应顺应全球本土化思潮,而如何通过实施思政教育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发展,已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出发,旨在对促进全球本土化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融入英语教学的环节提出相关的策略如学校增教培、改模式、开新课;教师正理念、重教设、编教材;学生自主学、多活动、传文化,以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提升其英语综合能力.
其他文献
中国文学文化外译是当今的重大议题,而对于其译者选择,长久以来众说纷纭.本研究以中国著名散文《匆匆》英译为例,收集五份译文,采用多维分析法,探讨母语译者(葛浩文)与非母语译者(朱纯深、张梦井、张培基与许景城)的语体异同.研究发现,母语译者译文的叙述性、指称明晰性、劝诱显性与抽象性更弱,且即席性与交互性更强,使用的名词与条件状语主从连词显著更少,动词、时间状语与WH-连接代词显著更多.汉英语言体系的差异、译者侧重传达信息和目的读者的不同,以及译者英语掌握水平的差别可能构成部分成因.
雪莱创作的大量的广为人知的诗歌,备受中国翻译界学者的青睐.中国译界学者对其诗歌翻译以及译文的研究源源不断.其创作的小众诗歌A Song,译文版本也不计其数,并且中国学术界对其名家译本的研究也从未停歇.纵观此诗歌的名家译本研究,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在于鉴赏译文的诗歌意象,以及分析译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风格的迥异,缺乏从译者差异性的角度进行反观译文.而文章选取了苏曼殊、郭沫若、李正栓三位名家的译本,从译者主体性差异视角出发,梳理出三位译者所处时代特征,英诗汉译发展阶段以其各自的翻译观念,探究对其各自译本风格特点的
文章基于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原则,从“三维度转换”视角出发,分析金融英语翻译工作者在金融英语文体翻译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翻译生态环境,给出译者在多重整合下的最优化选择,从而使译文保持生命力.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中国文学成为“中国故事”的来源之一.现如今,在“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的历史与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它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国家软实力的竞争以及世界文学格局的角力.然而,中国文学在海外传播不如预期已经成为既定事实.鉴于此,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便成为跨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使命.文章以友情主题的唐诗为例,基于该主题的英译现状,分析其中的症结所在,提出中国文学译介和跨文化传播的可行性进路和策略.
梧州龟苓膏配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积极践行“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下,做好梧州龟苓膏传统配制技艺的英译,具有促进梧州文化交流和文化“走出去”的作用,为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做出贡献.文章在顺应论翻译模式的指导下,探讨梧州龟苓膏配制技艺的英译过程中的顺应.从解读龟苓膏的配制原料到配制技巧,都应该顺应地方特色与文化,达到文化交际的目的.
本研究基于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需求分析、对其他高校教师的半结构式访谈以及其他院校课程群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新文科建设理念,探索并建构通识类必修英语课程和学术类选修英语课程相结合的民航院校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群,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人文情怀、学术能力、民航专业语言素养的国际化、创新型的高层次人才.
本研究调查了208名西部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二语写作焦虑与情绪智力情况,考察二语写作焦虑与情绪智力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英语专业本科生总体二语写作焦虑与情绪智力均位于中等水平;学生情绪智力与二语写作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文章从情绪因素的视角探讨了研究结果对中国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新文科建设涵盖了两方面的内涵,分别是从分化转向融合、加强传统文科性专业的教育改革.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也要积极做出转变,不断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当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存在人才培养目标欠缺合理性、课程评价体系不科学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固定等问题,为此,基于新文科建设,要构建大学英语课程复合式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同时创设多元化动态英语考核评估体系,同时构建高水平的跨学科师资队伍,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英语思政网络平台建设的策略研究探讨通过增强高校师生的“课程思政”意识,建立跨专业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机制,构建微传播时代的英语自主学习及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模式,为在“互联网+”为载体的知识社会创新2.0模式下,高校英语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学习效率的优化与提升提供新思路.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外语作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互鉴的桥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外语文化建设是高校推动外语学习与实践的平台.如何进行高校校园外语文化建设,为社会培养复合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学生跨文化素养,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亟须探索的课题.文章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全人培养理论,以南通大学外语文化节中的五项经典赛事:“外研社杯”专业系列赛事、外语情景剧大赛、模拟联合国论坛、班级论坛大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文版微讲堂为例,探索高校校园外语文化建设与学生跨文化素养培养的实践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