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8)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规范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有效预防和处理手术并发症,保障手术安全,提高手术疗效,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有关专家,围绕颈椎病手术治疗的若干热点问题,结合临床实际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了深入研讨。经过2年时间的多次专题讨论并在较大范围内反复征求意见,形成了本共识。这一共识提出了颈椎病手术治疗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各分型颈椎病及特殊类型颈椎病的手术适应证,概述了颈椎病手术治疗的基本技术(包括不同手术入路的主要特点、选择依据及常用术式),推荐了颈椎病的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标准,较为具体地阐述了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术前管理、术中管理、术后管理及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对于颈椎病手术治疗及相关临床情况中尚存在较大争议的若干问题,本共识提出了原则性、方向性的建议。本共识仅作为学术性指导意见。

其他文献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起病急,病死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近年来AAS的诊断技术不断改进,许多血清生物标志物都可能有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影像学工具的发展也使AAS的早期诊断越来越准确。以往的开放手术虽然能挽救一部分患者,但还是有着相当高的病死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腔内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使AAS的预后大为改善,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以适用于不同患者亚群。
目的评价额外侧微骨窗入路非透视下阻断夹闭颈内动脉床突旁段大型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应用额外侧微骨窗入路联合球囊非透视下阻断并夹闭载瘤动脉的18例颈内动脉床突旁段大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63±4)岁。未破裂动脉瘤6例,破裂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Hunt-Hess分级Ⅱ级6例,Ⅲ级4
目的探讨功能性单心室合并中重度房室瓣反流外科治疗的早中期结果及再干预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外科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单心室合并房室瓣中重度反流接受房室瓣干预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5例,女性15例。初次干预时年龄为4.5~204.0个月[M(QR):42.5(59.7)个月],体重为6.0~55.4 kg[M(QR):13.8(8.1)kg]
目的了解我国胸外科学科临床的发展现状。方法2016年11—12月,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利用网络调查方式联合开展胸外科学科临床发展现状的调查。调查对象为全国三级医院胸外科主任。调查项目包括医院基本情况、胸外科的基本情况、微创胸外科手术开展情况。不同地区医院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636家有胸外科业务的三级医院接受了本次调查。胸外科床位数3~393张[M(QR):40
期刊
期刊
微小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是pNEN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多数最大径<2 cm,发病隐匿,病程缓慢,异质性强。与一般pNEN相比,其诊断过程、干预标准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微小pNEN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但目前临床上对该类肿瘤的诊疗体系尚不成熟,学界争议颇多。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微小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病理分级、定性定位诊断、决策指征、治疗原则进行综述,系统总结微小胰
期刊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76例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95例,女性81例,年龄(62.4±12.7)岁。采用Clavien-Dindo分级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右半结肠切除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176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