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8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发生概况、症状,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指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 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9-0176-01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主要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20世纪60年代初曾在苏南地区严重发生。最近几年由于江苏省水稻品种更新迅速,粳稻面积不断扩大;稻套麦、免耕麦、麦套稻等轻型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导致耕作制度发生了变化;加之暧冬气候,使灰飞虱数量逐年呈几何级增加;同时1代灰飞虱迁飞时间长,迁飞高峰不明显,数量惊人,灰飞虱的超量发生是水稻黑条矮缩病严重发生的根本原因[1]。此外,该病的发生与水稻品种抗性密切相关,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是导致该病流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灰飞虱发生量连年居高不下的形势下,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江苏省严重发生是必然趋势,由水稻黑条矮缩病造成的减产一般为10%~20%,重病田达50%~70%,甚至绝收。为此,笔者针对当前水稻黑条矮缩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
  1病原
  病原为稻黑条矮缩病毒(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属植物呼肠弧病毒组病毒[2]。病毒粒子为等径对称的球状多面体,大小7 580 nm。病毒粒子有衣壳内外2层。细胞质中病毒粒子以3种形式存在:一是分散或不规则聚集,二是有规则的晶状排列,三是病毒粒子排列成串,外包1层膜呈豆荚状、鞘状或管状构造。病毒钝化温度50~60 ℃,病叶汁液稀释限点10 000~100 000倍,病叶汁液体外保毒期5~6 d。
  2发生概况
  此病在我国最早记载于20世纪30年代,江浙一带于1969—1973年曾严重发生。淮安市自2003年以来零星发生,近年来逐年加重,2008年是发生最严重的一年,田间病株率一般在20%~30%,严重的在80%左右。扬辐粳8号、镇稻99、淮稻5号、淮稻7号等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在灰飞虱发生量连年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水稻黑条矮缩病已成为淮安市水稻上发生严重的病害之一。
  3症状
  幼苗期病株颜色深绿,心叶叶片短小而刚直,其叶鞘被包裹在下叶叶鞘里;而水稻齿叶矮缩病病株发病心叶顶端卷曲。分蘖期本病病株分蘖增多而丛生,上部数张叶片的叶枕重叠,心叶破下叶叶鞘而出或从下叶枕口呈螺旋状伸出。叶片短而僵直,叶尖略有扭曲畸形,边缘白化;而杂交稻种性不纯的杂株则生长都比较正常,一般为株形矮小,心叶宽窄和色条变化等。抽穗期全株矮缩从生,抽穗迟而小,半包在叶鞘里,剑叶短小而刚直;在中上部叶片基部可见纵向皱摺;在茎秆下部节间和节上可见蜡白色或黑褐色隆起的短条脉肿;在感病的粳稻茎秆上可见白蜡状突起的脉肿斑。而水稻齿叶矮缩病引起的病稻,除出现单边碎叶外,其脉肿细长,出现在剑叶叶鞘及叶背叶脉上,与本病明显不同。而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病稻,在幼穗分化期受害引起花和穗扭曲畸形:在苗期受害,植株矮化、抽穗延迟而包颈、分蘖正常。本病在稗草上的病状和水稻基本相同,即全株分蘖增多,矮化丛生,抽穗迟而小,半埋在叶鞘里:而由除草剂引起的药害也同水稻相同,全株分蘖矮化(分蘖数同健株)。叶片刚直,穗颈短缩,在幼穗分化期用药可致花穗和剑叶扭曲畸形,受害轻者可慢慢恢复正常结实。
  4发生原因
  一是传毒昆虫数量大,带毒率高。近年来,由于冬春气温偏高,较适宜灰飞虱的生长和繁殖。二是水稻品种抗性弱。江苏省为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危害,在苏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了抗条纹叶枯病品种。从目前情况来看,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和杂交籼稻品种均容易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在灰飞虱连年大发生的情况下,要通过使用抗病品种来控制这2种病害的发生和危害,似乎是个两难的命题。近年来,淮安市大面积种植的早熟晚粳类型的易感品种,占水稻面积的80%以上,这些品种不仅自身容易发病,而且成为灰飞虱带毒的毒源,进一步促进了病害的流行。三是生态环境有利于灰飞虱和黑条矮缩病的发生。2008年,冬季气温变暖有利于传毒昆虫兼毒源寄主灰飞虱的安全越冬,且沟渠路边杂草丛生为灰飞虱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场所和毒源基地,导致灰飞虱和其传毒的毒源逐年加重。四是肥水管理不当。水稻前期偏施氮肥,植株生长旺盛、叶色浓绿有利于灰飞虱群聚刺吸危害,传播病毒,导致黑条矮缩病发生重,特别是长期深水灌溉田,稻株根系活力差,致使抗逆性下降。合理的水肥管理和栽培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抗病力,减少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5防治措施
  选用抗、耐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尽量避免选购种植淮稻5号、华粳6号及武运粳21号、徐稻3号、徐稻4号、武粳15号、武育粳3号等易感品种,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综合考虑选用抗水稻五大常见病害的品种。如2008年国家最新审定的水稻新品种新稻18、泗稻12、阳光200、连粳6号、即将审定的连粳7号等综合抗病性都较好,而且高产稳产性都优于以前的国省审定品种。合理施肥管水,适时晒田,促使苗壮,增强抗病性[3];选好秧田位置;秧田尽量避开麦田、绿肥田等;调整插秧时间,使易感期的苗期和返青分蘖阶段避开灰飞虱传毒高峰。做好秧田四周杂草上的灰飞虱防治;在秧苗2~7叶和大田初期,应持续做好灰飞虱防治,秧田每隔3~5 d防治1次,大田初期治1~2次;选用有效药剂。灰飞虱发生初期选用阿克泰30~60 g/hm2,当灰飞虱成虫大量出现时,应加50%混灭威1.5 kg/hm2均匀细喷雾[4-6];在发病流行区应增加防治次数,改单家独户防治为群防统治,做好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防治,确保全区域有效控制。
  6参考文献
  [1] 徐海莲 肖筱成,徐善忠,等.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防治调查研究简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95-96.
  [2] 杨杰,王军,周彤,等.江苏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的RT-PCR分析和快速检测[J].华北农学报,2008,23(6):87-92.
  [3] 王银燕,陈军华,黄玉松.水稻矮缩病综合防治示范方实施经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S1):219—220.
  [4] 杨昌强,彭辉,许永久.睢宁县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76-177.
  [5] 秦龙,沈会生,吕宏飞,等.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6):130-131.
  [6] 李湘民,马辉刚,兰波.不同生育期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症状特点、诊断及防治[J].江西植保,2008(4):166-167.
其他文献
应用国外成熟量表工具对307位职前科学教师进行调查,探索其TPACK自我效能感,研究发现:研究对象无论是在性别维度,还是在院校层次维度,抑或是在学历层次维度,TPACK自我效能感
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对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新疆职业大学、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
“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新世纪,民主党派要更好地开展民主监督工作,就应明确监督的目的,树立正确的民主监督观念,提高自身
<正> 一、概况分析30多年来,我国氯碱工业一直沿用石墨阳极电解槽进行氯酸盐产品的生产。虽然工艺较成熟,但生产强度低,电解电单耗高。国外同行业的一些公司从60年代起就已开
在爆红的短视频时代,快手打通民俗文化传播新路径,云南彝族左脚舞褪去"外衣"走入大众视野。在新时代文化融合的趋势下,左脚舞要保留原有的"底色",也要焕发出新的光泽,但在发
在对基片曲率法常用的Stoney公式进行必要修正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计算SU-8胶层内应力的理论模型,并采用轮廓法直观地测量了内应力引起的基底曲率的变化。通过ANSYS仿真揭示
“2008年,我国建筑钢结构市场十分巨大,将拉动钢结构用钢需求,整个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这是2007年12月7日在沪由上海市金属结构行业协会、宝钢集团宝钢钢构主办,宝钢产业大通钢
服务学习是美国当前最具影响力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一。反思是服务学习中最关键的环节,它既为服务活动与课堂学习搭建了相互联结的桥梁,也是实现服务学习目标的重要保障。杜威与
本文以龙泉河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了翻转内衬法(CIPP)非开挖修复工艺的运用情况。
公号类新媒体作为湖南台媒体融合的主战场之一,其发布的优质内容优化了湖南台的公众形象,长久以来备受公众关注。然而伴随其迅猛发展的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与日俱增的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