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记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2245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佛山三水区上课的女老师,只要一说起三水上课的穿衣经来,个个有满腹的牢骚,穿错衣的故事几乎每人都能讲出好几个来。
  三水的课经常连排两日,住一夜当然是比较惬意的,傍晚三五成群吃饭谈心或湖边散步,但是涉及到这两日的穿衣服和带衣服,却令人无限苦恼。
  每逢第二天赴三水,之前的准备总是没完没了,上课文件不必提啦,雨伞、水杯、纸巾、过夜的睡衣、拖鞋、洗漱用品也不必提,有的老师还带着洗发水、吹风机什么的,当然这些物品都是第一周带去放在宿舍,第十八周再带回来就是。
  但是讲究的女老师还是每周拉着大旅行箱去三水,里面放的自然不是电吹风、洗发水,而是两天的备用衣服。
  “去三水时穿的那套衣服,竟是个赌注”
  头天晚上,一定上网搜看未来两日天气预报,把握好今、明、后天的温热区别,然后打开衣橱备装。然而看着琳琅满目的衣橱,往往颇费踌躇。
  三水校园这个地方,离广州只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可是气候却变幻莫测。十几年来,有的老师捕捉的规律是:广州冷的时候,它一定更冷;而广州热的时候,它也一定更热。有的老师却总结为:广州冷呢,它一般会热;广州热呢,它一般冷一点。
  校园虽然很美丽,但是野旷无村镇,树木未成荫,小气候经常出人意料。
  对着衣橱,把衣服一身身摆在在床上搭配着,颜色、风格、时尚、得体、端庄、舒适、方便几乎都要考虑到;中午食堂吃饭、晚上湖边散步,也要考虑;还有围巾、鞋子、小配饰等,什么都不愿牺牲。把明早出门穿的备好了,还要把后天的衣服也备好装包,但是那个神秘的后天有多少不可知呢!
  即使出门穿的那套衣,也是要费心很久的,往往备好两套,厚薄略区别,摆放床上,早上起来,一边刷牙,一边伸手出窗户感知凉热,然后确定穿哪一套,临到上身,也免不了反复斟酌,甚至反复穿脱几遍,但是等班车到三水校园,停在教学楼前的广场,一出车门,才知道穿错了!——也可能穿对了。
  “三水穿衣,宁多勿少”
  身为上课教师,颜色、风格、时尚之外,衣装总以端庄得体为宜;自然还要以宽松自在为宜,要能够站坐自如、举臂方便(黑板写字)、走路轻松。还要考虑吃饭、端盘、探菜、舀汤等,饱腹也能自如;也以颜色耐脏点为宜,吃饭拖油带汤外,还有无穷的汗水,上课的时候背上小河流水,四节课后衣背尽湿汗迹斑斑。
  反正这两天的衣服,端庄得体漂亮之外,更要方便上课走路吃饭散步,不怕脏不怕汗不怕吃饱等,方便干两天体力活。杨绛早就说过大学上课是体力劳动。
  但是,不管怎样,最重要的是穿对衣服。因为受冷遇热的时候,这些都顾不上了。
  我有过多次穿错衣的遭遇,之前也是经过周密妥善的穿衣部署,也不免行前反复穿脱的斟酌,结果,三水遭遇寒风料峭,冷雨萧瑟,而身上衣衫轻薄,被冻得抖抖索索,面无人色,回来往往病倒。而有的女老师狼狈得披着大披肩坐在讲台上或者向三水的工作人员借衣穿。
  所以大家总结:三水穿衣,宁多勿少。
  可是多穿衣的也是狼狈不堪的。一次冬春时节,我参照广州天气穿衣,结果一到三水,就知道穿错衣了。三水燠热,我穿了厚毛衣外套,里面内衣不得外穿,下午1点45去上课,走在校道上,温度非常高,路上学生衬衣薄裙,我捂着厚重的毛衣外套,身重步沉,走到教室面红耳赤,全身汗湿。
  最后总结的三水穿衣原则最重要的一条是:内衣兼可外穿,外衣兼可内穿。若是穿多了,可以随时脱下外套,继续工作,里面的衣服同样端庄。而风雨过后,小有寒凉,外加一件,则别具风姿,外衣亦内穿了。所以许多女老师行前搭配衣服或携带衣服,多以这个原则为要。
  “新鞋不可穿,旧鞋也不可穿”
  鞋子呢,自然要配衬衣服,但更要舒适、轻便,宿舍到教室,教室到饭堂可是几段长路,而且要在有限时间内赶到,很费脚力的。至于是高跟鞋还是平底鞋,全看个人习惯和功力。
  总结出来三水穿鞋的重要原则是:新鞋,自然不可穿。一次在回广州的班车上,一个女老师一上车坐下就把两只鞋狠狠甩掉,原来脚趾被磨破了!大家纷纷控诉新鞋的罪恶,一致的意见是,新鞋不可来三水,除非之前脚趾后跟被反复检验过。
  旧鞋呢,当然也不可穿来三水,因为底子可能发生了质变,开帮断裂在所难免。
  尤其放置一两年的旧鞋,即使如新,也不能轻易出征三水的。因为有的皮鞋,存放半年一年的,经常就废掉了,看着好好的,一踩底子往往碎掉。一个老师穿了放置一年的鞋,正在讲台上课,忽觉脚底异样如踩棉花,一看脚底一片烂絮,下不来讲台了,只好电话家里送鞋。这是本部上课轶事,救火方便,如果在三水,天啊!
  我最近有一次这样的遭遇,一双几年没有穿的紫鞋,为了和衣服配色,也为开发资源,大胆穿上赴三水,希望它不辱使命。为备万一,另带一双备用鞋。饭后回宿舍,正逢天气下雨,地上布满积水,虽然小心地避着,鞋还是打湿了,路上遇到一个同事,春风满面刚打过招呼,忽觉脚下异样,一看,不好,鞋跟刚刚离开鞋帮,走路的时候,轻轻拍打我的脚跟。我一时大窘,正在通衢大道上,幸好第四节课还没下,奔赴食堂的大军还未来到,于是尽快跛足赶路,艰难地回到宿舍,换上宿舍里那双备用鞋。
  “听过很多穿衣经,还是难免穿错衣”
  然而无论总结了多少条穿衣经,女老师三水之行还是难免地发生着囧事,原因就是,端庄之外,舒适之外,轻松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美。那么多的学生看着你,那么多的女同事争奇斗艳着,那么多的男同事暗里打量着品评着,怎么能放松战备呢!
  年轻的,有着无穷的精力和勇气,敢于穿着,即使不舒服,那是其次,美和时尚才是第一原则;年纪大点的,口口声声说着老啦,没有一个服老的,每次的三水之行,也是对年龄的一次征伐,女教师平时多半在家里穿着睡衣过日子,一周少有机会靓装出行的,焉能错失机会!
  夕阳下,下课的人流中,一个年近半百的女教师穿了时尚的大红风衣,束着腰带,蹬着高筒靴,余晖斜映中,恍然年轻了二十岁。
  这一瞬间,那些穿衣的苦恼大概被抛到九霄云外了罢!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出现《老王》这篇课文并不难,但要出彩并不容易。通过反复阅读,查阅参考资料。我把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梳理内容、品味语言、体味作者的平民情怀。这是第一步,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的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包括: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
在适当假定及其它一些光滑条件下,用更为简便的方法证明了拟似然非线性模型的拟似然方程解的渐近存在性,并且求出了该解收敛于真值的速度。
新课程倡导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较轻松,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创设“绿色教学课堂”,走进
知识论以"知识"作为研究核心,是英美哲学下颇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随着知识论研究的深化,"知识"不再是唯一的议题。出现了"德性知识论"、"社会知识论"等多元化议题。然而,当代知识论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广大教师在庆祝自己节日的同时,不免心生感叹:教师节的“节日味”越来越淡了。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人在偏僻村小,但村子的读书求学氛围很浓厚。教师节很热闹,学校敞开门来庆贺。村干部积极给我们庆祝节日,让大家倍感自豪。村干部不让老师们自己劳动,而是他们到学校忙碌,布置会场,买菜做菜,准备一餐节日的美味,教师们则享受下“贵宾”待遇。  首先是开庆祝会。村干部讲话,就是拉家常,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