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述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时期的较虚弱体系中语文课程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学生的德育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落实德育教育,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背景下的教学需求,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建立良好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究了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全面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德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策略
  引言
  在初中时期的教学中,语文课程是落实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分析和解读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展开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对学生落实道德素质的发展和熏陶,优化整体的教学效率,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一、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为了全面落实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需要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学生平时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完成课堂导入教学,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展开深度学习,保证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实现融合,建立轻松、高效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课程的乐趣,为学生带来爱国主义、一诺千金等相关教学影响和熏陶,促使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例如,在《观沧海》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学生对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相关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历史人物曹操吧,其是三国时期的众所周知的著名人物,在历史上做出了伟大贡献,并且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今天我们就基于该首诗词中全面了解和把握曹操的个人情感,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分散该首诗词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通过详细描写祖国山河的宏伟壮观,不仅刻画了雄伟的动人形象,更是彰显了作者情感,让学生体会作者潜藏心底的积极向上进取精神,让学生受到感染,促使学生建立积极进取意识,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完善自我,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1]
  二、注重作者与背景的详细介绍,落实德育渗透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涉及到众多高质量的优秀文章,同时在这些文章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教师需要注重“作者简介”相关内容的介绍,将良好的爱国主义以及思想教育全面贯彻到作者简介中。例如,在《故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设计问题:鲁迅年轻阶段,本身是专心研究医学的,后来是什么原因弃医从文了?通过对以往鲁迅文章的深度学习,引导学生认真回忆,然后教师给予最后的补充,让学生全面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根本原因在于为激发国民意识、拯救国家。最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作为优秀的初中生,祖国发展的建设者,一定要积极努力的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将个人伟大理想与祖国发展需求进行结合,为祖国发展献出一份力量。此外,在初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多数文章都详细介绍了写作被背景,教师应当科学合理的运用,彰显德育渗透的根本价值,切实践行道德教育,发展学生的德育素质。
  三、深入挖掘教材元素,促进学生增强感恩意识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其受到了父母的千般宠爱,同时也逐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正处于敏感青春期以及叛逆期学生的建立成长。然而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隐藏着多元化的感恩匀速,只要教师深入挖掘,就能发现与感恩教育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而帮助学生增强感恩意识。例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全文的通读任务,并准确找出课文中描述父亲背影的相关片段,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感触最深刻的片段。因为朱自清先生具有一定的文笔功底,文章中大部分细节描写都非常细腻,将血脉相同父子之间的浓厚亲情直观、具体的呈现了出来,学生通过精读能够建立情感上的共鸣,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表达平台,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与父亲之间发生的感动事件,借助故事阐述和情感回忆的方式,深刻体会父母给予自己的关爱。
  四、在课堂教学中切实的德育教育
  在德育渗透和落实过程中,应当以学生实际特征为中心。现阶段初中生在正确看待人生、努力勤奋、积极劳动、服务集体等众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其看待问题通常侧重于表面形式,严重忽视了本质。课堂教学是落实德育教育工作的关键场所,其主要以教材为载体,教材中蕴含着多元化的德育元素,如爱国主义、积极乐观、民族自豪感等等。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德育与智育的共同进步,不能脱离语文训练的支持来落实德育工作,同时应当避免将语文训练作为德育的附属。例如,在《藤野先生》一课的教学中,面对“日本人严厉惩戒为俄国奉献的中国侦探”这一历史上如此羞耻场面,部分学生依然无动于衷,觉得不值一提,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当时背景的同时,让学生多次朗读这一片段内容,让学生通过朗读深刻感受当时情况下看客们的麻木,借此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一个国家往往在国际上占据的地位,是由其人民素质以及更经济水平决定的,进而促使学生正确意识到要想保证祖国繁荣昌盛,在国际上占据前沿地位,必须现阶段就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进而在步入社会之后为祖国发展奉献一份力量。结合文天祥、朱自清等人的相关事迹,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语文课程的德育应当结合语文课程特点来开展,借助形象具体的感染、情感的熏陶以及耳濡目染的作用来建设良好情操,增强学生的思想觉悟,促进其养成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这种充分针对性色彩的德育渗透,对于学生思想认知的培养和发展相比于课文语言文字教育获取的效果要明显。[2]
  结语
  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完善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文化素养的建设发挥着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贯彻是一项坚持不懈的工作,新时期背景下“德育工程”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如何在语文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全面贯彻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循序渐进地接受和吸收愛国主义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是广大教师需要深刻思考和实践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强.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述[J].新课程,2021(33):89.
  [2]谢兆武.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措施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1(23):35-3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改革和创新,朗读教学占据了重要的教学地位,学生通过朗读的学习,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也培养了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身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将朗读与课堂相结合,使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问题;策略  引言  朗读教学是将枯燥的语文汉字通过朗读的方式转变为丰富的情感,对学生的语感和感情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朗读教学过程
期刊
【摘要】小学是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同时也是完善认知能力的关键时期,由于小学生的自主意识还不够成熟,所以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如果教师不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就会对小学生以后的成长造成很不利的影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建设,才能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同时,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健康成长  引言  现如今我国很多校园中都
期刊
【摘要】 游戏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它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农村幼儿参与角色游戏的兴趣,也为了更好地发挥角色游戏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我们进行了就地取材以农为本的角色游戏探究。从中发现选择适宜的内容,提供层次分明的操作材料,是本土化角色游戏富有生命力开展的关键。  【关键词】角色游戏 本土化  角色游戏:是指按幼儿意愿,通过扮演角色、使用玩具等创造性地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的一种活动  本土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也更加重视。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应用有效策略,更加高效去开展阅读教学,才会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为此,本文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了探讨,以期可以为其他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  当下,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提高学生的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幼儿课堂也在进行方向的调整和方法的创新。促进孩子的思维全面发展,培养其良好的语言能力和看待事物科学的眼光是教育关键。由此,教学工作者更加强调的是幼儿语言领域的教学创新,不断开展科学的主题活动,以此达到教育目标。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容忽视,将其应用于幼儿课堂当中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领域;信息技术;整合
期刊
【摘要】現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普遍地应用到各个教育领域当中,并且更加符合当前教育教学制度的需求,通过将网络技术与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进行深度的融合,不仅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增添了更多的数学知识点,同时也有利于拓展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并且还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融合  引言:  由于新课程改革
期刊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成长与进步的新空间,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幼儿园进行特色化发展,需要将幼儿作为教育的中心,结合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借助幼儿园的新型教育方式,在趣味多元的教育活动中激发大班幼儿懂礼知意,规范自身的言行,提高自我认识,在与教师进行互动,与其他幼儿进行交往时产生正确的行为认知。教师在思考幼儿年龄层次以及行为特点中,强化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的不断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构建学生学科素养和语言学习能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重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进行语感的培养,结合不同的文章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同时教师也需要对于所学习的语文知识,不断的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这样学生对于所学习的课文内容,就会有深刻的理
期刊
【摘要】拓展训练是在传统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展开的,最早这种形式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之中,而且在现代西方教育之中得到较好的运用,部分国家已经针对体育课程的标准体系制定的相关的内容。当前我国很多学校也开始重视体育课程中拓展训练的投入,而且也得到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因此,在当前深入探讨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拓展内容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分析,并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围绕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训练中的应用做出
期刊
【摘要】由于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会蒙上阴影,其在生活和学习上,会有许多不足。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需要将教学及心理教育融为一体,实施有效的监管策略,才会更好引导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并且,还会让留守儿童对阅读形成浓厚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阅读习惯;兴趣;培养  前言:  农村留守儿童是急需社会关爱的弱小群体,语文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