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aj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GPS技术的逐渐完善,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宽广,在电子行业、交通行业等重要领域都发挥着不可代替作用。同时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由于其自身的精确度高、观测时间短等优点,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关键技术,为工程测量实现数字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GPS技术 工程测量
  [中图分类号] P228.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142-1
  GPS又称“全球定位系统”,它是通过卫星将搜集到的相关信息传递到地球上的接收装备,是利用无线电的形式进行远距离的传送,它可以向用户提供目标的地理位置、时间信息等。GPS作为定位系统的新秀,具有众多不可比拟的优点,随着先进技术的持续发展,GPS卫星导航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的使用得到一致认可,同时其保密性以及抗骚扰性对工程测量起到重要作用。
  1GPS测量技术的优点
  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GPS测量技术拥有众多优势。首先是全天候性,这种测量技术无论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它不受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环境的制约,能够在众多领域广泛地应用;例如在深海石油勘探、汽车导航、罪犯追踪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同时在我国的工程控制网的建设以及完善过程中,GPS测量技术起到关键作用。其次是它的精确性,GPS技术能够准确的定位到三维空间,并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用的数据信息,对每个测站之间的地形没有过多要求,只要保证测站上空有足够宽阔的空间,使传递信号不受干扰,就能够正常运行。最后其操作简单,只需要技术人员将天线调试到合适的位置就能够自动进行观测和数据处理,求出观测目标的三维地理坐标。
  2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广泛应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工程建设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最近几年,GPS测量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得到迅速地发展,建立含勘测、设计、施工以及工程后期管理为一体的数据化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2.1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对落后的工程测量技术都是由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操作,不管是什么施工环境都需要亲身实践,这种方式在非常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很容易发生事故,危及测量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然而GPS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描绘出模拟工程现场的地理环境,呈现一幅清晰的、逼真的三维图像,利用这些相关数据信息,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程测绘流程,能够明确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故障,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以避免人员伤亡以及不必要的损失,GPS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高效的完成工程测量工作,并且能够保证测量方案的可操作性、技术性以及安全性。
  2.2GPS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工程测量中需要将观测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定位才能准确掌握相关信息,而这就用到了GPS定位技术,它将结合几何学的知识以及物理学相关内容,通过太空中的卫星测量以及地面的接受设备进行精确的、全方位的考察。如今在工程测量领域广泛应用的GPS定位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种,分别是静态和动态的相对定位,其中动态相对定位主要是利用载波相位测量,这种技术需要一个比较精确的控制点作为工程测量工作中的控制基站,对观测对象施行动态的连续观测,这有这样才能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而静态相对定位是通过多个地面接收装置通时对观测目标进行观测,最后由专门工作人员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一般情况下GPS系统都是由24颗卫星构成的,它们围绕地球进行动态监控,在不受周围建筑的影响下,10°以上的水平角能够收到七个卫星所发出的信号,由于较高的物体会对信号的传播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有时将惯性导航技术以及GPS定位技术结合起来,能够发挥更强大的测量效果。
  2.3在测量施工水准点中的广泛应用
  工程建设单位大多采用的是比较落后的水准测量技术,在准确度以及严密性上存在很大不足,因为技术缺陷造成的失误也时常发生,因此很多施工单位将水准点制定在100米和500米之间,这样距离较远同样也会给施工带来很多麻烦。但是通过GPS测量技术就可以确定水准点的范围,能够更好的保障施工建设,提高其工作效率。
  3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问题和对策
  首先在选择测站点的时候,要进行严格的选址,排除周围障碍物的阻扰,保证所有物体的高度角都在10°以下,才能确保信号不被反射,而造成传递路径的误差;除了需要一个较为开阔的地理位置以外,在测站点选择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其上空的情况,要尽量保证高度角在10°到15°范围内没有障碍物,以确保信号发播、傳送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要在测站点附近200米以内不能够有干扰电磁波的物体存在,例如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装置和高压书输电线等,避免电磁波对卫星信号产生干扰。
  其次在GPS网进行基准点选择的时候,要充分运用GPS的定位成果,要将联测点的总数多于三个,并且进行精确的分布,否则有可能会导致定位结果产生扭曲。因此,基准点的科学选择是确保GPS能够对数据进行准确分析的关键。到2012年我国已建成A、B两个级别的高精度GPS网,但是由于覆盖的密度相对比较小,而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所以在进行工程测量的时候要以国家的大地点作为坐标转换时的依据,以保证基准点的准确度。
  最后在解算基线时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天空中的对流层或者电离层对电磁波的折射作用太强,这样很容易改变原来的传输路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删除低高度观察的数据信息,来避免与对流层以及电离层之间的影响,将观察对象提高到高度角。第二,GPS卫星观测的时间比较短,在进行结算基线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信息的可靠性,要尽量删除观测时间较短的卫星所保留的相关数据。第三,多路径效应,这种现象会使观测值失去使用价值,可以采用删除多路径效应发生时产生的数据信息。第四基线起点的坐标会发生偏移,我们在实际工程测量中,将准确度高的点作解算的起点。最后是卫星周跳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删除卫星周跳时期的数据信息,来确保观测的数据质量。
  4结语
  根据以上所阐述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与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相比,GPS测量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减轻技术测量人员的工作负担,实现数据化工程测量,但是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缺陷,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充分发挥GPD测量技术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治政.GPS在工程测量实践中的问题与体会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9).
  [2]王庆光.GPS接收机工作原理与误差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1(12).
  [3]胡娟娟,李宏波,王迪.论GPS在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04).
其他文献
[摘要]"十二五"期间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科学制定"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重点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加大环保工作力度的必要性,然后归纳了"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最后从五大方面对"十二五"环境保护做了详细的展望。  [关键词]十二五 环境保护 城市化 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
期刊
[摘要]"费县石"天造地设,鬼斧神工,储量丰富,具有"形、雄、肥、秀、瘦、透、漏、皱、色、音"等特点,素有美誉并被广泛应用于园林造景。本文在阐述费县石的特征及其分布数量的基础上,从古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及水动力条件,地层构造运动几个方面分析了"费县石"之成因。研究认为:费县石属溶蚀灰岩形成的造型石是在华北鲁西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和温度,CO2的溶解、酸性水的侵蚀,岩层构造及构造运动相关。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提出了保护地质环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必须全方位、全角度综合考虑,单一的政策和办法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矿山地质 环境保护 治理  [中图分类号] P6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174-2  1地质环境保护的意义  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
期刊
[摘要]目前面对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自然环境的破坏变得日益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加强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工作。其有利于保护水土资源、能够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持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就此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行了分析,为了能够更好地构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设 策略 分析 问题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X171.4 [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库容计算的基本原理以及CASS软件中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利用CASS软件中的数字地面模型(DTM)法与方格网法进行库容计算。通过实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DTM具有精度高、计算速度快的特点。  [关键词]库容 数字地面模型 方格网 断面法  [中图分类号] P28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63-1  1引言  水庫库容是水库优化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低应变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范围,阐述了低应变法在检测基桩桩底持力层是可能会出现的几种情况,并结合典型的工程实例,探讨低应变法检测基桩桩底持力层应注意的问题和技术要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应变法 持力层  [中图分类号] P25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97-2  0引言  低应变法检测基桩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作为一种
期刊
[摘要]环境监测是提升生态环境效益,维持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当前,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但环境监测系统仍然不够健全,环境问题依旧明显。立足于当前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现状,结合自身实践工作经验,提出质量管理控制发展对策,以期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效率。  [关键词]质量 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
期刊
[摘要]地大物博是我国的标榜语之一。我国丰富的地下财富也是国民的骄傲。在当今许多的地质活动中,例如矿产的勘查、考古活动的进行以及水工环的勘查工作中,都需要用到一种物探方法,即电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法的种类也得到了一定的丰富,新出现的激电法、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等已经得到业界人士的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与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本文以电法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应用中的几点认识为题,对相关的电法
期刊
[摘要]文章选取景观多样性指数(H)、景观优势度指数(D)、区域生态环境指数(EVt)等景观指标,从斑块和景观2个尺度定量分析了庄河市的景观空间格局,并揭示了景观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将之与辽宁省其他城市相比较,对庄河市景观空间格局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做出初步研究。  [关键词]景观空间格局 生态环境效应 庄河市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
期刊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从而提出如何加强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的有效协调关系,也明确了具体的构建思想和方法,从而促进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的协调运行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健康发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 环境监察 协调 运行  [中图分类号] X830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169-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