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做法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me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面对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自然环境的破坏变得日益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加强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工作。其有利于保护水土资源、能够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持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就此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行了分析,为了能够更好地构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设 策略 分析 问题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173-1
  就世界发展来看,我国是目前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一个国家。据相关人员统计,目前我国大约40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存在着不同程度水土流失的现象。水土流失会使土地生产力下降,会导致河湖泥沙淤积的现象,加强了干旱以及洪涝的灾难的发生,从而严重性的威胁了人们生活。简单来说,治理水土流失现象已经成为保卫我国发展的一大关键之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运用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可以针对不同恶化程度的地方,实施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或者设计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以期能够实现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现象。就此提出了相关策略,仅供参考。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意义
  水土生态建设的意义,指的就是在进行水土保持过程中,所采用的各项措施对于保护和改良人类社会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的综合运用。在各项措施当中,对于水的保护工作以及对于土的保护工作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步骤。首先从水土保持的定义来看,要确保其内容,明白水土流失的含义,明白水土流失以及水土保持的概念,虽然说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根据一些论著,很清楚地知道了他们的含义。土壤侵蚀指的就是风、水、人为活动等造成陆地表面水土资源和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在人类逐渐了解了土壤侵蚀以及水土保持的认识之后,土壤侵蚀以及水土保持的概念在不断地演变着。比如说,土壤侵蚀已经开始由最初的风力或者水力作用引起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逐步的向内外力而不断变化。并且被不断地剥离、搬运和沉积。但是,伴随着人们对土壤侵蚀以及水土保持认识的不断深入,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的概念以及内涵在不断的演变。土壤侵蚀已经开始由最初的地方或者锋利作用等引起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逐步在内外力的作用下,被剥离、分散、搬运、沉积,水土保持的概念也从起初的移动逐渐变成退化,到强调土壤侵蚀环境和全球生态环境的联系。比如说水土流失和水环境的关系,水土保持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即水土保持已经不再停留在山区、丘陵,而是存在于任何有内外力的地方,水土保持的内容已经不在单纯的只是防治水土流失,而是提高土地生产力,维护土地生产力,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水土保持设计的内容除了要进行水土资源的流失的防治以为,还应该进行水土资源、绿化美化环境。比如说防旱保水,慎重的进行土地的开垦。总而言之,水土保持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水土流失防治,而是采用措施将水土资源固定在某一个区域当中。
  2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起。首先是森林植被的破坏问题,由于生态环境本身较为薄弱,尤其是在水土保持方面,如果说森林植被遭受到了不同程度而破坏,就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最终会影响区域的经济、文化以及环境。具体来说就包括了土地利用、就业、技术进步、交通路网以及区域文化,这非常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在加强森林植被管理的时候,应该多采取措施,严厉的打击乱砍滥伐的行为,构建出一定的森林植被群,有效地制止水土流失的现象。
  工程建设也会影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其工程建设会给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以及合理利用的概念,还因为废弃物品以及污染源的侵蚀,会打破水土生态平衡,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它应用的功效。
  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策略
  我国越来越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我国已经开始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重点项目,为了能够达到国家所要求的那个高度,进行更好地实施策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已经开始逐步的加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以及重点环节当中,已经成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治理江河的一项根本措施。对于这一点,我国开始根据相关情况,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开始逐渐改变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以期能够实现我国江河清澈的目标。
  就我国几十年以来坚持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来看,以小流域为单位,进行山、林、田、路、草的推移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使经济效益与社会相结合。不仅如此,还要遵循自然规律,注重发挥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的步伐,从而处理好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将水土流失治理和山区水利建设、防洪减灾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注重分析我國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现状,因地制宜对于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南方丘陵地区等进行重点管理,加强这些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的探索和研究,为了改变我国重点治理生态环境努力,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典型,从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机制,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使各行各业能够积极地加入水土流失治理当中。
  建立适应于我国发展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依照《水土保持法》进行完善。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按照一定的原则,落实水土保持的制度,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
  4强化管理以及运作
  不仅要按照上述所论述的内容进行操作,而起还要按照国家相关水利部门所制定的重点项目的实施管理方法进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严把质量关。对没有县级水土保持规划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能够准予立项。严格把握其质量关,按照小流域实施的方法和单项工程设计的要求,定期对工程进度、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工作,保证工程建设高标准,保质量,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不仅如此,还要在工程验收的时候严把验收关。从组织领导、前期领导到工程计划的完成等,都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
  5结语
  水土流失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所面临的非常严重的问题,为了防治水土流失的现状。要制定好一系列的指标,监测方法以及技术犯规,组织和建立符合我国水土流失特征的模型。引入先进的技术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加强成果的推广以期能够尽快将一些科技成果转变成生产力。
  参考文献
  [1]丁福俊,王铁一.推动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健康发展[N].朝阳日报,2011.
  [2]陈奇,王克勤,齐实,孙立达,吴晓伟.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坡耕地土壤容许流失量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2.(0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层状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在对层状岩质边坡岩性组合分类界定标准及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之上,研究了层状岩质边坡地下水的分布特征。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认为:对于层状岩质边坡而言,在以岩性组合分类标准对岩体进行分层界定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考量边坡稳定性受地下水的影响。  [关键词]层状岩质边坡 岩性组合分类 地下水分布特征 分析  [中图分类号] U213.1+3 [文献码] B [文章编
期刊
[摘要]以吹扫捕集富集、TR-5ms柱分离、单四极杆质谱仪检测及选择离子扫描模式测定水中5种挥发性卤代烃,并对吹扫捕集及气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下,本方法对5种挥发性卤代烃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平均回收率在90-110%之间,检出限0.10-0.20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8%,能够满足地表水及饮用水检测的要求。  [关键词]吹扫捕集 质谱 挥发性卤代烃 水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天然气具有很多的优点,不仅清洁而且热值高,属于多组分混合气体,其成分结构中甲烷所占的比例最多,此外还含有丁烷、丙烷、乙烷等其他气体。煤矿层、油气田、页岩层是天然气集中存在的地方,是烃类与非烃类混合气体。勘探、开采、运输、加工是普通矿藏能源开发基本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天然气在能源性质方面具有易爆、易燃、易泄露的特点,因此如果发生事故,就会产生严重后果,会使国家与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正因
期刊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范围的不断扩大,环境保护工作也不断的加大力度,同时逐渐加大了环境监测的力度。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监测的地位和重要作用,然后归纳了当前我国环境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环境监测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监测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168-1  1环境监测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环境监测是
期刊
[摘要]对于高速公路测量而言,原有的测量技术受自然因素的限制程度较高,并且测量精度较低,因此无法满足日益增高的测量要求。GPS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测量使该项测量工作获得了技术性的飞跃,并且给测量行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GPS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测量能够凭借其自身的优势给测量工作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从而推动道路行业的进步。本文结合GPS技术在高速公路测量中的实际运用,进行的GPS技术应用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我国黄山风景区早已经列入世界文化和遗产,研究黄山风景区的开发和资源利用是本文重点,以及讨论黄山景区资源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并且总结了黄山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维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黄山风景区 风景资源 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172-1  黄山为中国东部的第一个多峰高耸的山脉,山势险峻
期刊
[摘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公共资源之一。而目前的环境已经遭受了很大的破坏,要提高环境保护的力度,制度的创新是核心。论文主要分析了目前的环境制度的现状以及目前的环境制度创新趋势,并且将这些制度的创新对环境保护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环境保护力度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制度创新 环境保护 影响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
期刊
[摘要]"十二五"期间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科学制定"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重点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加大环保工作力度的必要性,然后归纳了"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最后从五大方面对"十二五"环境保护做了详细的展望。  [关键词]十二五 环境保护 城市化 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
期刊
[摘要]"费县石"天造地设,鬼斧神工,储量丰富,具有"形、雄、肥、秀、瘦、透、漏、皱、色、音"等特点,素有美誉并被广泛应用于园林造景。本文在阐述费县石的特征及其分布数量的基础上,从古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及水动力条件,地层构造运动几个方面分析了"费县石"之成因。研究认为:费县石属溶蚀灰岩形成的造型石是在华北鲁西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和温度,CO2的溶解、酸性水的侵蚀,岩层构造及构造运动相关。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提出了保护地质环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必须全方位、全角度综合考虑,单一的政策和办法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矿山地质 环境保护 治理  [中图分类号] P6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174-2  1地质环境保护的意义  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