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合并腹壁疝的外科治疗策略

来源 :外科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umest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物质条件的丰富,肥胖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全球约1/3人口处于超重与肥胖状态.在我国肥胖人口已近9000万,高居世界第1位.腹壁疝是临床外科医师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与肥胖关系密切.肥胖者腹壁疝的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体重者.来自美国外科医师协会国家外科质量改进计划(national surgical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NSQIP)数据库的研究发现,约60%行腹壁疝修补术(ventral hernia repair, VHR)病人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0,在减重代谢手术肥胖病人中,约8%手术时发现同时有腹壁疝[1-3].目前,美国每年实施减重代谢手术超过20万例,腹壁疝手术约35万例.但有关肥胖合并腹壁疝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且绝大多数研究为中、小规模的回顾性研究,缺乏高级别证据的研究支持.对于肥胖合并腹壁疝的诊治在诸多方面仍存争议[4].因此,分析现有资料,正确认识并制定肥胖合并腹壁疝的外科治疗策略,对于提高肥胖合并腹壁疝病人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介绍分布式人工智能(DAI)技术和多智能体系统(MAS),详细讨论研究多智能体系统应用于制造业的可行性及关键技术,并给出多智能体系统应用于制造业的几个研究实例。 This paper intro
【研究背景及目的】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Src Suppressed C Kinase Substrates,SSeCKS)是1995年发现的细胞支架蛋白,属于蛋白激酶A锚定蛋白超家族(A Kinase Anchoring Pro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
近段时间来,尽管中国证监会为了呼应党的十六大召开,出台了一些以往人们认为是“利好”的政策,但是股市的走势并没有顺应管理层或有些市场人士的期望而上升,而是逆人们预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过敏性哮喘是其中最常见类型,由Th2细胞介导的呼吸道过敏反应,以呼吸道嗜酸粒细胞浸润、血清IgE升高、杯状细胞化生
日本东芝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能在1英寸(2.5厘米)直径的管道内工作的微型机器人。它能进行直观的检查,并能识别与收集异物。 Toshiba Japan has developed the world’s
[目的]:  观察低氧刺激对心肌细胞Notch配体Jagged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分析低氧诱导心肌细胞表达的Jagged1对心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  1.采用“机械分散+酶消化”
1952年, Henrikson[1]为治疗肥胖病而施行的小肠切除手术被认为是最早的减重代谢手术.1954年, Kremen等[2]实施第1例肠道旁路手术,减重效果明显,但顽固性腹泻及营养不良使其
本文将2000年到2005年从各下级市县疾病预防控中心送检的自然人群血清标本与我国现流行的15群15型做MAT(显微镜凝集实验),对其进行分型鉴定。发现安徽省的钩体病的病发得到了
在全球范围内,病态肥胖病人逐年增加,我国也不例外[1].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作为病态肥胖伴随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病率也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