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北京一条鱼

来源 :商品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一条鱼并非像传说中那样只有七秒的记忆;如果它立志从运河的南端北上,经过1700公里,游到北京,它会见到什么样的风土人情,特别是两岸人间世界里流传已久的衣食住行?
  龙游,美食在运河之外的起点
  这条鱼是从龙游出发的,这里号称“竹子之乡”,从这里游到杭州需要经过兰溪、桐庐、富阳,然后到达杭州滨江区。它距离杭州名胜,西湖,不过几公里。以龙游为始,是因为运河起点的名菜——西湖醋鱼。如今这道菜的主要食材——草鱼,超过六成产自龙游。
  “西湖醋鱼”历史悠久,据说南宋时出现,创制人是民间女厨“宋五嫂”。关于她及这道菜,传说版本很多。其中一个说宋五嫂美貌绝伦,丈夫宋五哥诗书撑腹而遭人陷害,其弟状告无门,远走避难,离去前,宋五嫂创制酸甜味“西湖醋鱼”,告诫小叔无论远方之酸甜都勿忘家兄之仇。
  另一个版本阳光得多。宋高宗游西湖,尝到宋五嫂做的鱼羹,赞不绝口,以其为脍鱼“师祖”,宋五嫂由此声名远播,精研厨艺,最终创制了西湖醋鱼与宋嫂鱼羹两道名菜。
  但如今距南宋已近千年,宋五嫂的制法早已不为人知。清人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西湖醋溜鱼,相传是宋五嫂遗制,近则工料简濇,直不见其佳处。”梁氏不仅认为此菜在他那个时候制法简单无味,且食感不佳。
  但梁实秋的观点似乎不同,他喜欢西湖醋鱼的自然与清淡,在《雅舍谈吃》中专门提到这道菜,而这道菜还曾引起一位食客与厨师当街争论制法最后招来警察,闹得周围沸沸扬扬的事,还是证明了它的魅力。
  苏州,“江南三味”的大本营
  若有幸漏网,鱼儿还可继续前行,顺着运河北上,过湖州,进太湖,抵达苏州。
  “江南三味”,有两道在苏州,一是“松鼠鳜鱼”,一是“清蒸鲥鱼”。
  《调鼎集》中记载了“松鼠鱼”,文云:“松鼠鱼,取季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炸成松鼠式,油,酱烧。”季鱼,即鲫鱼。但苏州本地传说却是“松鼠鲤鱼”,说乾隆皇帝曾在松鹤楼品尝过,与文献记载不同。或许“松鼠鱼”历史悠久,只是,最初并非鳜鱼制作。
  鳜鱼是十分名贵的淡水鱼,其肉细嫩鲜美,营养价值很高,李时珍称其为“水豚”,体质衰弱、虚劳赢瘦、脾胃气虚之人食用,大有补益。以鳜鱼制菜,由来已久,但“松鼠鳜鱼”却是苏州首创。
  这道菜除了形似“松鼠”外,卤汁浇到鳜鱼上“吱吱”的声响也是其得名的缘由。此外,此菜需要极佳刀工。斩脊骨、批胸刺、直剞菱形花刀、斜剞菱形花刀,刀法不同,菜也不同。
  另一道“清蒸鲥鱼”,与松鼠鳜鱼不同,属咸鲜味,是“苏菜”中的名菜,可以调理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现代病。它不是神药,而因鲥鱼富含微量元素和高营养价值。在古代,此鱼还是纳贡之物。如今,野生鲥鱼已十分珍贵,数量极少。
  古典菜第一名菜,羊方藏鱼
  一条鱼从杭州北上,游过钱塘江、长江、淮河,到达徐州,真是奇迹。
  徐州,号称“五省通衢”,南来北往,东西交通,此地都是枢纽。号称“汉族古典菜第一名菜”的“羊方藏鱼”就在这里。
  鲫鱼经过处理后,两侧剞上花刀,抹上精盐、绍酒,放入割开的大块羊肉中;羊肉事先腌制数小时,汆水;鱼羊合一,小火炖烂,加入调味料,就成了羊方藏鱼。其流程当然更复杂,光天然香料据说就有数十种,而原始食材则以徐州本地所产为佳,足见这道菜讲究。
  将鱼、羊联系到一起,有着很深的文化背景。古代人认为鱼、羊是天下最鲜之物,这也是汉字“鲜”的来源。或许正因如此,某位厨艺大师突发奇想,根据“鲜”字,将两种食材放到一起,创制此菜。灵感令人艳羡。当然,也有人说,“鲜”字因这道传说有 4000多年历史的菜而来。是否如此,无法确定,但“羊方藏鱼”的鲜美闻名四方,是运河上不可不尝美食之一。
  京津的两道鱼菜
  过了徐州,大运河就进入北方大地,南北菜系的差异渐显。南方菜精细而巧妙,北方菜粗矿而华丽。我们的鱼还会继续北上,它应该见证南北饮食的不同,也应该见证这些相异美味如何聚到一起。
  天津美食最著名的符号是“八大成”,这是相继出现在清朝光绪年间的有名菜馆,其中尤以传说在康熙时期就已开业的“聚庆成”为最,而其代表菜之一就有“官烧目鱼”。其食材是渤海特产“半滑舌鳎”,天津人称“鳎目鱼”,中医认为此鱼健脾益气。
  “官烧”二字颇有来历。传说乾隆帝出游经过天津,“聚庆成”因此承办“御膳”,其中就有“烧目鱼条”,见多识广的乾隆竟然出奇地喜欢此菜,甚至食用后还接见了制菜师傅,而这道菜也被封“官烧目鱼”。此菜,色泽淡黄,外酥里脆,酸中带甜,是较典型的北方菜风味。
  至于“京菜”,也有一道鱼菜要提及。
  晚清名臣潘祖荫从小在北京长大,但无法适应北方菜的油腻。他祖籍苏州,喜欢吃鱼,对京城里鱼菜做法都不满意,这位被称“潘神眼”的金石文玩和字画善本收藏大家,对菜品也深有研究。他自创做法,让“广和居”厨师试制,以活鲤鱼为主材,配以香菇、海米、鸡汤,清蒸而成。成菜色泽微红、肉质软嫩、清鲜爽口,美味异常。不仅潘祖荫满意,来广和居的食客也点名此菜,“潘鱼”的名字渐渐传开,这道菜也成了广和居招牌菜。后来广和居关门歇业,这道菜转到同和居,直到今天,“潘鱼”仍然深受欢迎。
  但“潘鱼”创制者如今还有多个说法,有说是晚清另一位文人闽人潘炳年创制,有说是民国时天津人潘复发明。不管是谁,这道菜名气很大,在《旧京琐记》《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国烹饪百科全书》中都有记载和介绍,美食大家周绍良、汪曾祺、刘枋等人还为此菜撰文立说,广为推介。
  鱼游到了北京通惠河,这里有景色优美、面积开阔的运河文化广场公园。每到傍晚,总有人沿河散步,他们或许发现不了一条远来自龙游或杭州的鱼,但未必不知1700公里之外的西湖醋鱼、松鼠鳜鱼、羊方藏鱼。或许与运河无关,或许有关,1700公里外的美食,并不像数字预示的那样遥远和隔阂。
其他文献
本届流派大会将会召集京作、广作、苏作、东作、仙作,甚至还有来自上海滩的海式、养在深闺的晋作,还有以榫卯精准、髹饰细腻见长的甬作,等等,真正是做到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所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是值得期待的。  京作、广作和苏作是众多爱木人士和业内人士所要争睹的重头戏。广作家具以用料粗硕、造型厚重、雕刻繁复著称。明末清初,广州成为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门户,南洋各国的优质木材纷纷由广州进入
期刊
几天前,《中式生活》和“发现之旅”节目组的编导一起前往云南采风,他们将第一站定在了美丽的边陲小镇——瑞丽。  瑞丽,最接近云端的孔雀之乡,这里有着少数民族独有风土人情与生活态度。而这,正是《中式生活》的笔与“发现之旅”的镜头要聚焦的地方。  在这个兼具民族特色与异域风情的小镇上,生活着活泼善良的傣族和热情爽放的景颇族,他们的祖先选择扎根在这里,世代繁衍,以久远的历史与独特的民族风情将这片中国最南边
期刊
首都博物馆顶层长置展厅里,终年设有以“洞房花烛美姻缘”为主题的展览,它以红彤彤的底色铺排出一种热烈的喜庆气氛,感染着所有追逐幸福的人们。细细走遍整个展厅,就像见证了一场百年以前的婚嫁,从下聘到洞房,人们似乎可以透过玻璃窗听到新郎爽朗的大笑,看到新娘娇羞地颔首……  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年轻男女几乎没有权利选择婚姻,他们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带着惶恐不安与无限期待,“贸然”地闯进另一个人的生
期刊
自古以来,沉香就被称为“植物中的钻石”,它以天地之灵、日月之精摩挲时间,成就了上可供佛祖下可入汤药的奇功。《本草纲目》曾记载:“沉香,去恶气、清人神、理诸气调中、补五脏、止喘化痰、暖胃温脾、通气定痛。”此外,它还有通便、安定睡眠的作用。  沉香不仅是一味绝佳的药材,更是一种媒介,能够让人走向心灵的澄澈。当它温和的脾性包容下所有急躁,人便开始了自我感知与思考的旅程,人们会在香烟缭绕中看到另一个世界,
期刊
一张火车票,一段颠簸的旅程。我再一次背起沉甸甸的摄影器材和厚厚的企业摄影任务单,出发了。这次,我的目的地是云南瑞丽。  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湿润空气滋养着这里的一切,入眼的每一个处都带着含蓄的热情,这是属于边境的风情交融。翠绿的叶子,纯白的云朵,湛蓝的天空,黝黑的皮肤,合着最灿烂的笑脸,这里的所有都有着最鲜明的色彩,以视觉的巨大反差撞击出激情,这是天然的地域名片,让人一眼便能认出,这是瑞丽。  去
期刊
秀竹清影,碧水涟漪,石桥古灯,伴随着清绝的箜篌音律,无意间邂逅北京宸怡元红木家具展厅,一缕古意赏心悦目,一袭绮香暗袭心田,这唯美的江南古典风情,是谁的妙笔生画?  古典印象设计师以生画妙笔晕开这一幅清新水墨画卷,将你带进潋滟着江南文人情结的水乡风景,还原明清时节江南大宅门的环境:青竹掩映青砖古墙、月洞窗前禅椅古琴、苏式红木家具清灵简素、禅桌上沉香紫砂古茶,以江南水乡的秀雅来衬托红木家具的卓越风姿,
期刊
何氏浩生中医药研究院,简称何氏中医养生会馆,位于北京,独栋小楼,面积1000多平米。在古典印象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下,楼宇外观呈现出传统中国古建风貌:大木作顶面、金黄色的琉璃瓦、绚丽的和玺彩绘、配合朱红色的圆柱,汉白玉雕围栏,整座建筑外观气势恢宏,与源远流长的中医养生文化非常贴切。  “远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深处有高楼。”推开雕花古门,呈现在跟前的中式会馆大堂让人叹为观止,一切仿若仙境般,焕发着
期刊
最近,《中华木作》杂志办了一本“金丝楠专号”,以木作文化权威杂志身份,解读当今收藏界的金丝楠热,试图揭秘金丝楠热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一些什么?  不知为何,金丝楠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它的迅速蹿红似乎让很多人措手不及,甚至一头雾水,人们不禁要问,它凭什么突然间就成为了收藏家们的新宠?  其实,人们会一下子爱上金丝楠,将它称为国木,并非心血来潮。纵观中国历史,大清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其统
期刊
鸟语花香,林气氤氲,一片不大的草坪上坐落着一幢木屋,摇椅、秋千,木桌、木凳……倘是久在都市中的你见到如此景致,是否会觉得好似置身于童话的场景中而感到太不现实?或者,你会觉得这与自己忙碌的现实生活无关,最多就是来到某个特别的景区,短暂地体验一下同样短暂的假期所赋予的自然生活,几天之后,你还是要回到繁华但嘈杂、紧凑却约束的正常节奏里。  你会羡慕,也许只有九州外洋才会有这种浸着木香的自然乡村生活;也许
期刊
朴,持相实本色。简朴,是现代简约中式装饰风格的灵魂,见素抱朴,持平常之心。朴素秉承着古人遗留下来的本心,寄予宁静致远的美好愿景:纯朴、忠厚、朴素、勤俭。  古典印象设计师以深厚的艺术造诣,独到的美学悟性,为红木家具展厅营造“超凡脱俗”的气质。色调以黑白灰为主,避免过多的色彩和装饰,追求极简极淡,似一幅水墨淡彩,寥寥数笔,却淡雅素净至极,象构建了一个缥缈远古的梦境,有画意、有诗情,更有悠长的回味,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