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er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理论。这一重要思想是立足新世纪、指导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因而它必然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范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但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从而使它们保持一种密切的联系,不容截然割裂或对立;而且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所以又包含着理论的创新和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比较全面而系统地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是一个新的理论发展阶段,即它在理论上具有自身的逻辑依据和理论体系。 The important thinking of the ’Three Represents’ is a theory that has the same strain as Deng Xiaoping Theory. This important thinking is based on the new century and guides the cre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which is setting a new stage in the caus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it must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important thinking of the ’Three Represents’ is not only a succession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so that they can maintain a close relationship and can not be separated or contradicted completely. Moreover, it is also a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leap forward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The important thinking of the ’Three Represents’ has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developed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is a new stage of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That is, it has its own logical basis and theoretical system in theory.
其他文献
针对现代社会中人类共同文化境遇引发的普遍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多个角度展开了现代文化批判理论。 In response to the general cultural anxiety and c
邓小平“三农”思想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农业思想的重大贡献和创造性发展。邓小平“三农”思想既具有深刻的思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给人们传喻的是一种思想真理,思想的真理性在于它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作出的理性思考,因此,忠于客观实践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权威基础所在.但复杂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的不断加大和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日益紧密,尤其是日本阪神地震后,人防工程在内的各类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土-结构
“二战”后形成的“冷战”格局和美苏对中国的封锁,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未能全面实施的根本原因。对社会主义本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所有制结构上强调纯而又纯;在经济体制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也是当今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
如果说商品的价值量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的生产要素的利润量就无法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也就无法核算.马克思证明生产过程存在剩余价值,商品成本与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
人们常常使用的“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实质上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意义上的“毛泽东思想”;其二是指毛泽东全部思想文本意义上的“毛泽东思想”。本文
社会学的两大经典传统主题就是秩序与进步。本文从邓小平发展观形成的过程、科学内涵和价值目标来分析邓小平发展观内含的社会学传统主题。 The two classical themes of so
政治生成中的物质性生存基础是氏族群体性的存在,这是无法回避的政治学原理结构中的基石之物;政治本体论中的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是唯物论的、务实的本性原理,是人们政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