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快递的奇妙反应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289952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I、AR、机器人、物联网,这些热门的科技概念,其实已经或正在和快递发生奇妙的反应。
  电商时代,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打开家门从快递小哥手中接过自己网购的包裹,一切都已电子化智能化,只有这一步还是依靠“人肉”完成。实际上,这种情况在未来的几年也将发生改变。
  为了提升快递效率,减少快递员因素对整个物流的影响,快递行业正全力融入越来越多的智能科技元素。AI、AR、机器人、物联网,这些热门的科技概念,其实已经或正在和快递发生奇妙的反应。不远的将来,你买的包裹从仓库的货架到你的手中,这一路上为你服务的,也许全是智能机器。
智能快递柜。

  机器人、AR助力巧分拣
  你在网店选好了心仪的宝贝,下单、付款,信息迅速传到了放置这件东西的仓库,接下来,是仓库工人帮你去找到它然后拿出来吗?以前的确是这样的,不过眼下在不少电商的仓库里,机器人正在接手这件事儿,而且干得更准更快。
  2012年,亚马逊以6.78亿美元买下自动化物流提供商Kiva的机器人仓储业务后,就开始用机器人来处理仓库的货物盘点以及配货工作。目前亚马逊的几十个仓库里,有超过3万个Kiva机器人在工作。
  以前是“人找货”,而有了机器人的帮忙,现在就是“货找人”。仓库工作分解成了两部分:工人只需要在固定的位置做盘点或配货,而Kiva机器人负责将货物连同货架一块搬到工人面前,过一会儿再搬回去。
  这种机器人矮墩墩的,看上去像是一只只能快速移动的橙色乌龟,它们可以在仓库中穿梭,运送货物。它大约40厘米高,重达145公斤,能搬动317公斤的东西,以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稳定运行,当然,机身配备的运动传感器能幫助它们躲避障碍,不会在运动时撞到其他东西。
  亚马逊表示,Kiva机器人的运用最高可将工作效率提升4倍,并至少提高了50%的仓库利用率。
  这些年来,世界各地都在研制各式各样的像Kiva一样的仓储机器人,它们外形各异,高矮胖瘦不一,不过功能都是代替人从仓库里把你买的东西给找出来、打包好。
  这就是第三代物流机器人,能够实现按需全自主的抓取、分拣、运输任务。它在第二代基础上,增加了替换人工的机械手、机械臂、视觉系统、智能系统,提供更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并且与现有物流管理系统对接更完善,具有更高的执行效率和准确性。当然,中国的研发厂商和电商们也在开发和使用。
  东西打包好了,接下来要按照寄送的区域分拣,国产的机器人这下大展神威了!2016年3月,由5个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技术狂研发的快递分拣机器人平台在申通义乌分拨中心正式上线运行。
  工人把快件放到机器人身上后,地址信息会被自动扫描识别,机器人移动到目的地相应的闸口,把身上的快件“扔”下去,就完成了一次分拣。这平台,只需配备2000平方米的仓库,10个入口,350个机器人就可以同时作业,1小时可以分拣18000个快件,节省超过70%的人工。更厉害的是,这些机器人充电5分钟,就可以奔跑4小时,真正是“马儿跑得好又吃草吃得少”。国家邮政总局局长马军胜也被吸引去看了个究竟。
  在仓库里还有更“黑科技”的玩法,就是AR智能分拣。阿里旗下的菜鸟物流展示了这么一段概念视频:货物仓库里的工人小哥只要戴上AR眼镜,打开操作系统,就可接到源源不断的订单,还可在眼镜屏幕上直观地看到每一件商品的重量、体积等各种信息,进行快速分类。比如,接到一款手机的订单,系统会在屏幕上引导工作人员按照最优路线行走,并进行扫描操作。
  之后,AR眼镜还能帮助工人迅速地完成质量检测、包装等工作。在所有动作完成后,直接点击出库,货物在仓库的流程就搞定了,全程像玩游戏一样便可完成全部工作。不仅如此,在货品离开仓库以后,快递员还可利用这套技术快速轻松地完成包裹分类,并结合自身服务区域与消费者喜好进行科学配送。
  虽然现在还是概念的展示,但按照技术的迅猛发展速度,哪一天敲开你家门的快递小哥是戴着AR眼镜一路寻来时,可千万不要惊奇!
  “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
  快递从物流公司的营业点到收件人手中这最后一公里,通常是最依靠传统人力爬楼扛货的,而今天,这一段也正被AI机器人替代。
  2016年9月1日,一輛顶着长长“辫子”、无人操纵的银灰色小车在在北京亦庄经海路出没,引起了路人的围观。这是京东首辆无人配送车的正式路试,这辆与超市手推车大小相仿的无人配送车,会自行拐弯、规避路障、礼让行人……到达地点后,会通过京东App、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收货;用户输入提货码即可取货。
  在京东无人配送车上路之后,刘强东转发了这则新闻,并写道:“一次出行平均可以投递6-8个包裹!还可以对京东自提柜进行投递!2.0版本支持接收京东无人机自助远程摆渡过来的包裹,就像空中加油……一切皆有可能!”
  据京东相关部门负责人称:这款无人配送车在2017年有望进行大规模商用。
  京东走得很快,阿里的菜鸟物流也不示弱,也在研发首款智能配送机器人小G。菜鸟小G总设计师陈俊波希望未来小G能帮助快递员缓解末端配送压力,但菜鸟机器人并非只有配送功能,更多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开发中。
  从外形上看,京东的无人配送车是横向发展,而小G就是纵向发展了,身高1米左右,大概能装10-20个包裹。能识别路上的行人、车辆,还可以自己乘坐电梯。收件人通过手机App进行需求预订,小G便会规划最优配送路径,送货上门。
  关于包裹的安全问题,小G的解决方案是:在用户取走包裹时,自行检查剩余包裹,一旦发生异常,它会提醒用户重新操作,若用户拒不执行,则会当场发出警报。   快递配送市场,国外厂商也来凑热闹,奔驰推出了一款无人驾驶物流车的概念方案Vision Van。这款物流车是名副其实的“无人驾驶”,已经极简到连方向盘、踏板及中控台都没有,所有的操作完全依靠司机座位左边的操纵杆完成。
  Vision Van瞄准的是快递界,因而奔驰为Vision Van设计了一套先进的装货系统,还配有专用的货架传送车,可以自动化分拣包裹,然后装车。它还将传统的车厢隔成N个小隔间,可由电脑自动控制合理摆放包裹。车子开到收件人附近时,就要靠无人机配合了。车厢内的自动运输架会将包裹运送到车顶的无人机上进行派送。每台无人机可以携带约2公斤的包裹,续航19公里。
  当然,这款车的“概念性”就强很多了,量产商用似乎还要很长一段时间,但它毕竟代表了自动物流配送的一个发展方向。
  如果上面的方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那还有“最后一百米”的问题:快递到楼下了或是门口了,家里没人,怎么办?邻居或是物业代收,丢失或者破损了怎么办,责任谁来负?没有人代收,快递的寄送时效又成了问题,尤其是一些生鲜产品,经不得多放一两天。反过来,在家里想发个快递,有时等不到快递员上门取件就要出去,又不愿意把东西扛到快递点。另外,有的用户想保护自己的隐私,避免快递员与收件人的直接接触,同时减低不良快递上门人员造成的入室违法行为风险。
  这种场景下,就要靠智能快递收发柜来帮忙了。虽然看上去科技含量没有前面那些产品高,但它确实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是物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用手机App扫个二维码就能打开箱门收发快递,而且国内不同的厂商正在做战略布局,既有邮政、丰巢、菜鸟、京东自提柜等充分利用上游快递资源的大玩家,也有e 栈、格格货栈、速递易、云柜等中小型平台,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暂时免费体验这项服务。
  科技能解决一切问题?
  各家厂商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快递流程中应用智能科技,无非是为了让快递有更高的效率,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不过,科技的进步真的能解决所有痛点吗?
  先说智能柜,本来它是解决用户和快递员不能及时见面的问题的,但现在不少快递员不管用户在不在,把包裹往智能柜里一扔就走,对快递员而言是明显节省时间也不用爬楼了,但用户的体验就差了很多。能直接到家收发货时,智能柜显然是多余的,因此它只能作为快递员的一种补充,而不可能完全替代。
  另外,目前国内智能快递柜还是消费者免费使用的比较多,运营商是单向对快递公司收费,但这样费用必然最终还是会以快递费涨价的形式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降低了体验。但在国外的成熟市场,快递智能柜的使用已经是社区物业服务的一部分:智能柜由社区物业购买,运营公司负责运营,每家每户不论使用频率均要缴纳固定的费用,相当于物业费中的一个项目。
  对中国的智能柜运营商而言,要打通收费这条路,还得花上许多功夫。例如,可以考虑物业完善的小区将智能快递柜纳入物业管理当中收取固定费用,而老小区消费者是按件付费。不然,就算是丰巢获得了A轮25亿元的融资,也不够一直烧。
  无人配送车、无人机面临的则更多是安全和法律問题。无论是在地面行驶还是空中飞行,即使是有人驾驶或操控,也难免发生殃及人或物的事故,一旦无人化了,真的会更可靠了吗?城市交通本就拥堵,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路况更是复杂,无人配送车加入“马路大军”,会带来怎样的变数,非常值得考量。
  无人配送設备都是接入互联网的,极端的情况下,如被黑客入侵,无人车或者无人机成了横冲直撞的“武器”,责任由谁承担?除了人身财产安全,还有隐私安全问题。对于人们的生活,这些比方便收发快递可要重要许多。
  在我国,无人机方面,或许还有相关的空中管制规定可以援引;而无人驾驶车,无论是载人的还是载货的,在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方面都还没有条文进行界定和规范。这就使得无人驾驶车在路权界定以及监管层面均存在漏洞与缺位。从国际范围看,在美国只有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以及内华达州通过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测试,不过同时要求车内必须有人并持有驾照,能在紧急情况下接过车辆的控制权。同时,欧盟和日本也在就如何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支持自动驾驶展开讨论。
  多家汽车和互联网企业已经在呼吁全球各国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积极推进无人驾驶技术的规范发展。而快递企业似乎还没有积极地发声,究竟是还没有意识到,还是有自己的小算盘?毕竟,认为科技能解决一切,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其他文献
吴仁宝既是农民又是企业家,他秉持着“有福民享,有难官当”奉献一生,带领华西村走出了一条永不褪色的传奇之路。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乡村,可以与中国华西村相媲美:这里有1600户农民成为百万富翁,这里每户家庭拥有400到600平方米的别墅,100万至1000万元的存款,1至3辆轿车;这里的田野里建起一座328米高的摩天大楼;华西村一年创造500多亿元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吸引万人在这里工作、创业、扎根…… 
理论工作者周锦尉追忆“拨乱反正”的峥嵘岁月    习近平“七一讲话”的一个主旨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个“初心”,有建党初立下的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也有改革初所立下的共同理想的信念。“基本路线不动摇”,属于改革事业的一个“初心”。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主体。  1997年2月20日清晨,周锦尉像往常一样在家收听清晨6:30的广播新闻,惊悉邓小平同志19日晚在北京病逝,惊诧不已,泪水顿时模糊了
热点A 中国  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2018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也面临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复杂局势,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会议作出重要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
“为残疾人服务是我们的天职。这份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解决残疾人的问题与需求,大家都抱着一颗真心去做,能够把残疾人的困难解决在第一站,能帮一个是一个。这样就能将爱心复制到残疾人身边。”  目前,上海有持证残疾人约45万名,这些特殊群体会遇到哪些特殊问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一线的工作人员了。市残联信访办和分布在各居、村委会的残疾人专职委员都是残疾人工作的一线人员;同时,上海还开通了全国统一的“12385”
老爸退休前在单位当过要职,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离职后,老爸常寻思,如何把反腐的主战场转移到家庭建设上来。那天,老爸强令大家坐在客厅,说是要主持召开一次家庭反腐座谈会。  老爸正襟危坐,宣布会议的两项主题:一是搞个人财产公示,二是狠刹“三公消费”上升的歪风。家庭成员周末都有自己的活动安排。为了早点散会,大家踊跃发言。  我坦陈,业余写些稿子,稿费不固定,每月约在三千左右,按期上交一千五给老妈
2012年10月, 辽宁舰完成入列后首次科研试验和训练。  “当还击侵略者的炮声震撼大地,妈妈,请你不要把孩儿惦记,不付出代价怎能得到胜利?”1984年,时年19岁的王建川在战场上写下了《寄给妈妈的日记》。这是写给妈妈的诗,这是写给祖国的诗。  王建川在前线牺牲了。他的这首诗留存了下来。日前,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第四展区“历史巨变”的第六单元“全面推进
2017年春运到来的时候,中国的高铁里程突破2.2万公里,早已是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甚至可以说——中国一国的高铁运营里程,比世界其他地方高铁里程之和还要多。  如今,整个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则已突破12.4万公里。民国初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造筑铁路10万英里”的中国梦,换算成公制,大约16.1万公里,现实正在逼近梦想。  从2007年首列和谐号动车组投入春运,至今十年。从2008年京
当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逐步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沉睡多年的中国这头雄狮再次苏醒。40年来,中国从改革开放之初打开国门,到今天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日益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开创性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独立自主,韬光养晦 
除了精彩的比賽,奥运赛场上还有许多自带表情包的幽默瞬间。
印度最终选择了明智的做法——退兵洞朗。  8月28日下午,消息从中国外交部传出:当天14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维护领土主权。  印度从洞朗退兵,是應有之义。这是印方认清形势、改变错误立场后所作的正确选择,是印方停止违法行为、回到遵守国际法正常轨道的明智之举。此前,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