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学校管理的“制度围墙”

来源 :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203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区域和学校在教育管理中,总是设置“六不能、七不要、八不准”等事无巨细的条款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过多的约束,俨然把教师放到了制度的“围墙”里,令他们“深恶痛绝”,落实上也是应声附和,“囫囵吞枣”,使得制度执行大打折扣,这种“精细化”的做法折射出不合理的管理思维。冰冷繁琐的制度枷锁束缚了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与制度管理的良好初衷相去甚远,甚至适得其反。制度设计要着眼于教师的成长,摒弃“围墙”式思维,才能让学校管理制度释放出更多人性的温度。我校在教师管理细节中注重“三少三多”,以更好地发挥其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引领和驱动作用。
  一、少些限制,多些引导
  教学管理中过多的诸如“不能迟到早退”、“不能在办公室聊天”等限制,会给教师造成“苛刻”、“不近人情”的印象,容易引发逆反心理,导致教师走向极端,可谓得不偿失。对于教学细节中的行为偏差,尽量不要用过多的“不准”来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增强教师的认同感,促使他们自觉规范教学行为。
  比如,针对很多教师上网聊天、玩游戏等现象,不必就此限制教师的上网时间和内容,不妨引导教师从健康和提高备课效率的角度去规范:长时间上网不利于教师的身体健康,应控制上网时间;要做到网络“为我所用”,上网查找有价值的教学资料,提高备课效率……类似这样的人性化规定设身处地地为教师考虑,由“硬性”的制度约束转变成“柔性”的教育引导,自然能够引起教师的情感共鸣,也让教师感到很温暖。
  二、少些量化评比,多些专业激励
  “量化分,老师的命根。”这句教师常说的口头禅,形象地讽刺了过度的量化评比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时下,很多学校的管理制度唯“数字化”马首是瞻,动辄就对每个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与教师的工资奖金挂钩。殊不知,泛滥的量化评比非但不能起到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的良好作用,反而催生教师给自己的教学贴上功利化的标签,导致教师整天盯着自己的量化分,甚至不惜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为自己“加分”,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教师业务评比中,学校应本着“量化考核少而精”的原则,避免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成绩,更多地引导教师从专业成长的角度钻研教学,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例如,在教学常规考核制度中对教师听课活动的要求,应摒弃数字模式,对听课次数不作具体规定,激励教师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多参加听课活动,对别人的课堂教学能作出准确且个性化的评价,展现自己深厚的教学素养。同时,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这样的激励策略让教师不再伪造听课记录,积极参与听课,评价语言也告别了千篇一律的空话、套话,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听课质量。放开了量化的束缚,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创新中来。
  三、少些硬性惩罚,多些人文关怀
  同一学校的教师素质总是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尤其是一些不思进取的教师,他们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往往视而不见。
  对于这样的教师,如果一贯实施扣除量化分、取消评先树优资格等硬性惩罚措施,并不会达到好的效果,只会让他们更加消极。因此,学校应改变管理思路,对这样的教师不仅不处罚,反而加倍地关心、帮助他们,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学校有一位教学成绩经常倒数的教师,备课、学习笔记经常抄袭他人。经交谈得知,其本人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教学上老拖后腿缘于他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细心和耐心,产生严重的自暴自弃心理。了解后,我们及时对他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多读教育名著,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并安排骨干教师进行“一对一”课堂教学帮扶。一学期下来,这位教师的工作状态焕然一新,教学业绩稳步提升,还在区级优质课比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事实证明,我们在教学管理中推行的人文关怀制度让很多后进教师实现蜕变,在专业发展中华丽转身。
  学校管理应打破制度的壁垒,给予教师更多的发展空间。唯有将学校制度转变成一种教育文化来影响和感染教师,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管理的人性温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他们教书育人的潜能,实现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绝望诞生改革,绝望产生动力,实施“十六字”高效教学,是要落实新课改精神,扭转我校面临的不利局面,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和攻坚战。要注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杜郎口、昌乐二中给我们做出了榜样,给我们了启示:教改不是死搬硬套,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  新课改要求课程要突出以下方面:一、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课程与社
期刊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伊金霍洛旗第四中学,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我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全面扎实的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以德育教育为基础,促进养成教育,以找准我校发展的方向,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我校的工作核心,同时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
期刊
为了进一步落实开展市教委“快乐活动日”的要求,体现联建小学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和学校发展的导向及校本化的分层目标;体现发展学生个性,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学校将课程资源有效整合,实施优化组合。着力推进探索“课程整合”的工作,作为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  学校将活动内容安排做如下划分:学科类、技能类、竞赛类、艺体类、社会实践类;将探究型课程设置成团体形态、
期刊
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从1969年创建到现在,几十年“术业有专攻”的初中办学历史、大幅提升的优生率、有口皆碑的良好校风和规范管理,使学校一直蜚声成都、四川乃至全国。2005年,借城市规划建设之力,学校迁到了新校址,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2008年,在青羊区打造“名校珍珠带”的工程中,“优品道校区”投入使用,学校实力更加壮大。在办学条件得到突破性改善后,面对新的办学起点和素质教育形势,与时俱进地构建了“现
期刊
北京市房山区阎村镇中心幼儿园始建于2006年7月,是阎村镇政府在原开古庄小学校址基础上,投资300多万元改扩建的一所、全日公办精品幼儿园。幼儿园现有大、中、小5个教学班,177名幼儿,25名教职工,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15人,其中幼师毕业的有9人,全园教职工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建园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专家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幼儿园的工作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2007年10月“北京市推进农村学前
期刊
每当改革的时候,新理念的浪潮都会把思想的堤岸冲刷一新。沐浴新课改的阳光,我们和兄弟学校一样,在七年的课改中从教育资源整合、领导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培训、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几年来,我们在学生体育素养提高、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写字教学管理等方面虽未收获课改的满园春色,但也品味了红杏一朵的芬芳。尤其是注重写字教学的尝试与管理,使中小学的写字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全校领导和教师也从中
期刊
让教师“过一种普通而幸福的教育生活”应作为校长的管理诉求。我经常想作为校长还有哪些一味要求、命令教师,超越现实生活的“不人道行为”。在众人眼中,教师就是奉献和牺牲,但教师也是人,一个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如何让老师“松绑”,在工作的过程中释放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享受职业的幸福,从容地幸福生活成长,是每一个校长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让教师“全人”成长  “全人”成长希望教师:多一点兴趣爱好,陶
期刊
随着新课程实施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校成为引领教育和学校发展的灵魂,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我校特别注重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先导作用,无论教育、教学工作,还是管理工作,不断加大教育科研的含量,教育科研的意识不断增强,气氛不断浓厚,队伍不断成熟、壮大,由此所带来的教育教学效益口益彰显,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后力,确保了学校多年的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学校步入了健康的发展轨道。我们
期刊
活动课不同于以往的课外活动,它与必修课、选修课一样是中学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校十分注重活动课的建设。现将我校活动课的一些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大家交流。  一、用基础理论拉动活动课教学的关系  活动课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课,这种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之上,在内在动机
期刊
中国梦,即使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其内涵是让每一个中国人形成世世代代的信念,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就让世界看到了我们的团结和力量,我们的决心和勇气。  我始终相信,梦想是指引人类前进的灯塔,理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