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的阳光打造学生的精神家园

来源 :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o1987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教师“过一种普通而幸福的教育生活”应作为校长的管理诉求。我经常想作为校长还有哪些一味要求、命令教师,超越现实生活的“不人道行为”。在众人眼中,教师就是奉献和牺牲,但教师也是人,一个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如何让老师“松绑”,在工作的过程中释放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享受职业的幸福,从容地幸福生活成长,是每一个校长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让教师“全人”成长
  “全人”成长希望教师:多一点兴趣爱好,陶冶性情,丰富人生;多一点闲情逸志,优雅从容,富有生趣;多一点运动与养生,健康体魄,享受生活;多一点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多一点博古通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一点艺术修养,鉴赏描绘,潇洒自如;多一点科技创新,新兴技术,融合运用;多一点社会技能,将视角扩展到全方位……。一直以来,我校每月举行一期“墨香温润心灵”读书读报沙龙,选取一些有阅读价值的精品文章,构成学校特有的“情感读本”,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走进文本与墨香,从而让心灵不断接受到一次次真情的洗礼。
  学校创建了教师“阳光讲坛”,让教师打开自我、展示自我,分享教育智慧、体验教育幸福,擦亮教师“蒙尘”的生活。学校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一样,重视提高教师的身心素质,定期聘请心理学专家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培训;按照教师不同的兴趣爱好,引导教师自发成立各种阳光俱乐部,让每位教师放松身心、放飞心情;将“拥有阳光心态”做为学校发展愿景,树立教师阳光的责任观、工作观、奉献观、拥有观、交往观、合作观、感恩观。
  二、让教师得到解放
  我常想校长的管理有时真的犹如一只放飞的风筝,手中握着的线越多,风筝飞的越低,要让风筝飞的更高,必须得长放线,只要你握住线的一端。前段时间,我校举办了以“品味经典”为主题的诵读活动和建校九十年校庆活动,因为我在上海学习而没有过多的干预,活动完全由老师自创、自编、自导、自演,最终得到了一些与会的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的赞赏好评,也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与感动。我在自己博客上以“放飞”为题发表了一篇文章,表达了对师生的感恩与赞美之情,不少老师跟帖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我们的付出不图回报,希望得到的仅仅只是一个肯定而已”;有的说,“任何一个团队,只要同事间相互协作,寻求良好的凝聚力就能完成许多不可能的工作;”也有的说,“我们庆幸我们存在于这样一个团队当中,更庆幸有一个给我们理解和支持的 ‘老大’”!高尚的因子一直蛰伏在每个教师心里,它们是这么容易被引燃并蔓延啊。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震动,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原来自己在工作中对教师有太多的干预、太多的不放心,总害怕教师的工作干不到好处,实际是对教师的不信任,束缚了他们的手脚,还要他们“强颜欢笑”,应该给他们松绑。给教师施展的空间、表现的机会,放飞的时空,他们就会还给你一个惊喜,同时他们自己也能感受到那份收获的幸福和快乐。
  三、让制度守望幸福
  学校管理的重点和核心,应该是在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发展人、成就人的前提下,顺应和促进教师和学生人性的健康发展,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制度的引领与规范。学校不论大小,恐怕能拿得出又成型的文字材料就是制度汇编。外出到名校学习最热衷探秘的东西也不过是学校的制度,我手头也取来不少名校的这些所谓真经,自己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在学习与汲取中不断完善到近百条,似乎无缝隙全覆盖,本以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事实并非想象,学校仍有不该发生的、制度明禁的事情发生,不由感叹制度不是万能的。是制度本身原因还是执行不力,细细琢磨主要还是出自制度本身。长期形成的千篇一律的清规戒律,在对抗与约束之间坚守着,不仅束缚着人的思想也使人产生了“耐药性”,久而久之制度便丧失了生存的土壤,显得苍白无力,过多过滥的制度有时还造成了人为的不和谐。制度到底错在了哪里,不难发现,制度大多指向了人的弱点,指向了人的阴暗面,指向了管理的反面,有的专为微不足道的一二个人的量身定制。
  我们常说管理就是服务,学校管理需要的是人文而又人本的制度来规范教师的行为。只有通过这样的制度,来激发起教师善良、光辉、灿烂的一面,才能真正唤醒他们内在的驱动力,帮助他们个性鲜明的发展。我想,对于那些原有违背人性、不合时宜、阻碍发展的制度规范,必须有破陈除旧、改造创新的胆识与行动,我们现在出台任何一项制度,都由教师自己参与制订,让制度不再限制人的手脚而是守望人的心田,让制度不再是束缚人的枷锁、而是伴奏美妙音符的翩翩起舞,让制度指向光明而不是黑暗。
  四、教师专业发展营造阳光空间
  坊子区实小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阳光教育”的重要支撑,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阳光教师队伍,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发展学校。
  1.制定科学规划,建立阳光发展链。学校要求教师们在学校总体设想下规划出自我实现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并建立起《教师自我发展目标规划书》制度,使“提升学校品牌,让每个学生走进阳光”成为学校、教师共同的心愿。
  2.名著导读,逐渐积累底蕴。学校积极实施名著导读工程,每月举行一期“墨香温润心灵”读书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走进文本与墨香,从而让心灵不断接受到一次次真情的洗礼。
  3.塑造教师阳光心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建立了民主沟通机制,让每一个人都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同时,还拿出专门时间培养、提高教师的身心素质,让每位教师放松身心、放飞心情。
  4.创新升展活动,架设施展才华阳光舞台学校积极开设各种教学竟赛活动,不断提高个校教师的“阳光教育”理念意识和专朴索质,使阳光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五、打造校园文化搭建立体阳光舞台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心灵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1.色彩文化。为了让全校师生充满阳光、充满活力,给每位师生搭建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学校为此建成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阳光展示墙,并为七种不同颜色赋予了各种文化内涵,比如红色代表爱心感恩、绿色代表环保节约等,展示墙上张贴着师生们在各种活动中的身影,构成了校园内独特靓朋的风景线。
  2.赏识文化。学校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阳光之星”评选活动,每月评出“礼仪之星”“读书之星”等阳光之星,在阳光展示墙展示。积极开展阳光活动月。每月确定一主题,做到月月有特色,例如四月科技创新月、五月快乐健康月等;实施阳光少年活动,按照七色阳光代表的行为习惯要求,制定各种规范,按照规范标准,每月评选阳光之星,期末评选阳光少年。
  六、实施阳光校本课程构建多彩阳光课堂
  坊子实小坚持“普照度”“温暖度”“绚丽度”“蕴藏度”“自适度”五度评价标准相融合,着力构建阳光课堂。
  1.实施阳光校本课程,组织七色阳光活动坊子区实小立足培养提高孩子整体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以校本课程为引领,组建了二十余个阳光社团,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社团活动”。另外,学校还积极开设“阳光心理辅导”课程,使学生学会自信、学会自主、学会交往。同时,学校创新式的推行“七色阅读考级卡”考级制度,通过用好学校阅览室、班级图书角,来保证每天早、午间半小时的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尊重理解赏识激励,构建多彩阳光课堂、结合新课程的理念,以“让每个孩子走进阳光”为教育目标,鼓励支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完善人格品质的学习活动,尊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及获得阳光体验的权利。倡导尊重学生的生命活力,尊重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对学生的评价,老师不以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唯一标准,而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丰富与否来衡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站在新的起点上,坊子区实验小学正坚定信心奋进开拓,向成为理念先进,管理科学,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名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其他文献
人们常说“地基的深度,决定楼层的高度”,是啊,万丈高楼平地起尚不是一件易事,那么对于以培养学生成才为己任的我们来说,教育更是一件不容忽视、需要打好坚实的基础的重任。教育承载着国之兴衰的重担,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时刻深感教育事业的伟大,深感肩头上责任的重大,为此,我们不能懈怠,不能放松,因为我们要精心培育一颗颗幼苗,看着他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看着他们为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贡献出自己的能量。对于
期刊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阅读认知理论认为,只有在他信息储存中能够找到与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后,才能够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呢?  一、兴趣导航促阅读  兴趣是人所有行为的原始动机,学生会不会去自动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接触一定量的课外有益读物,归根结底他们有没有一种原始的阅读动机,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意识,这
期刊
我出生于1960年,八十年代初就开始走上教坛,1987年被评为首届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1999年被评为吴川市“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2010年被评为全国第五批“百名优秀校长”……回顾我的成长经历,我深切地感受到,尽管自己所从事的是平凡的工作,但只要充满热情,不倦地追求,那么,成长之旅必将洒遍阳光和鲜花;生命之舟必将装满成功与快乐。是的,我爱着,所以我追求!我追求,
期刊
教师之间有句俗话,叫“教学生要教心”。我想这句话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心是教学生的心。也就是注意学生心灵品德的教育,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教心还是要和学生“交心”。也就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和学生要有心灵的交流,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融化学生的心。三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用心去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  一、常怀教书育人之心  对学生心灵品德的教育应放在
期刊
绝望诞生改革,绝望产生动力,实施“十六字”高效教学,是要落实新课改精神,扭转我校面临的不利局面,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和攻坚战。要注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杜郎口、昌乐二中给我们做出了榜样,给我们了启示:教改不是死搬硬套,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  新课改要求课程要突出以下方面:一、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课程与社
期刊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伊金霍洛旗第四中学,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我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全面扎实的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以德育教育为基础,促进养成教育,以找准我校发展的方向,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我校的工作核心,同时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
期刊
为了进一步落实开展市教委“快乐活动日”的要求,体现联建小学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和学校发展的导向及校本化的分层目标;体现发展学生个性,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学校将课程资源有效整合,实施优化组合。着力推进探索“课程整合”的工作,作为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  学校将活动内容安排做如下划分:学科类、技能类、竞赛类、艺体类、社会实践类;将探究型课程设置成团体形态、
期刊
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从1969年创建到现在,几十年“术业有专攻”的初中办学历史、大幅提升的优生率、有口皆碑的良好校风和规范管理,使学校一直蜚声成都、四川乃至全国。2005年,借城市规划建设之力,学校迁到了新校址,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2008年,在青羊区打造“名校珍珠带”的工程中,“优品道校区”投入使用,学校实力更加壮大。在办学条件得到突破性改善后,面对新的办学起点和素质教育形势,与时俱进地构建了“现
期刊
北京市房山区阎村镇中心幼儿园始建于2006年7月,是阎村镇政府在原开古庄小学校址基础上,投资300多万元改扩建的一所、全日公办精品幼儿园。幼儿园现有大、中、小5个教学班,177名幼儿,25名教职工,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15人,其中幼师毕业的有9人,全园教职工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建园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专家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幼儿园的工作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2007年10月“北京市推进农村学前
期刊
每当改革的时候,新理念的浪潮都会把思想的堤岸冲刷一新。沐浴新课改的阳光,我们和兄弟学校一样,在七年的课改中从教育资源整合、领导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培训、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几年来,我们在学生体育素养提高、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写字教学管理等方面虽未收获课改的满园春色,但也品味了红杏一朵的芬芳。尤其是注重写字教学的尝试与管理,使中小学的写字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全校领导和教师也从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