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师的亲和力促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33426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课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目前思想政治课这个理论体系也暴露出许多的局限性,因此必须进行政治课程改革。本文从提高教师的亲和力的意义和方法的角度,讲述如何用提高教师亲和力的办法来推进政治课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人文关怀 亲和力
  
  中小学生好比一棵棵幼苗,思想政治课则好比阳光、雨露、春风。思想政治课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思想政治课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源头活水”,是提高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
  但是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等等。加之社会上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致使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材和思想政治课不仅不感兴趣反而产生排斥、对立情绪。在这种情形之下,再不对思想政治课、特别是思想政治教材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切合时代要求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改革,则“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然而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要能真正奏效,不能仅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还要学生的理解和配合。而学生能否配合,教师的亲和力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提高教师亲和力对于实施政治课程改革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强调人文关怀,而教师的亲和力则是教育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之一。亲和力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 心理学家贝姆研究表明,绝对的男性化与绝对的女性化的教师都不利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師生关系,双性化教师比性别类型化教师在师生交往中更受学生欢迎:其原因在于性别类型化教师缺乏亲和力。
  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对于实施政治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具体地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它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因此,某个教师可能在教学方面有所欠缺,但学生却能热情地学习,主动地思考,由此就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自视甚高,不顾学生的感受,我行我素,唯我独尊,那就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即使他学问再高,课讲得再好,最终却不一定能实现教学的目标。
  其次,是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教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而亲和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支点,因为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必须以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育教学能力技巧作为基础。亲和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形成的素质的升华,可以说,没有较高的素质,教师难以有信心与学生打成一片;没有较高的素质,教师也难以了解与认同学生,即使有主观愿望与学生接近,学生也会觉得教师是故意做作而拒绝教师的亲近行为,使教师无从下手。教师的亲和力其实也是对教师素质提升的一种压力,没有较高的素质就难于教好学生。
  再次,可以保护学生的成长自由。课程改革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进取精神,基础知识全面扎实,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独立获得知识能力,个性、特长得以发展的一代新人。这与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多样性发展的学生,允许学生具有发挥个性与潜能的自由是一致的,但在单纯强调教师的权威的情况下,学生视老师的话为圣旨,唯有服从,没有自由可言,这样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教师的亲和力要求教师要认同学生自愿的、符合社会规则的行为与言论,使学生能自由地从个性与潜能出发寻求成长的道路,成为社会需要各级各类的人才,而并非是传统教育所强调的精英人才。其实,真正能成为精英人才的毕竟是少数,而社会的需要是多方面的。
  
  二、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亲和力
  
  在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可从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入手,综合地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将热爱学生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只有把学生看成“真正的人”,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表达权,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教师拥有较高的亲和力,才会拥有宽广的胸怀,因而能够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并真诚地帮助他们在非本学科领域里获得成功。
  第二,要从日常教育活动做起、从小事做起,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常言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教师的亲和力并不是刻意去追求的,而是表现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教师在关注他,在信任他,在支持他。当学生因下雨回不了家而显得无奈时,教师借给他一把伞,这样平常的事,或许他也会铭记一生;当学生身体不舒服伏在桌子上,老师走上前一两句关心的话语,会使其格外感动,倍感亲切,特别是差生更是如此。这样,在教育行为中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会不知不觉拉近,同时,更有意义的是教师也养成了时时关心学生的习惯,而不是刻意去做作,有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三,教师要成为学生亚文化活动的支持者,积极创设师生相处的和谐氛围。在实施课程改革中,学校要尽力在校园内营造师生和谐相处的氛围,而不要人为地设置师生之间交往的障碍。学生在校园内一般会形成年龄相近的亚文化群体,学生有没有自己的亚文化,教师能不能成为亚文化活动之中的一分子,在某种程度上既检验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同程度,也拉近了教师对学生的认同程度,是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标尺,也是校园师生和谐相处氛围的具体体现。作为教师只有主动支持学生的亚文化群体活动,并参与其中,成为其支持者,才能真正与学生打成一片。
  总之,教师的亲和力可优化和促进师生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缓冲有时难以相容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在真正平等的意义上开展教育活动,从而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其他文献
以急救护理自身存在的规律和抢救患者方面的特点,动态性评估患者的病情,恰当的对科学管理加以应用,并对器材物品进行抢救,培养护士的自身综合素质,明确预见性思维在护理工作
摘 要:高考对实验题的考查大多选择了“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题尤为常见。电路实验仪器种类繁多,用法各不相同,考生应将所要选的仪器分为三个模块,即电源部分、控制电路部分(滑动变阻器的选择)、测量电路部分(电学仪表的选择),并结合题意且按照各部分电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仪器。  关键词:高考 电源部分 控制电路部分 测量电路部分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的研究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因此,在物理的教
目的对比非手术食管癌患者采取mFOLFOX6方案同步放化疗与传统PF方案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60例Ⅱ/Ⅲ期非手术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
目的:探讨在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诊
本文以PETS考试要求为出发点,结合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就如何备战PETS口试环节提出了一些对策。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ETS examination an
摘 要:双语课程的教学在各高校积极展开,但是农科教学科目的考试或考核的研究有待深入。尤其是农科专业课程。本文就此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三种考核方法及每种考核方法的优缺点,为双语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双语教学 农科专业 发展 考核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加入WTO,使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成为目前高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双语教学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必经之路。国家教育部在2
目的:比较650hm激光和10.6μm激光单独或复合照射后三里、大椎对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影响,为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
设计思路: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见解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并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且全面启动“校校通”工程,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今年起使用的新教材,比过去的信息技术教材在内容、结构体系,教学观念和方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从心肌间质重构及相关调控因子Ang II、MMP-3、TIMP-1的角度,探讨活血潜阳方改善左心室肥厚(LVH)的作用机理。   方法:   1、临床研究: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