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思合一的“三动”体育课堂教学探索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p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教育改革进程持续推进下,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对自身传统教育观念也应积极转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针对此现象应构建新型体育课堂,为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的落实创造良好条件,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理念,加快高校体育改革进程。因此,本文即围绕身心思合一的“三动”体育课堂教学展开探讨,望借此可从根本上提高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1 引言
  伴随“健康体育”“终生体育”概念的提出,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需积极响应此号召,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强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此背景下,高校提出应构建身心思合一的“三动”体育课堂的教学改革理念,重视学生思维灵动、身体运动、心理活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实现全方位体育课堂的打造。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构建“三动”体育课堂,以充分调动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为前提,重视学生体育活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借助适当情境的构建,实现学生内心体育活动参与动机的强化,推动学生思维的活跃,促进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提升。
  2 身心思合一的“三动” 体育课堂教学主张
  高校“三动”体育课堂构建主张主要表现在思维灵动身体运动心理活动等三方面,其中思维灵动即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积极开动脑筋,调动自身思维,借助观察思维、逆向思维、理性思维、归纳思维及系统思维等多项思维方式的应用,对体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并归纳,重视学习创造性的体现。而身体运动即指,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形成某项持久的专业运动技能。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展开的身体运动活动需将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遵循作为前提,巩固过程、分化过程,帮助学生针对此项运动技能形成深入了解。而教師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还应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作为主要依据,推动学生上下肢及学习技能、运动技能协调发展,重视学习科学性的体现。心理活动即指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整,促使学生可借助体育活动的展开,对内心所存在的认知冲突加以缓解,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借助个人体验的分享及团队交流,推动自身正确认知的形成,借助环境营造、充分体验及科学评价等方式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重视学习育人性的体现。
  3 身心思合一的“三动” 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3.1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则应摒弃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应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借助实践活动的展开,积极探索新知识,找寻体育技能规范化、标准化的最佳路径。除此之外,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应以长远视角出发,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可在今后岗位工作中将“健康体育”落实于工作及生活中,推动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新鲜教学元素的引入,除可丰富体育教学资源外,还可全面创新体育课堂教学体系,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体育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活跃思维创造良好条件。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设计抗震救灾情境,促使学生在此情境下,面对多种突发情况开动脑筋,活跃思维,锻炼学生应变能力,教师还可设计田径等运动项目,推动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可让学生自由组队,结合自身意愿参与至通讯小组、抢险小组及指挥部等组织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洪水肆虐的声音向学生播放,渲染课堂情境,针对抢险小组,可设置跨栏跑等障碍,跑到终点解救被困群众,而通讯小组应将最新灾情情况向指挥部报告,同时,向医疗小组传达应做好哪些准备,在此过程中学生均应以跑步方式完成命令的传达。教师在此过程中,借助此情境的创设除可帮助学生灵活转动思维以处理多项应急事件外,还可借助体育项目的融入,可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同时,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以此为基础,推动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推动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
  3.2 积极展开教学评价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教学评价的积极展开,可有效调动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针对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差异,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活动,以学生身体情况作为依据,展开差异化教学评价,帮助学生对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形成正确认知,并积极改正。此外,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多样化评价方式、评价手段的应用,以鼓励性语言作为主要评价语言,仅有如此,方可实现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积极性的激发,借助评价学生体育活动可帮助学生及时改正自身缺点,评价过程中,也应将学生身体素质、性格特点等作为主要参考依据,促使学生可对教师对自身的关注与关爱加以认知,调动自身体育运动参与热情,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为教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打下基础。此外,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借助正面积极评价的应用。还可促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收获成就感与成功的喜悦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作者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进程中,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现代体育教学备受关注的情况下,为做好体育教学工作,将陶行知教育理念引入其中,以达到通过科学的教育理念应用,促使现代体育教学工作整体水平与质量得到提升的目的,因此探究陶行知教育理念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应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研究就从陶行知教育理念内涵入手,在对其教育理念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最终确定适合现代体育教学优化改进的方法,以达
期刊
在科技时代背景下,智能产品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在教育行业也不断引进智能产品,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扩展学生视野,做到与时俱进。本文主要对智能手机在体育课上运用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现阶段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教学中智能手机的应用具有较大的作用,更容易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的使用更具有便捷性,携带也比较方便,能够为教学增
期刊
篮球运动作为小学体育教学之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起到强化学生体魄,挖掘学生运动潜能的作用,而为了确保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升,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兴趣加以良好的培养,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篮球运动习惯得到有效养成。  1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小学阶段的篮球教学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果,
期刊
田径运动在体育行业发展过程当中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并且在最初的运动训练当中,最为经典的就是田径运动。近几年来,一些现代的竞技运动项目,所使用的训练方式和理论也是从原来的田径运动当中所延伸出来的。为了能够使田径运动更加科学地进行发展,需要具有科学且经典的理论基础,在实际的训练过程当中,也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新的理论和方式。  竞技运动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已经积累了很多经典的理论,并且这些理论也随着时代的
期刊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且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小学生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复杂,在生命安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也有了新的教学研究方向,传统的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呈现出条块分割的现状,缺乏连续性。新的生命安全教育理念,把学生视为独立的人,改变传统的生命安全教育理念,推荐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本文从生命安全教育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出来,分析把安全教育理念应用
期刊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有了更好的要求,在我国小学教育方面,舞蹈啦啦操作为一项新型体育活动迅速发展起来,舞蹈啦啦操也受到了小学师生的追捧。舞蹈啦啦操已经广泛应用与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中去,舞蹈啦啦操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在小学生在学习舞蹈啦啦操的过程中,也能够锻炼身体,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促进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本文从舞蹈啦啦操与校园文化的
期刊
当今,部分學校已经把羽毛球教学纳入主要课程中。打羽毛球不仅可以对小学生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也对小学生智力的发育有很大的帮助。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教学法,极大的提升了课堂的有趣性。本文将介绍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生羽毛球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在小学羽毛球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效果非常好。在应用游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很多问题,例如教学的场地、教学的时间、教学的内容等因素。在羽毛球
期刊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教育学家,他的教育观念深深影响着现代教育事业的思想价值取向。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培养健全的人格”等重要的教育观点与理论,在现代教育中影响深远。本文对陶行知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构建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探析。  小学体育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人格的培养、体魄的强健、形体的塑造、身心的发展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谓“十年树木
期刊
当前小学体育课堂的模式较为固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也一般,学生“小胖子”,“近视眼”数量多且倾向明显,学生运动和睡眠时间不足,出现很多“跑不动”,“跳不远”的现象。学校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实效,丰富学生课内外锻炼手段,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创新出了多媒体教学、新科技教学、帮扶式教学的“三辅”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与实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体育锻炼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  1 现状分析:观“三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