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实验研究

来源 :消防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高温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变化,选取本地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制作尺寸为100mm×100mm×100mm的C30和C40两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块共156块,分别在受火时间60min和90min、自然冷却和喷水冷却、高温后静置1d和14d的不同工况下进行火灾实验,得到不同受火时间、不同冷却方式、不同静置时间、不同强度等级影响下的高温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工况的影响程度,为高温后建筑结构或构件的鉴定评估和加固设计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为了全面提升工业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水平,有必要合理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了解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普适性、专业性以及依赖性,以便将其应用在集散控制系统、生产自动化控制、电网调度自动化以及变电站自动化等方面,充分发挥其技术应用优势,从而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研究杯[4]芳烃的热解过程与性能参数,计算表观活化能,求解主降解过程的热解动力学函数方程。研究表明,空气气氛下杯[4]芳烃发生氧化燃烧,稳定性下降;Kissinger方法和Fly⁃nn-Wall-Ozawa(FWO)方法计算表观活化能分别是89.72、101.33kJ/mol;热解机理函数方程是g(α)=[-ln(1-α)]2/3,反应级数n=2/3,非等温热解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快进步,现代制造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市场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为了使资源最优化配置获取超额利润和响应习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保护号召,机械制造系统的自动化逐渐获得了制造业的重视。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正在加大对机械制造系统自动化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投入力度,以加快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步伐,促使我国现代制造业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能脱颖而出。在此背景下,研究机械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在计算机、通信以及电子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对电气设备的保护、监控和故障报警等。基于此,结合人工智能控制技术的运用优势,分析电气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控制融合的发展方向。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很多问题,一方面节约了时间,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从而提高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效率,实现了电气自动化生产的目标。
在国家一流课程“双万计划”背景下,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夯实课程建设基础工作,通过政策保障、精心培育,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以机自专业为例,介绍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和一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为响应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在此契机下,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理工大学联合开展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教育。该专业将高职专科阶段课程与本科阶段课程有机衔接,为开发本科阶段课程体系,在前期选派专业的师资团队前往职业本科大学、知名企业等区域内相关单位进行广泛调研,并征求省内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对相关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分析,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并经过实践进行重新修订,实践效果较好且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将火灾发生在隧道出入口位置时的烟气流动和燃烧室内部的BRE羽流溢出模型进行类比分析,并借鉴BRE羽流溢出模型中部分参数的计算方式,最终得到当隧道最大坡度位于隧道出入口段时,一种基于JTG/TD70/2-02-2014《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的较为直接的火风压计算方式。通过实例分析,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对比,发现二者比较接近。
压缩空气因具有安全性、稳定性、方便性以及成本低等优点深受各行业青睐。作为第二大动力源,其卓越的物理性能可以起到绝佳的无损缓冲润滑作用。基于此,分析自动理下壳装置生产效率低的原因,并对该装置进行相应的改进。改进后,产品平整度达到理想的要求,设备的一次合格率由60%提高到了约98%。此项应用的成功说明:可以用压缩空气实现较轻物体的排序和校平;可以实现连续传动中的非接触式润滑;可以使用经过处理的洁净压缩空气润滑干燥部位或洁净部位,解决了生产中的部分关键技术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升,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尤其是在工业生产中,能源损耗现象屡见不鲜。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能源损耗尤为显著。将热能与动力工程相结合,以促进新时代电力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是相关行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鉴于此,主要阐述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本应用关系,分析实际的应用方向,探究生产过程中的弊端和节能降耗的路径。
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了铁路装车自动化,极大提升了铁路的装车效率。然而,由于铁路装车自动化控制系统尚处于初步使用阶段,仍然有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因此,立足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提出了铁路装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以保证铁路装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