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特工队》汉译评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是具有鲜明大众性、广泛性和传播性的文化形态。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翻译作为翻译领域里迅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应当遵循翻译准则,而且电影艺术的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等特点也决定了电影翻译里需要灵活变通、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翻译策略。本文通过对3D影片《豚鼠特工队》中的配音译文的分析,阐明了译者应如何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并通过语义的丰富化、语言风格的再现等翻译手段使影片取得巨大成功,实现影片的文化和商业价值。
  关键词:电影翻译 目的论 语言风格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电影翻译的类型及特点
  具有鲜明大众性、广泛性和传播性的文化形态——电影,已经随着社会发展,成为受众最多的文化现象之一。我国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始于改革开放后。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类进入了一个传媒多元化的时代,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更加速了外国影视作品的传播速度,外语影片也由原来的仅有的译制片一种方式发展成为译制片、双语片(原语影片+目的语字幕)并存的格局。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一书提出,外国影视作品的翻译有两种途径“译配解说”或“译配字幕”,即通常所谓的配音(dubbing)和字幕翻译(subtitling)。配音舍弃原版中的原文对白,由配音演员根据对白译文按照角色情绪和口型表演角色的对话。配音是在听觉上对电影源语言的补充。配音电影通常称为译制片。字幕翻译是指在外语电影播映过程中显示在电影画面下方,对片中人物对白的文字翻译。译制片便于目标市场观众轻松地欣赏影片。而字幕片的优势在于观众能够欣赏到原汁原味的电影作品。
  电影是声画结合的艺术形式,声音和画面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电影中流动的画面和声音转瞬即逝,观众通常没有时间思考。因此,电影翻译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聆听性、综合性(声画结合)、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或“口语化、人物性格化、情感化、口型化和通俗化”。其中,电影翻译“瞬间性”的特点在客观上制约了译者在翻译策略及手段上的选择。时间上的声画同步是指译文应与影片中的对白、声响及画面动作保持一致,即使游动字幕、配音声音与画面形象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状态。而空间上屏幕所容纳的语言数量必须在2-3秒的时间内让观众看懂,以1-2行为宜,以使观众用最小努力获取最清晰的信息。同时为了体现电影翻译“口语化”的特点,使对白译文充满生活气息,译者还必须灵活处理原文信息,通过增补、解释或省略等方法,达到有效传递信息的目的。电影翻译的“聆听性”要求对白翻译应自然流畅,让观众听着顺耳,符合目标观众的语言表达习惯。因此,译者应选择通俗、流行的词汇,避免使用生涩的辞藻和俗语以及观众感到陌生的外文典故。
  二 电影翻译的目的原则和技巧
  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指出理想的译文应该从概念性的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与原文对等,并认为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此后,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根据行为学的理论提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人类活动。他还特别强调,翻译并非一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翻译的目的是目的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可见,翻译目的论的最高准则是目的决定翻译行为。作为文学翻译特殊形式的电影翻译,其目的是帮助观众轻松观赏外国电影,了解异域文化,并有利于制作者实现其商业价值。以精湛配音独树一帜的译制片,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海外电影引进成为常态而走向低落,由年轻人组成主体的观众们日益青睐原汁原味的字幕片。然而近年来,“外国人说中国话”的配音片又逐渐受到观众的欢迎,特别是在动画片领域,《飞屋环游记》、《冰河世纪》等字幕版几乎销声匿迹。美国迪斯尼3D立体电影《豚鼠特攻队》更是只出配音版本。迪斯尼、福克斯等好莱坞大公司对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配音赞不绝口,合作得非常愉快,一些作品甚至取消了字幕版,只放映配音版。本文将以电影《豚鼠特工队》的配音为例,分析译者如何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通过丰富语义、再现原片语言风格等翻译手段使影片取得巨大成功。
  《豚鼠特攻队》讲述了一个典型的表现美国精神的故事:在一个政府秘密计划中,科学家本训练了几只动物间谍。这些受到高强化训练并且全身武装了最先进侦察设备的豚鼠们,在一个家电制造商的电脑里发现世界的命运掌握在它们的小爪中:团队成员Darvin是队长,它坚决要不惜一切代价取得成功;Blaster是个有着许多想法同时对所有事情都极度热爱的武器专家;而Juarez则是一个性感的武功高手;再加上精通电脑和信息技术的星鼻鼹鼠Speckles。一场前所未有的精彩冒险,就在这些小家伙们执行任务的途中展开了。最后,它们得知这场阴谋的幕后操纵者竟然是他们的好伙伴Speckles,因为Speckles深恨人类对鼹鼠家族的捕杀。在Darvin等朋友的努力劝说下,Speckles终于醒悟,从而化解了一场灾难。该片在中国同期上映,获得巨大反响。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制作的中文配音版,因其传神的口语化翻译而深受观众的喜爱。本文将选取电影中台词的中文配音版,来探讨电影翻译如何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实现文化交流和商业价值服务。
  1 丰富的语义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并不是以原文本为基础的符号翻译,而是在译者的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由于该片的定位及全球市场策略,片中对白基本上遵循着西方人的表达方式,比较直接,措辞较平实、口语化。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如果译文过于简单直白,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语言的感染力将大打折扣,因此,译者应该从本国观众欣赏译制片的艺术角度出发,尽量在保留原文主要内容的同时,力求增加语义层次感,使配音语言表达得更为丰富、生动,具有感染力。请看以下几例:
  例1:片名及主角名
  英文片原名为:《G-Force》。“G-Force”本是影片主人公豚鼠们在片中给自己的团队起的名字,在台湾被翻译为《鼠胆妙算》,在香港被译为《超鼠特工》。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翻译片名时,在参考了片中角色、影片内容后,将其翻译为《豚鼠特工队》。此片名既表现出了主人公实际为“豚鼠”,又说明了豚鼠们的特殊身份“特工”,可以达到传达有效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目的。剧中每位主人公的名字更是被中国化、本土化:Darvin是特工队的队长,译为“大威”,既在读音上取谐音,又符合汉语习惯中称团体中的老大为“大……”的习惯。武器专家Blaster的皮毛呈黑色,性格活泼,被译为“二黑”。灰色皮毛的电脑高手星鼻鼹鼠Speckles被译为“灰客”,源自电脑“黑客”,曾经就有风靡全球的电影,译为《黑客帝国》。特工队中唯一的女性成员——性感的武术高手Juarez,则被译作“小花”。Juarez在影片中一会对大威暗送秋波,一会又对二黑言语暧昧,此名字比较符合其在影片中让两位男士摸不着感情走向的性格特点。
  例2:小花和二黑被人收养,在它们努力逃出收养自己的小孩家时,二黑这样夸自己的心仪对象小花:“You are fine china”,译为“你美得像个瓷娃娃”。“瓷娃娃”是当下社会夸奖美女的流行词语,意为“皮肤好、惹人喜爱”。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就享有“瓷娃娃”的美誉。这些例子均避免了译文的平淡无味。译文对原文语义的丰富,符合了该电影的创作主旨,既迎合了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又使原本平淡的名字摇曳生姿,配合3D的动感画面,效果更加传神。
  2 语言风格的再现
  在电影翻译的实践过程中,译者不但要保证译文对信息的准确传达,还应根据电影类型的差异选择适合的语言风格,使片中人物的对白符合影片的整体风格。对白是电影的主体,对白的风格反映了影片的语言风格。成功的电影作品和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能够塑造出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的作品,也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所以对白译文还应尽量做到与人物性格身份相符,使观众能够享有和原语观众相似的审美感受。《豚鼠特工队》是冒险、动作、喜剧、个人英雄主义等类型电影的集大成者,曾有报道称,在这部影片放映的过程中,电影院里每隔几分钟就会传出笑声,该片的喜剧效果可谓有目共睹。
  例3:Blaster:Look,Juarez,I gotta know.Which one of us are you interested in?”
  Darwin:“No no,Blaster! You’ve gotta ask her who she’s not interested in.”
  Blaster:“As far I can tell,you’re not interested in either of us,which means either you want both of us or neither of us,which leaves us desperate even though we don’t have a clue!”
  Juarez:“And that’s just how I like it.”
  Juarez:men are like government bonds.The take way too long to mature.But if you’re a woman trying to make it in a man’s world.you have to learn to think like they do and keep them guessing.
  译文:
  Blaster:“看,小花,我一定要知道你到底喜欢我们中的哪一个?”
  Darwin:“不,二黑,你应该问她不喜欢我们中的哪一个。”
  Blaster:“在我看来,你不喜欢我们两人中的一个人。我的意思是,你要么都喜欢,要么都不喜欢。这都快让我们发疯了,尽管我们也不知道原因。”
  Juarez:“我就喜欢这样。”
  Juarez:男人就像政府债券,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期支付,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试图闯进男人世界的女人,你必须得像他们一样思考,不停地让他们猜测。
  男人和女人的微妙关系可谓一直是人们谈论不止的永恒型话题之一。此刻性感而成熟的小花在如何看待男女关系这个话题上,其观点表露得如此直白而明显,让观影者在捧腹大笑之余,也会思考自己在感情问题上的看法。再联系当下社会上存在的种种复杂的男女之间关系的社会现实,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到底该如何看待感情问题。再如:在二黑和小花奋力出逃的时候,小花掉入水中,二黑惊叹小花的狼狈相像芙蓉姐姐时,小花回答道:“One more word and I’ll turn you into a small side of bacon”。这句被翻译为:“你再说我就把你打成豚鼠饼!”译文轻松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实现了原文与译文语气和语言风格的统一。
  三 结语
  电影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电影翻译,作为跨文化的传播活动,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不同社会、文化的窗口。无论译者采取何种技巧或策略,电影翻译的最高目标应该是让译入语观众能够以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了解源电影传递的文化和情感信息,体验与源语观众同样的感动和感受。2009年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配音的《豚鼠特工队》的汉译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因而获得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也受到了翻译界的好评。因此,电影翻译工作者应遵循翻译的目的原则,通过创造性的翻译实践,使影片观众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造成的障碍,欣赏到风格多样、风度多彩的各类影片,实现电影的文化及商业价值。但是,正如罗新璋先生所言,“译者的创作不同于作家的创作,是一种二度创作。不是拜倒在原作前,无所作为,也不是甩开原作,随意挥洒,而是在两种语言交汇的有限空间里自由驰骋。”(许钧,2002)因此,在电影翻译中,译者也应避免误译、过度归化、过度直白化和过度现代化(牟丽,2006),使电影翻译事业真正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 柴梅萍:《配音与字幕声画同步翻译的策略》,《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5期。
   [2] 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域》,《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
   [3]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8年版。
   [4] 许钧:《译事探索与译学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5] 牟丽:《论再创造和影视翻译》,《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
   [6] 谭载喜:《翻译研究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7] 李建强:《影视艺术鉴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 朱维方:《英语电影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阳月霞,女,1981—,湖北天门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英汉翻译,工作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的情感因素对于增强外语教学效果和促进学习者自主自信的情商培养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情感因素 影响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必须把认知和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摈弃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认知和情商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我将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分析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