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养生有“四总”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wla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虽然上了年纪,但身体健康,健步如飞。也有的中老年人不到半百,却疾病缠身,步履艰难。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何会有这样大的区别呢?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善于养生者,在日常生活中都注意禁忌以下几点。
  一忌嗜烟酗酒烟是多种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酒是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溃疡、肝硬化等疾病的致病因素。所以要想长寿,首先就要戒烟戒酒。
  二忌过食引起肥胖很多人崇尚“口福”,不但吃得多,还要求吃得“好”,每餐肥甘美味,大鱼大肉,饱食终日,使得大量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在体内堆积。加上平时很少活动,大量胆固醇慢慢沉积在动脉壁上,使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大量脂肪积聚在肌肉、肝脏及胰岛B细胞上,糖尿病、肝硬化也盯上你了。因此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摄入。同时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多参加一些活动。
  三忌滥用药物随着年纪增大,各脏器功能逐渐减弱,吸收、排泄、代谢功能显著降低,加上老年人体弱多病,服药比年轻人的几率多,产生的毒副作用也大,很容易造成药物毒素堆积,增加脾、胃、肝、肾的负担。所以,老年人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要少而精,讲究效果。营养保健品也要尽量少服用,以免增加肝肾负担。
  四忌悲伤和忧虑岁月悠悠,漫漫长路,人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悲伤和忧愁。老年人受到不良情绪的反复刺激,大脑神经功能很容易发生紊乱,使脏器功能调节发生障碍,人会更加憔悴和衰老。所以人越老就越是要乐观开朗,讲究心理卫生。遇到悲伤忧愁事,一定要能坦然面对,控制自已的情绪,尽快从悲痛的阴影中走出来。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一再强调养生是很难的一件事。晋代养生家嵇康的《养生论》中就提出“养生五难”。认为此“五难”不除,不管你如何强烈地希望健康长寿,吃药进补,照样百病缠身,自减寿数。  名利不灭,为一难 为了名利而日夜钻营,只能是心劳力绌,给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导致百病丛生,要想养生,难上加难。人要学会在平平淡淡中细品生活的甘泉,戒贪欲邪念,莫坏了良心。要做到“行也要安然,坐也要安然,名也不贪,利也不贪,粗
随着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慢性乙肝患者开始了抗病毒治疗。如何做到长期、规范治疗,是抗病毒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新版《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明确指出:有临床研究显示,因对某一核苷(酸)类发生耐药而先后改用其他苷(酸)类药物治疗,可筛选出对多种苷(酸)类耐药的变异株。因此,应避免单药序贯治疗。  序贯治疗即我们通常讲的换药。在乙肝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随意换药不仅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导致耐药
陕西读者王某来电说:我叔叔68岁,在不久前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发现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高,为此家人都感到疑惑不解。平时常听人说,胖人血脂容易升高,而我叔叔高高瘦瘦的,怎么也会得高血脂呢?  答王某读者:  血脂是人体血液里的脂肪,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两大类。其中胆固醇又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可对人体产生多种作用,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可防止动脉粥
30岁以上成年人吸烟致死87万
这日子没法过了  媳妇一跟我吵架,就哭着跑出去逛街购物,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今天媳妇哭着对我说:“这日子没法过了,”  我问媳妇怎么了,她说:“你已经一个星期没跟我吵架了。”  壁虎尾巴断了  还能长出新的  买了新车,在车后面贴了一个壁虎车标求平安。早上发现壁虎少了尾巴,没办法换了个新的,第二天壁虎尾巴又不见了,又换,又消失了。连夜蹲守终于找到元凶,原来是隔壁小朋友,于是问原因。  他说:“
中国台湾的科研人员最近发表在《眼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睡眠呼吸暂停会增加罹患青光眼的风险。  青光眼是因为眼内压力增高而引起的眼病,症状为瞳孔放大,角膜水肿呈灰绿色,以及剧烈头痛、呕吐、视力减退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研究人员对1 000名已确诊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和6 000名健康受试者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的年龄均超过40岁。结果表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罹患青光眼的危险是健康
人到老年,由于疾病等原因,相濡以沫的老伴突然先己而去,这对生者的伤害是巨大的,有时甚至会将人彻底击倒,追随而去。要使老人尽快从丧偶的悲痛、孤独阴影中走出来,过好晚年的幸福生活,应提倡“黄昏恋”。  成双性是生物的自然属性,是保证生物种群健康成长、繁衍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作为自然界中最高等的生物,其自身的发展也需要遵循自然规律。老年丧偶导致了生活的单一性,不仅不符合人的健康发展规律,亦与自然规律有违。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与开车上班的人相比,走路上班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减少了近40%。  研究人员对20 000英国人进行了问卷式调查,以了解他们如何上班,并分析各项健康指标,看其中是否有关联性。结果发现,与自己开车或坐出租车去上班的人相比,骑自行车、走路,以及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上班的人较不会面临体重过重等困扰。研究还发现,走路上班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也比开车的人
40出头的宋老师较肥胖,2年前被诊断为“脂肪肝”。医生告诉她这是一种常见病,建议她注意饮食合理搭配,坚持体育锻炼,定期复查。宋老师一直坚持按医嘱锻炼和饮食,没想到,最近体检却发现了“糖耐量受损”和“高脂血症”,脂肪肝也变成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治医生建议用他汀类药物。宋老师顿时觉得晕头转向,怎么一下子就出来这么多病呢?  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后者主要是甘油三酯
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团队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刘勇团队、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赵国屏团队历时4年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低脂饮食并终身节食,能带来健康长寿。该研究论文近期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自然·通讯》杂志上。  科研人员将实验小鼠分成两组,一组喂高脂食物,一组喂低脂食物。同时,每一组又分为3个小组,一个小组采用30%节食(这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节食量,既可控制摄入热量,又可避免营养不良),即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