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分析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oe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形成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对物质化学性质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用途。生活中我们每天所看到的所接触到的事物景象方方面面,深究下来,都逃脱不了化学的范畴。初中化学作为广大学生接触化学这一领域的起始阶段,如何将化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吸引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值得探究。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也是教学中需要注重的方面。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学习方法;思维习惯
  引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更是一门以生活为基础的学科,它与人们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化学包含的内容比较繁杂,仅从知识层面上来讲,对学生而言是一门艰深晦涩的新课程,诸如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等新鲜的概念是他们初次接触,面对这些常常不知所措。随着教学目标的改革,人们把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知识本身,提倡在教学中改变以前枯燥的教学方式,将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启发,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1 生活化教学的原因
  1.1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在人們的生产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化学虽然是学生接触较晚的学科,实际上却早已进入学生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物都可以看到化学的影子。学习化学会明白燃烧是怎么一回事,怎样才能扑灭火灾,会明白盐为什么叫做碘盐,铁为什么会生锈……日常生活中我们只是见过这些现象,化学是告诉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会化学,才更会生活。
  1.2传统化学教学的缺点
  很多老师的教学观念都是以应试教育为出发点,给学生灌输的是理论知识,然后用这些理论知识去做题。学化学是为了研究物质的性质,然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些物质是怎样的,只知课本上写的透明无色无味等内容。这便偏离了化学学习的初衷,尚未见过谈何研究。当然,化学药品价格昂贵也是很多学生无法大开眼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1.3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对九年级学生的化学学期期望就是迎战中考,因此教学重点侧重于考点,导致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生活化教学是将生活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此做法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于费尽心思去解释化学方程式的形成过程,物质的应用及其化学现象更能够受到学生的青睐。学以致用,是学生求学的初衷,而生活化教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2 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初中化学是从九年级开始教学,有之前八年的知识积累,接触到这些陌生的内容,学生自身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和启发。再加上生活和化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
  2.1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出发点
  学生刚接触化学方面的知识,并不会深入学习其形成原理,课本中的各个章节也大都由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为标题。教师也应在此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文本重构,根据自己的理解梳理出教学的脉络。化学反应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种种生活现象,对学生而言,有些物质虽未听说过,但是生活中却见过。教师就是以此为出发点,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现象本身是多方面的,教师可以针对其中的一些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讨。化学是一门研究性学科,从现象到本质就是化学研究的全过程,一开始培养学生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对学生而言,生活中的现象远没有一个个化学方程式陌生,以生活现象为起点,他们也能够提出更多自己的见解,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化学研究思维。
  2.2学以致用
  生活化教学是把生活常识融入到知识当中,主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生活和化学的紧密联系就决定了要将化学学以致用,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在教学中老师的引导启发是一部分,而学生自己的探讨发现和总结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素质化教学中,老师的位置是一个旁观者,将化学的琐碎知识连在一起。可以在学生对课题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让学生针对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分小组研究某一特定的现象,从现象到细节再到本质,这一个完整的思索探究过程旨在提倡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有探究到底的决心,以及将所学内容应用于探究的过程之中。教师教导的知识终究是别人的,只有自己拿来用之后,才是自己的。化学理论是枯燥乏味的,只有学生感兴趣,迫切想知道原因,才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3让生活走进教学
  化学终究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活中的现象背后都有着复杂的化学反应,而要让这些化学反应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就只有做实验一途。
  在经过理论教学之后,学生对反应原理已经较为清晰,对一些现象背后的反应能够列出几条,在此基础上,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让学生进实验室手把手操作,直观地看到物质之间的奇妙反应。进而在此基础上研究物质的浓度等对实验现象的影响。至此,化学教学的实践内容也在学生的积极和主动中完成了。
  若是因实验室条件无法满足教学内容需求,则可以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可以在网络上收集一些关于化学方面的新闻报道,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明白化学用途的广泛和重要性危险性等特点,避免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出现事故。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微观的化学反应,如果能够用动图效果表现出来,则更加直观通俗易懂,避免学生因为大段大段的文字而失去学习兴趣。
  3 结语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化学方面的知识需要能够理解和应用。将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将生活现象与教学内容结合,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的灵活性,使学生不再是读死书,而是有着科学的研究态度,严谨的思维方式,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万茹.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95.
  [2]张杰.生活化教学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整合[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88.
  [3]孔令海.多样化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150-151.
  [4]金晓琴.论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7(35):32.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不仅决定升学成绩,影响中学成绩。而且随着年级增加,课程种类增加,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语文、数学等课程作业较多,英语课要求听说读写背,主课之间挤占时间问题突出,影响整体成绩。解决办法是教学、作业等环节都要高效,在作业设计上遵循六大原则,注意作业设计的针对性、系统性、分层性、实践性、能效性等特性,在教学上引入微课等多媒体教学法,教、育、学、练结合,进而抓住小学高年级能力形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合唱式的教学一直都被认为是教学重点,老师希望通过合唱的教学法来培养小学生对音乐演唱的兴趣,拓宽小学生的音域,提升学生的演唱能力。同时,在音乐合唱中,学生会明白团队合作就是共赢的基本意识,掌握音乐演唱的技巧。在实施新课改后,国家越来越高度重视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音乐合唱对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音乐合唱又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思维能力,本文就是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
期刊
摘 要:数学学科的学习涉及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的独立思考能力。小学阶段,学生通过对于数学内容的学习建立起了其学科素养和思考的能力,这对于其今后其他方面的学习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本篇文章重在讨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好的满足小学数学教学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每个人在面对自己学业或生活上的困难时,都应该拥有独立思
期刊
摘 要:发表于2002年的长篇小说《泥鳅》是当代作家尤凤伟的代表作品,作者以知识分子的身份,站在弱者与良知的角度对底层世界进行了原生态的揭露,以独特的叙事策略体现了作者对底层社会生存困境的关怀和对现实问责的年的勇气。  关键词:《泥鳅》;叙事策略  《泥鳅》是尤凤伟沿“存在与人性”这个母体前行的作品,作者将视角范围聚焦到了二十世纪末期的底层世界里,描写了以国瑞为主的打工群体怀揣梦想奔赴都市奋斗,却
期刊
摘 要:中年级的作文教学处于刚起步阶段,今后作文水品高低,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是关键时期。他们刚经过了一、二年级写一句话或一段话的训练,对于怎样写一篇作文,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困难是很大的。他们还不知道怎么写?写出来要么是几句话,要么言之无物,或者只叙述了某件事情前半截,就无话可写了。要么就是错别字连篇,或者一句到底,中间文字没有标点。怎样解决中年级学生作文中出现
期刊
摘 要:在国家对新一轮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改革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过程中,相关专家和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习层次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对于语文这个带有综合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来说,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加强,对于学生自身学习与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恰好与当今社会对于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后备人才力量的要求相适应。  关键词:初中
期刊
摘 要:当前,在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改革过程中,小组合作式学习逐渐成为教师日常教学中的选择,这和以往传统的课堂形式有着较大的差别。和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相比较,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得到全面性的发展。不过,目前的小学英语课堂组织构建仍然停留在实践阶段。对此,本文主要就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性意义进行研究,以期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并为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策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进行,小学美术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多种学科的引入,与各个学科进行多方面的衔接,如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科学等等。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将语文的诗情画意、数学的严谨思维、英语的特殊符号以及音乐的优美旋律用适当的方法融入到教学之中。引入多学科元素对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果有积极的影响,一方面可以使各个学科之间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强小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开始注重学生英语素养培养,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小学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学生在系统学习下难免会出现枯燥、乏味的情况。为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应开展趣味性的英语课堂,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文通过对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的价值进行分析,提出开展趣味性英语课堂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英语;兴趣;对策  兴趣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英语
期刊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现代信息技术的逐步完善和成熟,在现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学科时能够更充分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本文主要从展示知识形成过程、创设趣味数学情境、塑造立体几何空间等方面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的本质就是利用科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