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现状分析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e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對当前高校教师薪酬制度中存在的薪酬模式的单一与平均、激励机制的短期与功利、薪酬增长的唯职务与唯个人等问题进行了现状分析,从而提出进一步完善薪酬制度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与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改革措施,为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建设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关键词:高校;薪酬制度;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060-01
  
  前言
  目前,我国高校薪酬制度一般由基本工资、校内岗位业绩津贴和保险福利构成[1]。
  基本工资部分是从2006年7月1日起实行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作为对国家工资制度的补充和完善,高校普遍实施了校内岗位业绩津贴制度。保险福利部分是事业单位所享受的国家法定保护福利,比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残疾人保障等。
  一、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薪酬制度促进了教职员工思想认识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师队伍趋于稳定,结构更加优化;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也得到了稳步提高,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相关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2]。
  1.薪酬模式的单一与平均
  目前,薪酬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以职务、能力和业绩为中心的薪酬模式。以职务为中心的薪酬模式保障性较强,但缺乏激励性、公平性、竞争性和灵活性;以能力为中心的薪酬模式在激励性、公平性、竞争性、灵活性和保障性五个方面都比较适中,但它不是以组织为目标的,更多的是以个人为目标的,需要提供知识、能力竞争的环境;以业绩为中心的薪酬模式激励性大,公平性、竞争性和灵活性都很强,但保障性很弱,需要提供激烈的外部环境。这种单一的薪酬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
  2.激励机制的短期与功利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通常实行“课时结构工资制”或“岗位工资制”。“课时结构工资制”就是除了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基本工资、地方补贴外,增加课时津贴。就教学型的高校而言,由于教学的成本大大低于科研,而报酬却高于科研,根据人力资本向回报率高的方向流动,必然会导致高校教师热心于教学而冷落科研。“岗位工资制”规定各岗位教工必须每年完成一定量科研成果或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教师若要晋升职称,必须在过去几年内发表一定量的文章或完成相当数量的学术成果等。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相对于学校偏低的薪酬,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工作中获取额外的报酬。学校为了提升自身的品牌和形象,不得不提高对教师的学术成果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正是由于目前高校薪酬制度对于教师,尤其是对于学科带头人来说,缺乏有效的风险补偿和长期激励机制,最终导致了教师行为的功利化和短期化倾向。
  3.薪酬增长的唯职务与唯个人
  由于高校教师职业的特点,高校对教师的管理通常都实行基于职务(如教授、副教授、讲师等)的管理体制,教师的薪级制以职务和薪级为两个维度。在目前高校等级工资结构下,教师薪酬的增长取决于教师职务的提升。教师职务一般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的薪酬水平是不一样的,即使教师的个人能力达到了上一个等级,如果高校内部没有出现空缺的职务,没有晋升上一职级的机会,也无法获得相应的薪酬。这样的现实情况使得教师更加关注个人的提升,不能引导教师之间很好地进行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缺乏积极的团队精神,减少了高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二、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薪酬制度体系
  薪酬制度必须与岗位、能力、业绩紧密挂钩,高校薪酬制度改革应继续立足于岗位,进一步完成向资本要素分配的转变。现代的薪酬制度设计的目标和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设计有三个基本前提,即要有清晰而明确的发展战略、科学的组织结构设置、规范的职位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岗位定价为出发点,采取科学的职位评价方法,进行薪酬制度设计和绩效考核。
  2.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
  近年来,以资历定薪等薪酬管理体制在高等人才聚集的高校中暴露出了越来越明显的弊端,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尤其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建立一套具备灵活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竞争环境的薪酬体系可以以提高绩效工资比例为起点,提高薪酬体系中与业绩挂钩的浮动部分,增强对教师的激励,提高个人与组织的绩效。因此,建立科学的工作绩效评价方法尤为重要。考核评价标准需要完整、公正、科学、可行。从德、绩、能三方面来考核教职工,使用业绩为主、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的综合考评办法,同时基于不同的教职工身份,采纳不同部门的意见,同时做好监督工作,把握公正性,增加透明度,取得广大教职工的普遍认可[3]。
  3.进一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校薪酬制度中的激励机制是调动教师工作热情、激发教师潜能的重要杠杆,是高校管理中的主要环节。如何巧妙合理地利用这一杠杆关系到学校发展,因此激励机制对教师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如果能巧妙合理地运用工资激励杠杆,不但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还能吸引到国内外的优秀人才,为学校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包括完善的奖惩制度、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及与考评制度有机结合的激励措施。
  结束语
  高校的薪酬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教师行为和产出规律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相关的一系列配套措施、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薪酬制度的改革将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薪酬制度改革的完善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思当.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及创新[J].教育与经济,2007(1).
  [2]杨柏森.高校岗位津贴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6(3).
  [3]陈冬梅.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制中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J].职业时空,2007(13).
  
  作者简介:刘彩凤(1971-),女,河南省郑州(籍贯),现职称:会计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天价医药案给病患带来极大的负担,同时说明了少数医院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存在问题。对基层医院而言,管理效率偏低,对内部控制执行的
人人都知道,吸烟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是养生之大忌。平时与“烟民”们谈起吸烟的害处,他们也是心知肚明。但是,尽管媒体上经常宣传吸烟对于自身及他人的危害,尽管他们每天接
摘要: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各国开始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存款准备金制度经历了历史性的演变过程,从最初的保持银行的清偿能力,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对我国存款准备金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分析解读。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经济;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056-01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加强资金管理已被众多企业所共识。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愈加突出,财务风险日益显露。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059-01    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控制环境建设未能引起足够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不断地完善发展的状态下,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甚至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障碍。因此,如何做好人事管理工作的改进,实现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了当前很多企业发展中共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
摘要: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在飞速的进步。并且随着城市建设电子化和信息化政策的不断推进,使得城建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研究方向。并且这些新的提出不但对城建档案工作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并且还为建设现代城建档案管理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因为我国的经济水平、社会发展、信息化、和人的居住环境都在发生着飞速的变化和进步,也就意味着我国的综合水平与先进的世界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步伐正在加快。  关键词:现代化
目的:探究分析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和
青年职工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主力军的作用,但是目前国有企业青年职工普遍存在着一些如官本位、利己主义等问题,而针对于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又缺乏针对性
汉语的单音节性特质在押韵和平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汉语在语法上限制相对比较少,可以根据韵律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适度的变化。方文山的歌词能利用韵律形成语言的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