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工作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ey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不断地完善发展的状态下,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甚至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障碍。因此,如何做好人事管理工作的改进,实现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了当前很多企业发展中共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057-01
  
  一、引言
  虽然当前我国的很多单位已经认识到从传统的人事资源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重要性,并较多的放松了对人事管理部门的控制,赋予其较多的自主权,使人事部在管理内容上较传统的制度相比丰富了许多,但是在整体上其管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内涵上都没有真正的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缺乏一个长远的目标。本文在此通过对传统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做好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的对策。
  二、传统的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事的重大决策多事由政府行政部门下定,人事管理部门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对单位在机构设置干部、任免职工和工资标准,每天都忙于具体的重复的程序事务中,不能够实现对人力工作的全面系统的管理。
  2.人事管理部门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当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人事管理的解决主要着力于眼前的利益,不能够从长远的角度去解决。例如在人员的增加,职工培训和解决劳资纠纷等工作都是局限于长期以来的固有的模式之中,而管理的范围也过于狭窄,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机械的对公司的员工进行管理,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
  3.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中没有充分的发挥其管理的职能,不能起最大的服务效果为公司做贡献。通常是例行公事,固守集中业务管理,例如公司的考勤、工资的发放,在人事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是采取保守的态度平息了事,缺乏主动服务,不能充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功能的发挥和工作质量的提升。
  三、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
  1.切实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全面清查,即进行人员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通过供给预测,了解现有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预期可能出现的职位空缺劳动市场状况社会有关政策以及本单位在公众中的吸引力等,通过需求预测,了解产品市场需求预期生产经营变化工作时间变化技术与组织结构劳动力的稳定性等确保组织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的需求,控制人力成本,在预测未来企业发展的条件下,有计划地逐步调整人员分布状况,为组织对人员的考核录用培训开发晋升调整工资等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2.在组织机构上大胆改革,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与作用
  成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赋予其较多的责任和权力,全方位的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改变传统的认识管理的附庸地位,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参与到公司的相关组织的战略的制定等工作中,大力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这样才能够保证其说话办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从而发挥其作用。
  3.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系统研究
  建立并调整分工协作体系管理结构化系统化是将管理内容按照人事工作的性质特点等多方面多层次地划分成独立的条块进行全面系统管理的管理方法。一个人事部门的管理,从时间上来看,其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员工的入职、离职以及员工在公司的一些工作的调整。也就是从工作内容上讲,公司人员的入职、离职以及晋升、辞退和培训等工作。
  二是从工作性质上看,根据本公司员工的技术工种和工作岗位和年龄身份等不同的用人办法对公司的员工进行分类管理,每一类要突出其独特之处,显现出此类人员的共性,这样可以将人事管理的工作部分独立出来,看做成一个工作单位,形成一定的机构。
  三是公司的员工的工作可能存在交叉的不分,可以形成网络结构,也就看成一个系统,这样能够对员工的工作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劃分,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人事工作整体,能够更好的协调的开展工作。
  4.机构设立科学化灵活化
  在我国,现行的人事部门大多设立劳资与人事两块机构或人劳部门一个机构,主要是根据本单位的情况灵活设定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一个人事部门,人员编制不变的情况下,它除要管理干部劳资工作以外,同时,还要承担向各级各部门上报各类统计报表,安全生产,管理各种保险住房基金职工培训等大量繁琐的具体工作。象这类工作没有专职的人员从事,每个人都是一身多职,使得有很多工作是管也管不好根据市场的发展,改革的需要,人事部门机构需要科学地灵活设立。
  5.做好人员系统研究
  本着最经济地使用人力的原则,解决人员选拔人事激励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等管理活动形成并发展适合本单位的氛围,统一员工的价值观念,提高内聚力和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从组织角度来看,进行动机教育其实就是建立企业文化成功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对共同价值观的内化控制,使组织成员自我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高度一致运用科学手段了解人员的素质结构、能力特征、职业适应性为量才用人视人授权提供可靠依据根据生产力变化的连续性和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开发员工潜在能力,以适应单位发展的需要人员培训。要注意双向开发,即当员工所任职位不足时,扩大其职位外延,当员工能力有余时,增加其工作重量。
  6.建立完善的人员激励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者得素质是的高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水平的关键,因此要不断地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成员结构,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作为全公司共同关注的问题,明确其工作的重要性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全体人员的安置和工作的水平。因此,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都应当关注自己部门的员工的发展,发现人才了,合理的利用人才,形成群体开发人力资源,这样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分析,人有五种基本的需求,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因此,公司应当充分的把握员工的心理需求,及时的了解员工的状态,采取相应的激烈措施,或加薪,或提拔,或奖励等,以满足其心理需求,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许洋.谈新时期人事管理工作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2]郑云方.谈新时期人事管理工作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
其他文献
我叫胃,贮藏食物,住在人体上腹部,囊空时像个瘪气球,盛满食物像个斜置的肉口袋。上方为进口,与食管相连,叫贲门;下方为出口,通连十二指肠,叫幽门。虽然我一分钟仅运动3次左右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在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围绝经期崩漏患者80例,随机地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口服妇康片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这是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051-01    一、推進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势在必行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
和颜毅成为朋友是从那个春天开始。  其实,一开始,夏小米当然知道颜毅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他逃课、打架,还偷偷抽烟,结交很多社会上的朋友。  夏小米呢,老老实实的好学生,学习委员,语文课代表。每次考试,必是全校排名前三。  她本来和颜毅就是两个世界的人。那时候的夏小米想不出两个人能有什么交集。夏小米是走读生,一次上学路上,看到几个人,看衣服明显不是本校的人,他们围住夏小米冲她吹口哨。夏小米脸通红,
摘要: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预算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预算体系不健全、预算指标不合理、预算执行缺乏刚性等,需要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提高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科学设定预算指标,严格执行预算,以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预算;管理;改进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05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天价医药案给病患带来极大的负担,同时说明了少数医院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存在问题。对基层医院而言,管理效率偏低,对内部控制执行的
人人都知道,吸烟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是养生之大忌。平时与“烟民”们谈起吸烟的害处,他们也是心知肚明。但是,尽管媒体上经常宣传吸烟对于自身及他人的危害,尽管他们每天接
摘要: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各国开始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存款准备金制度经历了历史性的演变过程,从最初的保持银行的清偿能力,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对我国存款准备金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分析解读。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经济;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056-01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加强资金管理已被众多企业所共识。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愈加突出,财务风险日益显露。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059-01    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控制环境建设未能引起足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