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盆艺浅析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he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兴紫砂是世界上一门独特的工艺,紫砂盆艺与紫砂壶以及紫砂雕塑一样,都是紫砂门类中鲜艳的花朵。其实从历史上来看,盆的产生先于壶。早在仰韶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各种造型的盆上进行图画装饰。例如出土的半坡型彩陶盆,便是极好的佐证。
  当今,紫砂盆艺正处在一个兴旺发达的时期,原因有三:
  第一,随着国内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些人为了满足精神方面的追求,需要档次较高的盆景作为摆设、观赏;也有一部分人业余闲暇时间充裕,用来摆弄盆景,是一种养性怡情的高雅娱乐。第二,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兴起盆栽热潮,不少国家地区主张将户外的自然景物移至室内,这对盆景的需求也十分可观。第三,盆艺作为一种集雕塑、书画于一体的艺术载体,愈益受到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的青睐,因为它比紫砂壶在某些方面更能反映出艺术家张扬的个性特点。
  紫砂盆的功能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供于几桌、案头摆设,玩摩观赏,以小件为主;另一类用于盆栽、盆植,即种植各种造型的树木花卉作花术盆景,还有一种放置各种山石、房屋、桥亭组成山水风景格式,叫作水石盆景或山水盆景。
  不管什么盆景,总之离不开盆,盆是景的载体,就像意是茶的载体一样。茶叶放在壶里看不见,主要是以紫砂的材质优异、造型悦目取胜,因此紫壶艺人都在泥料的选取、澄练、加工、配方以及形体、大小、容积等等方面加以探研、摸索,以追求最上乘的表达语言来布白艺术的美。
  而紫砂盆却不同,它必须与盆巾的物、景协调一致、和谐配合。从盆的角度上来讲它是主角,从景的视角去观它又是配角,与景处在一种相互依托,相互映衬,你中有我,我巾有你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之中。假使景没有盆的承托,再好的景只不过是一段树桩,一块石头而已。只有用盆而且恰到好处的盆作为载体,它才会挺直腰杆,打起精神,才能进堂人室,显示出典雅高贵,流溢出非凡气韵。
  一般来说,盆景所采用的植物枝干年代较久远,显得苍劲,沉古,而紫砂盆最适宜配合它。因为紫砂不施釉,素面素心,有一种典雅,朴实、高古的气质和韵味,加上它的透气性极佳,对空气、水分的吸收、调节等作用有良好的性能,所以紫砂盆是当今一致公认的最佳盆景用盆。正因如此,紫砂盆的造型在盆景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
  紫砂盆的口面与立面的过渡变化很大,由于要服从盆栽艺术的要求,同时又要根据寓大于小,小中见大的特点来安排确定比例,所以,盆景盆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在造型上,丰耍有方形、圆形、椭圆形式三种,其中以方形居多。目前的品种口径最大的在2米以上,最小的仅有几厘米,中小型盆深度在4~8厘米,特大型盆深度亦达到20厘米以上。实践说明这样的深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盆底留有相应大小比例的排水孔,盆浅则承载的土壤有限,因此用扩大盆面来弥补,盆面大,景物布局方便,层次多变。进入视线的是盆口形,虽然盆景盆的口形基本分为圆、方、异形三类,关键还是要运用变化盆口的直线与曲线的弧度大小,来设计形成丰富的造型,如在口沿平面上起用装饰线,与盆体相呼应;盆口沿平面的凹凸开光修饰变化等方法来调节口面与立面的关系。
  随着紫砂盆的出现,相应出现了紫砂盆陶刻,其内容十分丰富:
  陶刻要考虑“切花、切盆、切情”。大盆宜远看,着意气势宏伟;小盆适近观,讲究怡情清雅;微盆为掌玩,追求趣味精妙。绘画上山水、花卉、人物、动物、鸟虫、变形图案等,或工或写,或深或浅,或远或近,无所不能;书法上正、行、草、隶、篆,或粗或细、或大或小,或润或枯,无所不可,线条的顿挫抑扬、轻重缓急,都能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书画陶刻的装饰,提升了紫砂盆的艺术档次, “盆随字贵,字以盆传”。一件好的紫砂陶刻花盆是集书法、绘画、陶艺、金石、诗词等多种艺术干一体的。除了紫砂花盆本身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外,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紫砂盆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奇、灿、融、和。
  奇——造型上一方面继承传统产品的精华,另一方面想方设法以奇异、奇特、奇妙等语言打动观者心灵,除了各种几何图形的形状之外,还在口面,盆壁、盆底、盆托等部位变化,葫芦型,酒杯型、不规则型……尺寸,有的可达2米许,当然也有特小的掌心可置十数二十只,称作“迷你盆”。
  灿——在色彩上有的制壶艺人用多种泥料变幻出多彩的盆艺世界,有的研制多种釉色,点缀美化,也有的在雕、塑、镂、刻、划,捏,堆,点等等上下功夫,使紫砂盆艺“灿”出独特光彩。
  融——各种艺术门类是相通相融的,如将书画印的手法嫁接过来,有的从瓷器、漆器、玉器、石器中找具象,有的在根雕、面塑、戏曲、舞蹈等弟兄艺术门类中寻意象,使盆艺成为独特的具有深沉内蕴的艺术载体。
  和—这是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与天地和谐,与心境和合,与社会时代和化,与精神理念合一。有的抽去具体的形象骨架,以超写实的手法将紫砂泥演绎成一种可载理容念的形体。有的简单得无法再简单,但从极平凡的形中可以得到极深厚的理。有的层层剥离,逐一解剖,使盆艺不古不今,不中不西,不土不洋,但却可表达出作者超然物外,驾风驭云的心态。
  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紫砂盆艺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青睐。紫砂盆艺的博大内涵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应该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在探索中有创新和突破,使紫砂盆艺迈向更辉煌的领域。
其他文献
用水和色彩来捕捉大自然中的光和影——“水色行侠”四个字恰好暗合了这水彩画的真谛。本期刊出的水彩画除了个别职业画家外,不少是来自各行各业的非职业画家。或是工艺美术行业的设计师。他们时常聚集在一起,游走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或出没于申城的大街小巷,或沉醉于徽浙农村的山野水港,他们用心灵的笔触来捕捉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他们热爱水彩,迷恋颜色与水交融刹那间的韵味和感觉,他们乞求自然,感慨于大自然变化万千的光影
期刊
国际性的黄金推广机构世界黄金协会4月7日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行了Gold Expressions中国汇演上海站暨全新2009年K-gold 18K推广活动发布会。在历经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迎来了崭新而又充满期待的2009年。全球时尚界也从崇尚自由和纵情过度奢华转身为对心灵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将文化交融的唯美哲学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时尚界的率先变革,引领了全球新的消费观念和时尚价值。而金饰作为独一无
期刊
《上海工艺美术》杂志100期感言
期刊
19世纪末20世纪初,威尼斯的玻璃制作者仍旧沿袭着几个世纪以来建立的古老模式,对于在其它欧洲国家已经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他们并不完全持有开放的态度,而是将以往的荣耀作为动力,在继承传统、复兴古代工艺中萌发新的旅游工业,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直到1895年的艺术双年展新的想法才开始萌芽,展示了一些艺术家前卫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作品,比如:Vittofio Zecchin,Teodoro Wolf-F
期刊
上海自开埠以来就是移民城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外国人包括犹太人来沪投资经商。我们知道历史上犹太人一来到中国,中国的统治者就对他们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历朝历代都遵循这一政策。具体而言就是:你只要经营有方,生财有道,同样可以成为巨商豪富;你只要刻苦攻读孔孟之书,循科举之路,同样可以当官掌权;你只要取得成绩,建立功业,同样可以获得各级官员乃至皇帝的奖励和恩赐。  到20世纪三十年代末,上海的犹太社团已
期刊
虎为百兽之王,人类对虎的形象可谓既畏惧又崇敬。虎不仅形态魁伟,毛色庄严美丽,而且嗅觉发达,行动敏捷,一旦发怒,则虎啸龙吟,威风凛凛。因此,虎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威武、勇猛、雄健和生气勃勃的代名词。  一般认为,虎是在200万年前起源于东亚。中华大地本来就是虎类生长繁衍的地方,不仅有最凶猛的东北虎,而且还有华南虎。华南虎是虎的八个品种中唯一中国独有的品种。虎同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中国上古
期刊
奇异 绚丽 迷幻 浪漫
期刊
于泾大师1976年毕业于上海玉雕厂技校,至今专业从事玉雕工作35年了。在雕刻技巧和艺术表现方面获得极高的成就。他的玉雕观音佛像成就了他的“泾精工艺”,被誉为海上乇雕观音第一人。  于泾大师在学习运用和继承传统玉雕技艺的同时,潜心钻研清代盛世的“乾隆工”,力求以简练、抒放的刀法尽善尽美地表现各种题材的作品,尤其是他的观音造像形成了秀美典雅、疏密有致、虚实有度的艺术风格,获得了“超越古人、突破传统、追
期刊
紫砂壶,典雅润泽、光华潜蕴、气韵丰逸,被称为“紫玉金砂”,被尊为“茶具之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有诗云:“喜共紫瓯饮且酌”,从而成为华夏艺苑中的一枝奇葩。为迎接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上海紫砂壶艺大师许四海应邀精心设计了上海世博壶系列十八式,集雕塑,造型,书画、诗文、金石为一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可谓是世博为紫砂增辉煌,紫砂为世博添光彩。  上海世博壶系列十八式力求壶非一式,型
期刊
North African kilims are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its unique charm and characteristics, espacially those woven by traditional Berber tribes.The main weaving area of North Africa is “Maghrib”, w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