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遥控管理”其实是一种教育智慧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有点类似居委会大妈们的工作,因为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的成员(学生),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等待班主任去处理,去调解,去疏导,去引领,真可谓事无巨细,都得班主任亲历亲为,所以有老师感叹“为师难,为班主任更难。”然而身为班主任的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当一名班主任僅使蛮劲(勤奋),事亊躬亲,那不活活累死,还不落好。应该还要使巧劲,做到事半功倍,使班主任工作管理成为一门艺术,让自己乐在其中,因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每个老师的追求,班主任更不例外。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常被同事和领导雅称“遥控班主任。”我喜欢这个称谓,就如何做好“遥控管理”, 笔者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探索者,如何面对自己的学生,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如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通过和他们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活动,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动向和性格特点之后,有的放矢地研究出适合自己的管理策略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在培养未来一代人时,我们应当首先在个人领域,即在青年人靠良心的驱使而产生并得到控制的相互关系领域里,培养最纯洁、最富有人道主义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因为班主任面对的是“人”(青少年儿童,而不是成年人),如何发挥他们的个性,彰显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在班级这个小社会里认知社会而获取经验的艰辛与磨砺,感受人情冷暖山重水复的困惑和柳暗花明的惊喜,让他们在班级这个小社会里为一次又一次充满挑战和诱惑的探索的付出而获得的阅历而动容之时,那么教育便达到目的,应该是成功的了。因此,在学生初入校门进入班级这个小社会中时,便给学生定下的基调是“先学会做人,再学会成材”,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思想意识。同时告诉学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能够树立多么远大的理想,甚至做奋不顾身的英雄,而是要健康快乐的活着。用列宁的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来说,一个人没有良好的身体,那么他无法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告诫学生首先要活下来,珍爱生命,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学会感恩,感谢关心帮助支持过自己的人,懂得“人敬人一尺,人还人一丈”的基本道理,学会回报,回报养育自己的父毌,回报社会,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自律,如何融入群体和社会。做一个平平凡凡的人,做一个不危害社会的人。
  当然,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首先要是一个公正的人,无论学生贫富贵贱,都要一视同仁,且要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魄力,有幽默感,崇尚民主,崇尚自由,有爱心,敢于担当,能够礼贤下士,虚怀若谷。能够视学生于己出,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样,才能被学生接纳,认可。因此,在制定《班规》这个游戏规则时,班主任也置身其中。这个规则是双方(学生及班主任)共同制定,共同遵守,任何人不得凌驾于集体规则之上。因我有不时的违规而受到惩罚,我心甘情愿接受,从而取信于学生。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双方一视同仁,这样民主平等法治精神才能够渗透于学生心灵,管理起来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同班主任享有一样的权利,就承担具有同等的义务。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在这样的理念下,放手让学生开始尝试自我教育与民主管理的实践,在选拔任用班干部过程中,认真观察,着力选拔挖掘有头脑、有能力、善言辞、肯吃苦、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热心服务于班级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工作热情,树立他们的责任意识,锤炼他们的工作能力。在班级工作中,采取“抓大放小”的方针,重大问题班主任亲自过问处理,常规小事全权由班委会负责解决,不定期地对班干部的业绩进行考评,侧重表扬,重点帮扶指导,能者上劣者下的机制,让学生切身体会体验着集体与个人、民族与法制、纪律与自由、权利与义务、自尊与尊他的对立统一关系,潜移默化地感受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尊严与人格的平等。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定期选换班干制度,制定奖惩,如操行评定量化细则等,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即监督别人,又受人监督,从细微处入手切实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民主精神、法制观念、平等意识、独立人格的教育,体会成长快乐与痛苦。
  既然班主任要进行“遥控”,就不能把“一切都自己扛”,事无俱细,亲历亲为,如诸葛亮以至于筋疲力尽时,却遭非议,学生很厌烦喋喋不休的班主任。觉得这样的班主任做事婆婆妈妈,不干脆,不果断,抓不住工作的重点。学生们是在学校里学习的人,那么学习就应该是多方面的。班主任就要鼓励学生敢于直言、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敢于探究、敢于创新,真真正正地把学生当作“人”。“以人为本”,倾听学生的心声、诉求,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达成他们的愿望,竭尽所能地推动学生最大的转变。要善于帮助学生“架桥铺路”,于锁屑繁复时提纲擎领,对百思不得其解者醍醐灌顶 ,发现浅尝辄止者巧妙质疑,能够让学生无时无处不感觉到班主任的关怀和温暖,爱与他们同在。以一种科学而合理的考评规则鞭策激励学生,朝着他们自己既定的目标迈进,并愿意为此付出加倍的努力,追求更好的表现,得到大家的认可关注和赞美。
  “一个能使他们的学生保持有充分动机的教师,已获得大半成功。”(拜格语)要想成为一名“遥控”型班主任,并不是说什么都不用管。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该管的时候管,不该管的时候就放手不要管。平时看似很少下班级中,而管理起来是有声有色,有张有弛,那就得在早期下足工夫,润物细无声,通过不间断的勤而支撑起很少下班级的“不勤”。要能够吃透学生的心理,要及时化解各种暴露出来和即将暴露出来的矛盾,以班主任的“不为”而激发学生独立能力的敢作敢“为”。着力打造学生,锻炼学生,让学生更加勤奋,更加突出自我管理的水平。这样,班主任就能够多腾出手来施展更大的才能,而不纠结在细枝末节上。诚然能够“遥控”学生也是一种教育管理智慧,更是一种教育管理能力。班主任工作固然辛苦而伟大,要耗费太多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班主任工作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招”,我深信每个班主任都能够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有效地工作经验,让班主任工作成为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津津乐道的艺术。
  (作者单位:贵州省都匀二中)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资源以课程目标的实现为目的,是课程内部的构成要素和运作条件,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法律文秘专业课程资源的研究直接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范围和水平。拟通过对法律文秘专业课程资源现状的分析进行开发建设法律文秘专业课程资源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课程资源 法律文秘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的基础是课程建设。课程资源以课程目标的实现为目的,为课程和课程实
期刊
[摘要]介绍了《现代材料测试方法》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培养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改革实验教学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实验教学 材料测试方法 教学效果,综合实验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材料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要求对各种材料的成分、结构及性能有更深入更详细的认识,因而使得一系列重要的分析与测试技术得以发展和完善,新的研究方法、
期刊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路到教学形式,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由“重教”转化为“重学”,由“让学生适合数学教学”转化为 “创设适合学生的数学教学”,要体现“教”为“学”服务。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切实关注怎样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怎样指导学生进
期刊
一、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是一个热门话题,看似简单,但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与耐心指导,因为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功的,而且怎样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同时数学学习本身对于学生也有一定的能力要求,所以在教学中,教学活动的丰富、有趣,教师教学语言的生动、诙谐,问题情境的新奇、富有挑战性,教学
期刊
[摘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上营造一种人文气息。语文教师应当凸显语文课堂的精神立场与人文关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时刻注意引领学生进入人文场域中,用文学文本来熏陶、感染学生,用趣味的课堂来丰富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本质认识,从而实现将语文课堂与外部社会的有机地关联起来,赋予学生“铁肩担道义”的精神气质,“妙手著文章”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精神立场 人文关怀    中学语
期刊
[摘要]随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生成和繁荣和谐社会的和谐文化,已成为我们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命题。本文即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礼仪教育 做一初浅的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礼仪文化 礼仪教育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有“礼仪之邦”之美称,历来十分重视礼仪教育。“礼”不仅是各种礼节,礼仪的规范,也是用来维护政治秩序和规范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换同义词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这个词语的表象,而且还能在今后的生活中看见这个表象时脑中就会出现这个词语。这有助于词语的积累和运用,为孩子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下面结合我在《司马光》一课的教学,談谈在这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有效的尝试。  一、直观看图法  直观教学能形象逼真地反映客观事物,增强所学知识对学生的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强调应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信息技术与“双基”教学的相互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对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时代特色     現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理论探讨的一个热点。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班额大的问题在短时期内还很难得到根本的解决,尤其在农村地区,大班英语教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因此,如何把新课程理念与大班教学结合起来,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同时提高大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兴趣、激发动机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的影响是巨大
期刊
《能”变”的梯形------辅助线是桥梁》学案  1.(09年)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90°,∠C=45°,AD=1, BC=4, E为AB中点,EF∥DC交BC于点F,求EF的长?    2.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E⊥DC,AE=12,BD=15,AC=20,求梯形ABCD的面积?  3.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AD=2, ∠A=6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