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来源 :全科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qing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国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的作者、机构合作情况,挖掘研究热点与前沿,为今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的论文,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1.R6分析其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结果:共纳入有效文献1611篇,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陈锦秀,发表10篇文献;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是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共发表60篇文献,机构间最大的合作网络是以南华大学护理学院为中心,由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等组成;研究热点是肺功能、生活质量、稳定期、肺康复训练,研究前沿是康复护理、肺康复护理.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研究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核心作者群与机构不够广泛,研究质量不高,未来需加强跨区域、跨院校的合作交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为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以及对学习成果和学习目标的阶段性考核,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不同,但又与后者相辅相成.近年来,全国各大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使得形成性考核的方式方法成为研究热点[1-3].云班课作为一个移动教学平台,可集教师的备课、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学习答疑和指导、布置及批改作业等环节于云服务平台.教师可以将各种资源如授课课件、视频、音
期刊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国蔓延,超大规模在线课程成为教学新常态.如何保障在线教学质量和评价在线教学效果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1].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超大规模在线教学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四元教学”[2].“四元”教学模式最早由范梅里恩伯尔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3],我国在教学中对“四元”有不同的诠释.张学新教授提出:“两极四元”定性教学质量评价法[2],并进行了“四元教学”对分课堂的实践[4].他认为四元教学包括“教师讲授、学生独学、互助讨论、教师答疑”四个环节,可以有效保障学习效果[2].“学习通”是
期刊
颅底界于颅腔底部与眼眶、鼻腔、蝶窦、筛窦、鼻咽腔及颞下窝顶部之间,骨壁厚薄不一,有众多的孔、管、裂、缝等重要结构,是脑、脑神经、脑血管和特殊感受器集中的部位[1].医学类本科院校《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指明,颅底解剖包括颅底内面解剖和颅底外面解剖,是临床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
期刊
透射电子显微镜具有极高的分辨本领和放大倍数,可以揭示物质内部的超微结构,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已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本校医学院电镜室自20世纪80年代起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医学超微结构》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对教材中的基础原理、基本结构加以讲解,同时还需要借助大量的电镜图片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形态结构.电子显微镜一般只能拍摄黑白照片,结构特征不明显,学生学习理解比较困难,因此为了更加清晰展示结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超微照片进行适当的图像处理十分必要.现主要介绍利用Photoshop软
期刊
供养人体皮肤的每一条穿支血管均有一个明确的分布范围,即穿支皮瓣的解剖学供区,也称之为穿支体区[1].每一条穿支体区借助周边的穿支血管吻合互相连接[2],紧邻解剖学供区的被称之为动力学供区,若再继续向远邻的供区延伸则称之为潜力供区[3].因此,如欲切取“跨区穿支皮瓣”则必须了解其周边连接血管的特性[4].对尸体标本或活体进行CT血管造影后,应用“后处理软件”可清晰显示全身各部位穿支血管的解剖学细节.使用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aterialise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
期刊
局部解剖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传统的局部解剖学多采用教师“讲授式”和学生“验证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主体作用被忽略[1],在教育部关于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的背景下,如何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寻找局部解剖学教学的新理念迫在眉睫.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著名学者斯派迪?怀特提出的一种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2].该教育模式应用于多个领
期刊
目的:利用CT扫描图像测量自前向后植入骶髂关节螺钉(SISIFATP)的应用解剖参数,为螺钉植入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健康成人骨盆CT扫描图像.模拟SISIFATP自髋臼后上缘附近,向后、内、上穿过骶髂关节和骶椎侧块第1骶椎上关节突基底.利用CT数字重建技术测量:在横断面内进钉点与髋臼边缘的距离(M)、通道长度(L)、最小横径(W)、螺钉通道中心轴与矢状面成角(E)和最大偏离角(P);在矢状面内通道的最小纵径(H),通道中心轴与第1骶椎上终板平行线的成角(F)和最大偏离角(Q).结果:M为5.13 m
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1例40岁女尸存在多处变异.其中右侧胸廓内动脉起于锁骨下动脉第3段,左侧胸廓内动脉起于腋动脉第1段(图1).为丰富解剖学资料和临床数据,现报道如下.rn右侧:胸廓内动脉起于锁骨下动脉第3段下缘(靠近第1肋内侧缘),起点处的血管外径为3.6 mm、与锁骨下动脉的夹角为49°38′,起点距前斜角肌止点外侧缘的直线距离15.5 mm,发出后斜向左内下,越过前斜角肌止点下方,在距第1胸肋关节上缘26.1 mm处入胸廓,入胸点距前斜角肌止点最下点直线距离11.9 mm,动脉入胸处的血
期刊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的相互融合,网络信息技术已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1].另外,当代大学生对学习和课程的预期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2],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云班课在教学活动中既能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3],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交流[4].传统的解剖学教学模式以教师填充式讲授为主,学生则是被动听和记,师生互动不充分,加上系统解剖学内容多且记忆困难,学生多数感觉“学不明白、学不扎实、学不精通”[5].而新
期刊
笔者在解剖1例91岁女尸时,发现肝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共干,以及副肝左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发自于腹腔干.为积累国人解剖资料,现将报道如下.rn胃脾动脉干在主动脉裂孔下15.5 mm发出,管径11.5 mm,干长20.5 mm,随即发出脾动脉(管径8.0 mm)和胃左动脉(管径5.8 mm),胃左动脉干长20.0 mm,继续发出副肝左动脉(管径2.6 mm),上行至第一肝门入肝左侧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