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天然基质对条斑紫菜丝状体培养的影响

来源 :广西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w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筛选适宜条斑紫菜(Neopyropia yezoensis)生长的天然培养基质,并为贝壳替代基质研究打下基础,本研究比较分析了多种培养基质对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着生、生长与壳孢子放散的影响,在16℃、(12.5±1.0)μmol/(m2·s)光照强度下,接种条斑紫菜Y-9101丝状体于文蛤(Meretrix meretrix)壳、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壳、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壳、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壳、海月蛤(Placuna placenta)壳、鸡蛋壳和珍珠等生物合成基质以及方解石原石、霰石原石、几丁质碎片与壳聚糖薄膜上,并培养至壳孢子放散,利用光学与电子显微镜等,观测丝状体的着生效率、水平生长速率、纵向生长深度及壳孢子放散量.结果显示,条斑紫菜丝状体可在生物合成基质与壳聚糖薄膜表面着生并向外呈自由丝状体样生长,向内只在生物合成基质中形成贝壳丝状体,未发现生长于壳聚糖薄膜内,且未在方解石原石、霰石原石与几丁质碎片内部着生.贝壳丝状体在近江牡蛎壳与鸡蛋壳中着生效率最高,分别达(4.5±0.6)%、(4.2±0.6)%;在三角帆蚌、近江牡蛎和文蛤贝壳中水平生长速率最大,平均为63.5μm/d;在鸡蛋壳中纵向生长最深,达(334.9±15.0)μm;在文蛤壳中的壳孢子放散量最高,其次为鸡蛋壳.综上所述,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均可在文蛤、近江牡蛎、三角帆蚌、虾夷扇贝与海月蛤等贝壳以及鸡蛋壳和珍珠中着生至放散壳孢子,除文蛤、近江牡蛎、三角帆蚌、虾夷扇贝外,鸡蛋壳较为适宜贝壳丝状体的着生、生长与壳孢子放散,贝壳丝状体未发现生长于方解石原石、霰石原石、几丁质碎片与壳聚糖薄膜中.
其他文献
基于甘肃省陇南市生态环境现状,从水资源、水环境、排放强度及水生态4个方面构建了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陇南市2016—2019年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人均生活用水量、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污染物排放强度、水质净化功能指数和水源涵养功能指数是影响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建议从“减排”和“增容”两方面提高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
观察枳壳疏肝散治疗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CC,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肝郁气滞型慢性胆囊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用法:口服,每次6片,每日3次,连续用药4周),治疗组40例给予枳壳疏肝散治疗(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两次服用,连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治疗前后肝郁气滞型慢性胆囊炎症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11例,显效18
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开展综合护理的价值.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的配比原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实验组(χ2=6.5241,P=0.0252)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理(t=5.2013,P=0.0022)、心理(t=7.5210,P=0.0136)、睡眠(t=7.5001,P=0.0071)、自理能力(t=4.5236,P=0.
为阐明岩溶石漠化不同修复林分林下植被和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选择2011年营造的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纯林、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纯林和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以及灌丛为研究对象,设置固定监测样地,基于2013年、2015年、2019年、2021年的4次植被调查,研究了灌丛和3种修复林分林下植被和多样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种修复林分灌木层植物科、属、种数目呈递增趋势,草本层的变化很小;灌丛中灌木层植物的科、属、种数目呈递减趋势,草本层
为阐明岩溶石漠化不同修复林分的早期生长动态特征及变化规律,选择2011年营造的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纯林(PAFP)、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纯林(PDOP)和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MADP)为研究对象,设置固定监测样地,基于2013年、2015年、2019年、2021年的4次林分调查,研究了3种修复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监测期8 a内,3种修复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和林分蓄积量均随时间推移显著增加;PAFP林分蓄积量增长
全面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在岩溶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理论与技术实践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在理论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岩溶森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支撑体系,基于岩溶地区小生境高度异质性的多物种共存与生物多样性维持理论,基于岩溶地形地貌、土壤和自然干扰机制下的隐域性植被演替理论,基于岩溶植物萌生特性的群落构建机制和岩溶生态资源评估与生态产业发展理论.在技术方面,凝炼了岩溶天然次生林封育改造与结构功能提升技术、岩溶石漠化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修复重建技术体系、岩溶地区森林景观修复与空间经营技术和岩溶生态资源评估与生
为阐明岩溶石漠化不同修复林分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选择2011年营造的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纯林(PAFP)、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纯林(PDOP)和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MADP)为研究对象,设置固定监测样地,基于2013年、2015年、2019年和2021年的4次林分生物量测定,研究3种修复林分生物量、定期平均净生产力的特征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3种修复林分生物量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不同林分、不同树种各器官生物量的变
全球近海底层水体低氧现象日趋频繁,严重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掌握光棘球海胆Meso-centrotus nudus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通过室内生态模拟实验,分析3种规格的光棘球海胆,即大规格海胆平均体质量(91.41±3.31)g、中规格(60.79±3.42)g和小规格(4.15±0.18)g,在3个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水平(0.5 mg/L、2.0 mg/L、3.0 mg/L)胁迫下的行为、存活、半致死时间(Median Lethal Time,LT50)以及
仙菜科Ceramiaceae是重要的海洋大型红藻类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但因其个体微小脆弱、形态多变等,分类上还存在许多不足.本研究利用生物冷冻切片及显微拍照等技术,通过形态解剖方法,对2019-2021年采自我国秦皇岛沿岸海域的仙菜科红藻进行分类学研究.经鉴定,样品中包括仙菜属Cerami-um 3种,即波登仙菜Ceramium boydenii Gepp、三叉仙菜C.kondoi Yendo和孙氏仙菜(新拟名)C.sungmin-booi J.R.Hughey et G.H.Boo,其中孙
仙菜科Ceramiaceae海藻作为红藻门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科级以下分类系统、系统演化和物种数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比较大,仙菜科的分类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争议.本文梳理目前国际与国内仙菜科分类学上的各种变动与争议,总结该科分类系统存在的问题,概述分子标记在仙菜科系统发育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我国仙菜科海藻分类研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即以形态学特征为基础,辅以关键分子标记的DNA条形码,可为仙菜科分类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