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中专院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手段的探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35306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大中专图书馆来说,管理创新意味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的信息环境,不仅只是计划、组织和指挥,而更要协调馆员与读者、馆员与设备、部门与部门以及各大中专院校图书馆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创新
  
   一、大中专图书馆管理现状
   从总体上来讲,目前大中专图书馆管理水平已有了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图书馆管理工作各方面都在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变,逐渐建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另外,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在各大中专图书馆管理中也已逐步普及。但从目前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的整体趋势看,大中专图书馆在管理机制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首先,图书馆员工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具有图书馆学专业学历的人员较少,这种不合理的结构给图书馆管理造成一定困难,导致图书馆人员发展机会较少和发展空间的狭小,使得他们在学习、进修、从事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机会和条件远不如教学单位的人员,因此有较高志向和专业能力强的人留不住,造成人才的不断流失。其次,图书馆的工作是一种重复劳动,长此以往,使员工缺乏竞争意识,责任心和进取心不强,工作上没有成就感,造成图书馆人员的整体素质下降。这些现象是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大中专院校图书馆事业发展。
   二、大中专图书馆管理手段创新的内涵及必要性
   管理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中,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工作,以人为中心,对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因素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的过程。而管理创新则是为了实现上述管理内容所进行的整体或细节的改进与提高的创新活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及其创新具有更深刻的含义。对于大中专图书馆来说,管理创新意味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的信息环境,不仅只是计划、组织和指挥,而更要协调馆员与读者、馆员与设备、部门与部门以及各大中专院校图书馆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大中专图书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缺乏复合型人才。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对图书馆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具有较强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多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深层次图书馆管理人才还欠缺,馆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缺乏服务理念。随着高科技及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图书馆馆员由单一的信息处理者向适应迅速发展的情报技术环境管理者转移。目前图书馆员还是一个介于传统与现代技术之间的文献信息服务方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因此不能实现高效管理,缺乏开拓服务理念。三是管理机制落后。现在,许多中专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大多为宽松型。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缺乏竞争和压力,陈旧的管理机制阻碍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四是文献信息资源方面存在问题。大中专图书馆存在购书经费不足,新书补充不及时的状况。同时各大中专院校之间不能实现资源同享,影响了读者对图书馆的充分利用。可见,无论从大中专院校发展形式,还是从图书馆自身发展要求来看,图书馆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三、大中专图书馆管理创新手段
   (1)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管理理念创新是一切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先导。图书馆管理理念创新既要承袭以往管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同时也要推陈出新,使图书馆管理理念更加适应信息时代读者的需求。现代化的管理思想,首先应树立一体化的观念,从分散、孤立、封闭,向系统的、网络化的有机整体发展。其次是多元化,即从单一的文化功能向文化、教育、情报等多功能全方位发展。重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要进行内部管理机构的重组,合并压缩传统模式化机构,建立扩大网络信息技术处理机构,探索面向用户快速反应的管理机制和以自动化为中心的新的业务模式,形成资源共享的管理机构。②要进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强化网络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分流不适合图书馆管理服务的人员。③要革新管理的方式,让物质流的管理向信息流的管理发展,改变面向内部资源的管理为面向外部信息化的管理,扩大图书馆的职能范围。同时,要建立有利于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管理机制,管理员要根据用户需求主动制定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内容,扩大图书馆在网上的信息容量和服务范围,指导培养信息用户,发挥自动化信息服务的优势,不断扩大服务信息用户的类型和数量,增强大中专图书馆的影响力。
   (2)将“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主要原则。我国目前的大中专院校图书馆管理,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体制、模式、方法和手段,都落后于西方,但管理中却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人本观,这就为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推广和运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人是图书馆管理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把图书馆管理建立在融入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全体馆员真正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为一体的氛围中,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思想上,必须深刻认识到切实尊重广大馆员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要真正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①努力创造良好的主体氛围。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过程中,使图书馆面向读者,贴近读者,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需读者之所需,让图书馆员成为读者的向导,提高为广大读者开展人性化服务的效率。②尊重馆员自主发展的权利。实行个人与集体共同发展的同时应当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和馆员的具体条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为馆员提供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天地,使馆员围绕图书馆管理目标,发挥才能实现自己的追求与价值。③建立激励机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激励手段鼓舞全体馆员,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图书馆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其服务能力,不管何种层次的服务,其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都取决于人,即图书馆员。因此,图书馆的管理主要就是对人的管理,人是图书馆诸因素中最重要且最活跃的因素,馆员只有从思想上重视自己,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才能焕发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的素质得到完美发展。
   (3)在管理中强化服务意识。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呈多元化、综合化发展。大中专图书馆应从传统的借还服务向网络化的信息服务转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创新服务能力。①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提高馆藏质量。大中专院校图书馆应根据本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改善馆藏结构和布局,突出专业特色和文献类型特色,建立重点学科建设需要的特色数据库,以服务于院校的教学与科研。②为读者提供形式多样的人性化服务。在日益专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读者愈来愈趋向要求专业化、个性化的深层次的服务。这就需要图书馆对丰富的馆藏资源学科进行深入加工与开发利用,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有针对性地为各院系师生提供文献检索。③加强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综合化和向纵深化方向发展,而且要求新而快。图书馆作为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不仅要保留传统的提供目录、借阅书刊等信息传播方式,更要在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上进行以读者需求为目标的变革与创新。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光盘数据库、电子图书馆国际互联网、联机检索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既要充分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又要注意营造现代化的信息采编环境,千方百计地拓宽信息服务的渠道。
   总之,强化服务意识,就是要以读者的信息需求为导向,提供多元化、深层次、综合化的服务产品,以适应各学科日趋交叉的发展趋势,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具有采集、研究、加工和提供全方位服务等多功能的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切实的文献支撑。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就是创新,大中专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把握这个关键点,自主自觉地树立创新观念,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大中专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不断进步和发展。总而言之,管理上的创新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创新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让大中专图书馆适应整个社会的飞速发展,才能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才能为整个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移动直播有双重含义,既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直播平台,同时也是以直播嵌入产品的一项功能,是一种功能性的新型新闻模式。本文讨论的移动直播主要是指以直播功能嵌入移动端
摘 要: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他们生命中的黄金时段,他们的身心都在快速发展,但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不平衡、不同步的。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他们成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心理;家庭教育;协助;成才 案例:今年本人所教的初一学生中,有一个学生特别调皮。课间经常招惹同学,三句话说不拢,就动手掐同学的喉咙。在处理过程中,我了解到这名学生读小学时
本文主要对高职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偏低。同时,作者提出了增强高职生自我效能感的一些建议。
眉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紧紧围绕“加快发展,造福人民”的宗旨,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做好地方文献及各类修志资料的收藏、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地方志“资治、教化、存史
汉字,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汉字的书写,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符号记录过程,也是一种艺术享受。《课标》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营造氛围,唤醒写字热情  托马斯·马尔斯贝丁曾说:“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强调了人
林凤眠先生说过,艺术根本系人类情绪冲动一种向外的表现。“画完了,但画得很差,就撕了。”“我认为画这些没意思。”……这是一堂美术课学生发出的呼声。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机  (1)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趣味性。有了兴趣,学生才可
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富有情境化的学习氛围,积极运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法,优化英语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发挥语言交际本质的基础上,主动探究,积极交流,将表达交流融入到学习体验过
在《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旺苍县政府于9月13日召开了纪念座谈会。旺苍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何海生,县委宣传部部长王志强,县人大副
本刊讯(记者沈金萍)2月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微博客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自3月20日起施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
贷款诈骗犯罪是全球化背景下金融犯罪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单位贷款诈骗犯罪的分析、研究,提出在我国当前的环境下应重视对单位贷款犯罪的理论构建,加大对其打击力度,以便更加